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9月18日 · NOW一早已超越傳統電視模式. 樂視進軍香港已有一年多,以平賣大電視起家,買機時同時要購買990元的12個月服務,給用家觀看樂視的視頻內容。 由於樂視並非電視台,因此樂視毋須領牌,用戶將電視連上互聯網後,便可揀選想收看的節目。 據樂視現時的收費,即平均每月82.5元就可以收看號稱逾萬小時的節目,當中包括樂視在中國自拍的內容,以及綜藝娛樂等節目,不過有趣的是,樂視在其網上商城上,並無對其節目內容作出太多介紹,似乎心知肚明其中國化內容未必適合香港用戶口味,因此只能以不到2,000元買40吋大平面電視來作飢餓式行銷,先打響品牌,再引入如英超這樣的內容來吸引用家。

  2. 2016年1月22日 · Netflix填補本港市場空間. 當中最讓香港人有感的就是樂視及Netflix高調進軍香港的電視市場美國的Netflix對一班中產觀眾而言實在是不可多得的選擇皆因現時的電視頻道欠缺高質素的外購節目而他們又未必想每月付出高月費來訂購收費電視Netflix的到來填補了這一個市場空間。 在香港,Netflix 的基本月費僅63元,供個人選用。 若然是跟家人共享戶口的話, 則可選擇78元月費,可供兩部裝置收看,若用家對畫質有要求的,就可以選擇93元月費計劃,除了同時可供4人收看外,還支援超高清的畫質,適合在大電視收看。 對用家來說,最好莫過於那一個月免費試用期,若試完不喜歡的話也可立即在網站取消會員資格,完全沒有合約的束縛,對於簽約簽到怕既香港收費電視用家而言,實在好事。

  3. 2017年5月12日 · 撇除電視廣播隱暪的行為香港政府其實有必要就廣播機構的股權限制作出檢討皆因在目前互聯網的世界下嚴限股東國籍身份與廣播機構能否保障香港利益是兩回事以黎瑞剛的例子便說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而現時不少香港人觀看視頻的YouTube平台亦非持牌人政府亦早已透過香港電台數碼頻道將中央電視台落地香港也沒有太多香港人反感試問如此嚴謹的本地居民持牌要求的理據如何? 政府是時候開放本地電視市場,讓外資進場打破電視廣播的壟斷,這才能造福香港觀眾。 撰文 : 薑餅人. 欄名 : 電玩透視.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近幾年,不少香港人都愛把無線電視叫作「CCTVB」,目的就是要諷刺一下這家香港最大的免費電視台的親北京的編採方針。

  4. 2020年1月17日 · 雖然香港九成的家庭已更換了能接收數碼電視頻道的電視機但根據政府的推算現時仍然有8萬低收入家庭因為財政原因而無法更換電視他們在今年12月後便無法再收看免費電視頻道因此政府透過關愛基金撥款4.5億元全數資助這些家庭換新電視機好讓他們能繼續享有免費娛樂。 【紓困措施2020】關愛基金撥4.5億 助基層家庭換數碼電視. 對政府來說,要以基金補助8萬用戶升級數碼電視,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清空該段頻譜供5G通訊之用,由於這段用作傳送電視的頻譜位處低頻帶,覆蓋廣泛,有助營運商改進網絡質量,一旦拿出來拍賣必可讓庫房進漲數以10億元計。 既然有關換電視的計劃已從關愛基金撥出4.5億元,對比頻譜拍賣的潛在收益,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5. 2021年5月14日 · 香港電視今年首三個月的交易總額分別為5.64億元4.56億元及5.25億元但最大的問題是今年首三個月的交易總額除了一月因為去年同期疫情尚未爆發而錄得66.9%的按年增長外二月及三月均按年下跌。 按政府的數字顯示,香港電視的市場佔有率在一月時為23.5%,到三月則為25%。 政府數字顯示香港的網購大餅正在高速增長而有趣的是香港電視的交易額僅能保持平穩市場份額卻未見大跌可見香港電視的確在香港網購市場建立了一定的市場地位而對手也未能威脅其地位。 不過,公司要再跟市場同步錄得高雙位增長,就似乎有點困難了。 盡量滿足消費者要求 即買即有. 觀乎香港電視的策略,要讓更多人在其平台購物,方法離不開加開實體商店吸引平時不上網的人光顧,並從中進行消費者教育。

  6. 2023年2月17日 · Now TV的成功預視有線的結局. 再看香港電訊被電訊盈科收購前後均力主進入收費電視市場回歸前推出的互動電視以及在賣盤前與梅鐸合作申請收費電視牌照雖然無功而回豈料電盈主席李澤楷成功以香港電訊的光纖網絡研發出全球最大的IPTV網絡Now TV的成功亦注定了有線電視的沒落。 電盈成功透過寬頻來綑綁收費電視,但相反有線電視卻不能以新聞台來綑綁其他服務,這也預示了今日的結局。 有線電視服務雖然終結,但公司仍在,轉做免費電視是否一條出路? 很難說。 但若新聞台沒有了24小時直播,就會失去競爭力。 大家走著瞧,看看新世界如何扭轉乾坤吧。 =====. 【ET財智Talk】美國加息及通脹預期左右美元走勢 花旗陳正犖分析日圓、澳元、人民幣走勢及買賣策略. ET財智Talk.

  7. 2017年3月31日 · 在星期二下午新聞傳來一段消息說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停止香港的數碼聲音廣播服務並於最快6個月內終止香港電台的數碼聲音廣播服務今次政府的決定是在三家私營的數碼電台經營商即dbc鳳凰優悅及新城先後向當局交回牌照後政府索性一刀切中止這個聲音廣播平台就連重新發牌也不再考慮。 數碼廣播電台可算是現有模擬電台廣播的升級版,現在我們家中所聽的主流電台即商台,港台及新城,都是以模擬制式傳送,只能以單向方式來傳達聲音,數碼電台廣播則基本上是多媒體廣播,容許聲音,視像及文字的廣播,某程度上,數碼電台的功能與小型電視沒太大分別。 電台即時性功能不見得會被網絡取替. 雖然不少人認為在互聯網及智能手機的興趣是導致數碼廣播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問題是否就這麼簡單呢? 薑餅人看來是未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