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推動 社會革新 ,反 封建 反 軍閥 ;鼓吹社會 改良主義 ,研究 社會主義 ,提倡 無政府主義 的第三種文明,但反對 俄國革命 和 馬克思主義 。. 《解放與改造》創刊之時,正是國內五四新文化運動如火如荼,國外第一次世界大戰各國利益交互的時候,苦悶前行 ...

  2. www.wikiwand.com › zh-hk › 解放与改造解放與改造 - Wikiwand

    解放與改造雜誌是五四時期倡導自由主義(社會改良思潮)的主要報刊。1919年9月,雜誌在上海創刊,以北平新學會名義出版。半月刊。32開本。第1卷共出8期,第2卷出16期。1920年遷至北京,是政團研究系的政論刊物。

    • (一)
    • (二)
    • (三)
    • (四)

    近來報紙上發表過幾篇解釋「新思潮」的文章。我讀了這幾篇文章,覺得他們所舉出的新思潮的性質,或太瑣碎,或太攏統,不能算作新思潮運動的真確解釋,也不能指出新思潮的將來趨勢。即如包世傑先生的〈新思潮是什麼〉一篇長文,列舉新思潮的內容,何嘗不詳細?但是他究竟不曾使我們明白那種種新思潮的共同意義是什麼。比較簡單的解釋要算我的朋友陳獨秀先生所舉出的《新青年》兩大罪案——其實就是新思潮的兩大罪案——一是擁衼德莫克拉西先生(民治主義),一是擁護賽因斯先生(科學)。陳先生說:「要擁護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新青年》六卷一號,頁一○) 這話雖很簡明,但是還嫌太攏統了一點。假使有人...

    這種評判的態度,在實際上表現時,有兩種趨勢。一方面是討論社會上、政治上、宗教上、文學上種種問題。一方面是介紹西洋的新思想、新學術、新文學、新信仰。前者是「研究問題」,後者是「輸入學理」。這兩項是新思潮的手段。 我們隨便翻開這、三年以來的新雜誌與報紙,便可以看出這兩種的趨勢。在研究問題一方面,我們可以指出:(1)孔教問題,(2)文學改革問題,(3)國語統一問題,(4)女子解放問題,(5)貞操問題,(6)禮教問題,(7)教育改良問題,(8)婚姻問題,(9)父子問題,(10)戲劇改良問題,……等等。在輸入學理一方面,我們可以指出《新青年》的「易卜生號」、「馬克思號」,《民鐸》的「現代思潮號」,《新教育》的「杜威號」,《建設》的「全民政治」的學理,和北京《晨報》、《國民公報》、《每週評論》,上海《星...

    上說新思潮的「評判的精神」在實際上的兩種表現。現在要問:「新思潮的運動對於中國舊有的學術思想,持什麼態度呢?」 我的答案是:「也是評判的態度」。 分開來說,我們對於舊有的學術思想有三種態度。第一,反對盲從;第二,反對調和;第三,主張整理國故。 盲從是評判的反面,我們既然張「重新估定一切價值」,自然要反對盲從。這是不消說的了。 為什麼要反對調和呢?因為評判的態度只認得一個是與不是,一個好與不好,一個適與不適——不認得什麼古今中外的調和。調和是社會的一種天然趨勢。人類社會有一種守舊的惰性,少數人只管趨向極端的革新,大多數人至多只能跟你走半程路。這就是調和。調和是人類懶病的天然趨勢,用不著我們來提倡。我們走了一百里路,大多數人也許勉強走三、四十里。我們若先講調和,只走五十里,他們就一步都不走了。所...

    新思潮的精神是一種評判的態度。 新思潮的手段是研究問題的與輸入學理。 新思潮的將來趨勢,依我個人的私見看來,應該是注重研究人生社會的切要問題,應該於研究問題心中做紹介學理的事業。 新思潮對於舊文化的態度,在消極一方面是反對盲從,是反對調和;在積極一方面,是用科學的方法來做整理的工夫。 新思潮的唯一目的是什麼呢?是再造文明! 文明不是攏統造成的,是一點一滴的造成的。進化不是一晚上攏統進化的,是一點一滴的進化的。現今的人愛談「解放與改造」,須知解放不是攏統解,改造也不是攏統改造。解放是這個、那個制度的解放,這種、那種思想的解放,這個、那個人的解放,是一點一滴的解放。改造是這個、那個制度的改造,這種、那種思想的改造,這個、那個人的改造,是一點一滴的改造。 再造文明的下手工夫,是這個、那個問題的研究...

  3. 本作品收錄於《 解放與改造 》 姊妹計劃: 百科 · 圖冊分類 · 數據項. (一九一九年八月十一日) 前言[編輯] 德意志國民團結其種族,一德一心共期改造邦家,永存於自由正義之境,維持國內國外之和平,促進社會之進化,爰制茲憲法。 第一編 聯邦之組織及其職責[編輯] 第一章 聯邦及各邦. 第一條 德意志聯邦為共和政體。 國權出自人民。 第二條 聯邦領土,由德意志各邦構成之。 其他地方,如其人民照自決原則願歸屬者,得依聯邦法律接受,使歸入於聯邦版圖。 第三條 聯邦旗色為黑紅金三色,商旗為黑白紅三色,其上內角鑲國旗。 第四條 已公認之國際法上各法規,得視為德意志聯邦法律,有裁製力。 第五條 國權之關於聯邦事務者,由聯邦之機關,依照聯邦憲法行使之。 關於各邦事務者,由各邦機關,依照聯邦憲法行使之。

  4. www.wikiwand.com › zh-hant › 解放与改造解放與改造 - Wikiwand

    解放與改造》創刊時,新文化運動的核心期刊《新青年》和《新潮》均因主持人參與了五四運動而暫停,《每周評論》則在1919年8月被北洋政府查封,《解放與改造》於是成了五四新文化運動後期的一份重要刊物,尤其在社會主義思想傳入方面功不可沒。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23年4月4日 · 解放與改造. 本詞條缺少 概述图 ,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 編輯 吧!. 《解放與改造 》. 1919年9月創刊於上海,以北平新學會名義出版。. 研究系 的政論刊物。. 半月刊。. 32開本。. 第1卷共出8期,第2卷出16期。. 中文名.

  7. 同人以其所研究、所想念,最而布之,月出兩冊,名曰《解放與改造》,期與人以學識相切磋,心力相摩蕩。. 既逾一年,今當賡續而擴充之,以名稱貴省便故,更故《改造》,其精神則猶前志也。. 同人深自策厲,欲改良本刊,使常能與社會之進步相應,故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