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月1日 · 對於臺灣壽險業來說,目前面臨最大的挑戰,應是主管機關為了強化監理作為,預計在2026年1月1日同時實施IFRS 17及ICS 2.0這兩個新制度。. 今年距離2026年僅剩3年時間,如何讓各財務指標能夠合於標準,是各家壽險業亟待解決的主要課題。. 談及蔓延3年的 ...

  2. 2024年1月1日 · 我認為保險公司將來開發的商品方向,以及在市場上主要銷售的商品會有5大走向:1.高CSM(合約服務邊際)、2.低資本耗損、3.保證少、現金流短、4.資產負債易匹配、5.非投資成分(投資成分少、儲蓄比重低)。 保險公司販賣愈多高CSM的商品對於未來財報上的獲利表現愈有幫助,不過這樣高獲利的商品,往往銷售的難度也會更高;未來ICS 2.0上路後,嚴格的資本要求會增加保險公司的資本負擔,低資本耗費的產品,如短期低保證、投資型保單等,能降低資本負擔;資產負債易匹配的商品則有助於提列資本及避免財務波動,如外幣保單;而由於將來保險公司透過保單收取大量的現金,作為儲蓄使用而非風險移轉,對於收入及績效不會帶來幫助,因此會聚焦在開發非投資成分(投資成分少、儲蓄比重低)的保單。

  3. 2023年1月1日 · 三商美邦人壽總經理. 陳宏昇:接軌市場趨勢發展,重視保障型商品銷售. 中國人壽總經理. 黃淑芬:聚焦業務、服務、永續3大面向,提供科技與溫度兼具的有感服務. 全球人壽總經理. 馬君碩:站穩腳步,落實基本功,掌握轉型契機. 安聯人壽總經理. 林順才:健康保障與退休市場,未來發展的2大契機. 宏泰人壽總經理. 維華:IFRS 17及ICS 2.0是臺灣壽險業最大挑戰. 南山人壽代理總經理. 范文偉:面對未來保險產業3大驅動力,必須重新思考保險對客戶的價值. 國泰人壽總經理. 劉上旗:讓保險思維變得更快,更數位,也更懂人心. 富邦人壽總經理.

  4. 2019年1月1日 · 保障型商品推廣不足是多年來一直存在的問題保險局不斷倡導保險公司與民眾應重視保險保障湯維華進一步表示雖然主管機關過往對類定存商品有祭出階段性的限制也有鼓勵保障型商品的銷售但追求保費收入又要兼顧品質對於保險公司的經營面來說並不容易。 但可喜的是,主管機關與保險公司都心往一處使,都希冀將保障型商品的推廣視為重要的追求方向,回歸並紮實基本功;加上短期來看金融局勢狀況不佳,保險業經營將朝保障型商品深耕。 創新應該要按部就班. 創新很重要,長遠來看尤其重要! 科技這麼進步,銷售的模式十年後還會如此嗎? 加上年輕人因為科技的運用,不管是想法或是作法上,都已經有著完全的改變,轉型已經是不得不的選擇。

  5. 2024年4月1日 · 保險行銷集團創立40多年來,我看過很多的從業人員,有的人碰到瓶頸後就停止進步,再也不起半點浪潮;而那些行業頂尖的菁英們,則是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創造出更高的成就。 相信大家都知道杜拜保險大師桑傑,我剛認識他的時候,他的業績相當於IDA白金獎的幾倍,但是從2017年起,他開始 ...

  6. 2024年3月1日 · 隱形富豪多是指資產豐厚但卻不被公眾所知曉的高資產族群,全資產規劃應用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劉育誠在其實務經驗中,可將隱形富豪分為2大類:一類是都市重劃區地主,因與建商合建分屋而持有相當多的不動產;另一類則是未上市上櫃公司的企業主,而此類企業又可分為3種,分別是從事內銷的企業、從事外銷的企業,以及在境外如大陸、東南亞設有公司、工廠,賺取外幣而有外幣資產的臺商。 不同的客群長相,相同的傳承迫切性. 劉育誠表示,不同種類的高資產客戶會有不同的「客群長相」,比如從事境內銷售的企業,持有的資產多是以境內為主,而外銷企業則有更多的資產會在境外,至於臺商更是有實體事業設置在境外,而重劃區地主則是總資產大幅度傾斜於不動產,各類客群所面臨到的狀況截然不同,各自的擔憂也不同。

  7. 2018年12月1日 · 當壽險顧問經營個人保險事業到一定階段時,必須要有一對多,一次接觸和開發,就能夠同時接觸和服務多位準客戶的觀念,如此才能更有效率地提升行銷效益與專業。 且壽險顧問要有思考「可經營職域市場」的習慣,仔細挑出自己客戶群中可延伸的職域市場,並找出關鍵的影響力中心,由其開始進行經營的起步。 可經營的潛在職域,包括團險客戶、產險客戶、車險客戶、旅平險客戶、信用卡客戶、房貸客戶等,抑或是活動客戶,只要在活動中曾經接觸和往來的對象,都可以是壽險顧問的潛在客戶。 這是因為壽險顧問與他們之間有共同記憶和話題,能夠快速拉近距離。 換言之,每一位曾參與活動客戶的背後都有一個潛在職域,或是活動時合作的廠商,也都是值得經營的職域市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