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4月16日 · 2018-04-16. 節目名稱: 星之谷特約:蝸居宅急變. 播放電視台:無線電視翡翠台. 播映日期: 2018年4月16至 20日 (星期一至五) 播出時間: 晚上10時30分至11時. 節目集數: 5 集. 內容:在蝸居當道的年代,面對環境狹小,有調查話近五成蝸居者都有抑鬱傾向。 居住面積大小不能控 制,但居所的內在氛圍郤可以改變。 即使在狹小的納米空間入面,肯花一點心思從DIY、收納、棄 置舊物及廢物利用等方面著手,至少可以住得稱心,住得安心,住得稱心! 點樣可以用最少資源,最平的BUDGET為家居升LEVEL,將”地拖變DIOR”呢? 一連五集蝸居改造王 實用大教學,將會以最真實貼地的香港家庭作為個案,邀請一班斗室設計改造達人,為觀眾送上 最實用最新潮的蝸居變裝法寶。

  2. 2024年3月27日 · 本地電視劇《飛黃騰達》剛剛圓滿播映。 劇情主題在本地比較新鮮,講述一班不同背景的年輕人參加一個投資平台舉行的真人騷比賽。 冠軍獎品獎金豐厚,勝出者還可加入平台創辦人股神旗下的基金。 參加者們在比賽期間展現不同的性格和投資取態,靠着比賽追逐各自的夢想,同時受制於個人情緒和市場的高低起伏。 他們一時是合作夥伴,隨着比賽的連繫逐漸建立友情,一時卻又因為需要爭取勝利而互相猜忌,明爭暗鬥。 整套電視劇走的是青春活力路線,每個角色都為自己的理想或者需要而搏盡奮鬥。 Z世代的人生規劃觀念. 過往在90年代,這些從底層往上爬的勵志電視和電影曾經紅極一時。 不過現今的香港社會,「末日消費」比較接近現代年輕人的觀念。 因為Z世代覺得自己一世難以買得起樓和靠自己儲蓄致富,所以他們更加傾向放棄勤力和節儉。

  3. 2021年6月24日 · 1. 業主阿欣(化名)為家人還錢緣故,曾經利用名下物業去借財務公司(俗稱財仔)套現,而財仔也註入土地註冊處。 就這類個案,按保公司不會同意批出8成按揭轉按申請,除非申請人先抬錢繳清欠債。 2. Samuel(化名)收樓入伙後,由於心急撇甩貴息,立時向銀行申請轉按「甩走」發展商二按,但因為剛剛入伙關係,水電煤登記尚未處理好,申請轉按時用了舊住址,而非新住址,按保公司發現後,質疑層新樓究竟是不是自住用途,因而拒絕批出高成數按揭。 3. 張生(化名)申請轉按時,由於入息不足,需要妻子任 擔保人 ;而當按證公司核查擔保人的環聯信貸評級時,發現擔保人本身擁有另一層物業,由於夫妻理應共住同一屋簷,故此張生被按證公司質疑層樓是否自住,高成數按揭因而被拒批。

  4. 2019年2月26日 · 近排電視不斷播放嘅,都係宮廷和後宮的鬥爭, 為上龍床不擇手段, 不知道是否這個原因, 深水埗的龍床盤順勢推出, 和較早之前嘅屯門龍床一盤, 變成龍床戰。

  5. 2019年1月3日 · 2019-01-03. 煥然懿居兩座樓宇共有493個單位,其中450個撥作港人首置上車盤 (正式名稱應為「港人首次置業先導項目」)。 筆者在平面圖上發現2座G室採用3房間格,但是細閱價單後,發現該單位並沒有被撥入售置項目的可售單位範圍,準買家也許會有所失望了。 與居屋或綠置居申請資格有所不同,港人首置上車盤有入息下限;亦需從未享受過政府房屋福利,即是不會接受公屋戶主申請。 最便宜的單位是1座6樓C室,實用面積261呎,屬開放式設計,並不設露台或工作平台,售價314.2萬。 最貴的單位是2座36樓C室,實用面積507呎,屬兩房設計,包含一個22平方呎的露台及16平方呎的工作平台,售價660.5萬。 煥然懿居主要事項. 港人首置上車盤的入息及資產限制在居屋之上,設有入息下限。

    • 493 (整個項目)
    • 鶴園街8 號
    • 煥然懿居
    • 港人首次置業先導項目 (港人首置上車盤)
  6. 2018年3月23日 · 萬眾期待,2018新居屋的圖則終於在3月22日出爐,今期居屋分別有長沙灣凱樂苑、啟德啟朗苑及東涌裕泰苑。. 論未來交通,位處未來沙中線啟德站旁的啟朗苑絕對是無可挑剔;論景觀,長沙灣凱樂苑暫時享有無敵海景,但前排的住宅項目建成後,大部份 ...

  7. 2018年1月14日 · 2018-01-14. 北斗星評語:蘋果日報文中提到60歲伯伯買綠表公屋可以無入息下借足95%,年期25年。 要留意這種情況只是適用於政府擔保期內的未補地價居屋或未補地價公屋。 如是政府擔保期之前的綠表居屋或公屋,無壓力測試、25年、9成半,三者便要損失一項或以上。 即是說,如是擔保期前的綠表居屋公屋,如要無 壓力測試 和做25年,便不能9成半,如此類推。 樓齡越大,三者會損失多過一項的機會便更大。 不同樓齡的綠表居屋公屋應選擇邊間銀行最能取得最高成數和最長年期,歡迎聯絡我們查詢。 ----------. 【蘋果日報】市區100萬元內的私樓早已絕迹,而入場費低於100萬元的未補價公屋亦慢慢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