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20日 · 作者: 馮珍今. 2023-10-20. 字旅相逢. 攝影:文灼峰 圖片:受訪者提供,謹此致謝。. 標籤: 八和會館 張澤明 文千歲 灼見原創 灼見獨家 粵劇 粵劇教育 鄧美玲 阮兆輝 高陞劇團 麗晶劇團. 鄧美玲出身梨園世家。. 2012年,因緣際會,欣賞了粵劇《孔子之周遊 ...

    • 自小習琴愛音樂
    • 兒童戲班任「頭架」
    • 緣起不滅「大龍鳳」
    • 粵劇教學在八和
    • 退而不休育英才

    麥惠文老師,台山人,出生於1935年,是個華僑子弟。那些年,很多台山人移居海外,遠赴美國謀生,其父親也不例外。「當時鄉間有很多親友在費城居住,在當地辦了一家龍鳳酒家。」父親卻不幸於1939年在費城逝世。 他喜歡音樂,始於小學時代,其啟蒙老師,原來是他的小學體育老師,「這位老師精於揚琴和小提琴,當時我就讀四、五年級,只有10歲左右,很喜歡聽他演奏揚琴。」後來,他學習打揚琴,卻發現要顧及調較多條弦線的音準,感到十分困難,所以最後學不成。然而,對於拉奏小提琴,他卻感到得心應手,遂專注於學習小提琴。 他從小自學樂器,從內地家鄉來到香港時,在旺角的兼善學校念書,已能演奏得似模似樣。 「那時,我的堂兄也是小提琴樂手,但他身體不佳,需要長期休養,不能經常演奏,我因此有機會借用他的樂器,多加練習。」初中時,...

    「我早年加入的戲班,就是『人之初』劇團,擔任「頭架」(音樂領導),與一班『老倌仔』合作。」 「人之初」劇團是一個職業班,由編劇盧山、樂師簡仲堂和演員陳夢醒三人成立,盧山擔任班主,於1954年4月4日(兒童節)面世。劇團以30位4歲至14歲的兒童為主要演員,演員先後有小千歲(後改名文千歲)、小南紅、白鳳英、白豔紅、黃嘉華、黃嘉鳳、小上海妹、小白雪仙、雷靄然等,故被行內稱為「神童班」,當時被譽為「香港開埠百年創舉,粵劇有史以來奇跡」。該劇團自成立後,演出不斷,頗受歡迎,但到了1955年中,演出活動已逐漸減少,至1956年5月停辦。 「當時,我每天的日薪有5元,收入已相當不錯!」他笑着說。 作為「頭架」,麥老師目睹了這幾十年間粤劇音樂拍和的變化,例如樂隊所用的樂器,改變甚大。「以前,幾乎全部採用西...

    麥老師參與粵劇行業,曾跟不少老倌合作,「我初時參加的,多為落鄉班,未必由大老倌擔綱演出。後來,累積了不少演出經驗,與名氣較大的老倌合作的機會多了,例如羅家權,那時與他在茶果嶺演神功戲,第一齣合作的粵劇是《生妲己與紂王》,他戴上手套和面具演出,演唱時聲音十分宏亮高亢。此外,我非常欣賞白玉堂(三叔)的台風,特別是《大審》和《黄飛虎》等戲……我也和石燕子合作過一段頗長的時間,他在中型班和神功戲的演出十分活躍。」 可是,在眾多大老倌之中,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麥炳榮(六哥)。「有一次,碰巧麥炳榮需要樂師操曲,我便開始跟隨他當音樂伴奏,長期任擔任他的私伙頭架。」麥炳榮和鳳凰女的「大龍鳳」劇團,一直以馮華任頭架,容彰業當掌板。「直到有一次,馮華答允了陳錦棠和蘇少棠擔綱的『錦添花』於正月演出,不能參與『大龍...

    1979年,香港的粵劇界尚未推出正式規範化的粵劇課程,為此,當時八和的理事梁漢威和康樂主任麥惠文,於是提出籌辦粵劇課程的建議。 他們得到主席黃炎及一眾理事支持,成立了粵劇訓練學校籌備委員會。為此,麥老師專程走訪廣州,「我曾與陳笑風、羅品超等聯絡,發現內地的粵劇訓練課程,仍屬個別教授的師徒模式,並無系統化的教材可供借鑑。」於是他又請教當時在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粵劇的榮鴻曾教授,徵詢其對編排課程的意見,希望傳統藝術能與現代教學模式互相結合。 「當年學院建校的創辦構思、課程提議等,皆由我草擬,構思的草稿亦已轉贈八和收藏。」在大家努力下,首個屬於香港的粵劇演員培訓課程終於在1980年初正式誕生。 據麥老師憶述,「1980年1月15日八和粵劇學院正式成立,八和會館第一次召開記者招待會,也始於這次八和粤劇學...

    退休後,麥老師在八和會館「普福堂」開辦的私人拍和班,開班授徒,因為有不少學中樂的都想學粵曲伴奏,一直教到今時今日。 對於普福堂,他細細道來,「這個『粤劇樂師會』,其前身是一個粵劇音樂香港分會音樂組的組織,由一班粵樂名家尹自重、林兆鎏、王粵生、容彰業等發起成立,至1953年,正式歸屬香港八和會館音樂部,且於1955年,開創了自己的會址。我們聯結一班同業,在香港默默耕耘,發展至今,已有60多年歷史。」 普福堂粵劇樂師會理事就職典禮合照。 麥老師自小入行,從事粤劇音樂工作超過半世紀,「經驗是靠累積的,以前拍和要靠悟性,我很幸運,可以追隨名師學習小提琴,又跟到曲壇的師傅在歌壇工作,有時甚至得到歌伶的指點。」他強調「普福堂精神」,就是「飲水思源、切勿忘本」。 為慶祝普福堂成立60周年,「我們在2014...

  2. 2023年12月29日 · 導演張偉民,任教於美國三藩市州立大學,偶遇一卷塵封的膠卷,自此與張大千結下不解之緣。 (張偉民提供圖片) 緣起則不滅. 張偉民成長於北京,早年學習美術,繼而在北京電影學院主修攝影,其後往美國留學,修讀電影,畢業於俄亥俄大學電影研究所,現為三藩市州立大學電影系教授。 談及《萬里千尋》的攝製,就從2011年開始,當時她剛進入三藩市州立大學任教,因緣際會,看了一摞塵封已久的16毫米膠片,「一個身穿長衫的老人,長着白鬍子,在加州的圓石灘漫步,撫過松柏,遙望太平洋,似乎是凝視着遠在東方的故鄉……」膠片攝於1967年,保留了張大千在加州的珍貴影像。 同校的藝術系教授Mark Johnson,把膠片交到她的手上,興奮地說:「我終於找對了人! 」期望她可以做點什麼。

  3. 2018年9月5日 · 作者: 鄭楚雄. 2018-09-05. 細說文教. 標籤: 王弗 王閏之 蘇東坡 蘇軾. 蘇東坡一生幾個貼心的女人相依相伴,他懷念忘王弗的《江城子》一詞,更是千古絕唱。. (Wikipedia Commons). 蘇東坡首任妻子名王弗。. 從蘇東坡寫的《亡妻王氏墓誌銘》可知 ...

  4. 2019年7月27日 · 當然,我們心上放下情執,這個事上要隨緣,譬如說現在還有夫妻的緣分,那就盡你夫妻的責任,這是敦倫盡分,這是需要的。. 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但是又不着世間法,你有情執就是執着;你說我沒有情執,我就離婚,那就壞世間法了,都不是 ...

  5. 2021年11月12日 · 2019年的電影《婚姻故事》( Marriage Story )中,曾經相愛的男女主角婚姻破裂,本想好聚好散,卻為了爭取兒子監護權而對薄公堂,繼而透過律師互揭瘡疤,相互指責,婚姻中最醜陋的一面漸漸浮現,最終兩人連愛兒也渾然不顧,只求打贏官司出一口惡氣。 雙方在訴訟中越愈陷愈深,精疲力盡,情緒完全崩潰。 電影《婚姻故事》海報. 當愛情消逝,感情轉差,婚姻中的男女主角該如何收場? 這是許多現代人面臨的難題。 劇中有一句著名對白:「刑事律師看到壞人善良的一面,離婚律師看到好人醜陋的一面。 」(Criminal lawyers see bad people at their best, divorce lawyers see good people at their worst.)

  6. 2023年12月16日 · 《江湖兒女》的主線講述了黑幫頭目斌哥和女友巧巧的愛情故事,時間段長達17載,而起點則設在2001年。 這一年非常重要,是 「中國社會加速發展的一個開始年份」 (賈樟柯語),每個中國人都站在新世紀的路口,面對着社會的急劇發展及轉變。 任何變化都不及人心之變,故此賈樟柯所關注的一直是 「人類內在的變化和情感的變化」 。 在時代的巨輪下,重情重義之江湖已然逝去,取而代之的是被現代價值所瓦解的現實社會。 面對如此劇變,令他感到「非常不平靜」,聯想到了傳統時代的江湖,這部電影也就應運而生。 江湖中的男與女. 男人向來是江湖上的強勢群體,但在原則及信念上,很容易淪為時代及利益巨輪下的窩囊渣男,《江湖兒女》中的男性大多具此特性,例如男主角斌斌。 但女性的思維卻很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