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4月12日 · 我們沒有利用別的事物來讓自己分心,而是挖掘靈魂深處,一切就此不同。. 此後二十五年間,這個世界運轉的速度加快,但人類 放慢腳步 、什麼也不做的能力卻停滯了。. 在全球面臨集體焦慮和懷疑的此刻,最佳的應對之道是將「無為」融入我們的生活 ...

    • 慢慢地思考,晚一些做決定
    • 從fomo
    • 三個步驟逐步消除你的錯失恐懼症
    • 在不斷變動的世界裡,我們必須慢慢跑
    • 跑慢一點:思考練習

    慢就是順,順就是快。—海豹部隊箴言 放慢速度不僅可改善身體健康,使情緒更平穩,也可幫助你做出更好的決策,獲得更棒的結果。 我們每天的思考方式與回應速度,都影響到日常人際互動和職場上的關係—不論你是挑起或平息爭端、進行明智的投資、修補友誼、在遊戲中獲勝。長期下來,你評估時機的能力會深深影響你的人生面貌。就是這樣。 研究一再顯示,只要情況允許,最好別太匆忙。換句話說,你等得越久,結果越好。這不是拖延,而是你有能力觀察、評估、感受、處理資訊、採取行動...並且暫停一會兒,以獲得最佳結果。 談到放慢腳步,自然會想到《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一書的概念,那是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的暢銷著作。康納曼指出,某些人思考...

    二○○四年,哈佛商學院的學生派屈克.麥金尼斯(Patrick McGinnis)在一篇討論社會理論的部落格文章中,創造了兩個新詞:FOMO 和 FOBO。他主張哈佛商學院的學生無不飽受「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 FOMO)與「更佳選擇恐懼症」(Fear of Better Options; FOBO)之苦,因而行事曆上的社交活動多到嚇人,出現這種智力的人不太可能有的乖張行徑。 領導風格快與慢 ●想想你平常做決定的典型風格是什麼?你多半很快下決定,抑或仔細思量?如果你很快行動,你想過自己可能有盲點嗎?如果你習慣慢慢來,你有過濾的機制,以找出正確時機嗎? ●思考一下你的領導風格,你是否期待同僚和夥伴與你步調一致?如果是,為什麼?如果不是,為什麼? ●仔細回想某次你花...

    麥金尼斯有次訪問專準主義(Essentialism)專家葛瑞格.麥基昂(Greg McKeown),在訪談文章中建議可採取三個步驟逐步消除你的錯失恐懼症: 1.當你再度感到錯失恐懼,注意這種情緒。 2.問自己:「這是嫉妒,還是它可能揭露了我有責任去做的、更深層的事?」 3.在日曆上的下星期勾選一段時間,深入探索這種情緒。 我長期對抗錯失恐懼和更佳選擇恐懼症,多年後才逐漸明白兩者帶給我多糟糕的感受。在克服恐懼的過程中,我發現有種練習非常簡單,效果卻很強大:創造並保持可在其中凝神注意的空間。我至今仍然常做,每回都有幫助。 對於患有錯失恐懼症的人來說,生活就像在玩俄羅斯方塊,每一天(每一列)都得盡量吻合。創造並保持空間則恰恰相反。一開始,你可以這麼做: 一旦你培養出慢慢跑的超能力,就開啟了空間,讓...

    對於慢下來、無為、錯過任何事都高興等信念抱持懷疑態度的人說:「噢!我懂了。所以我們應該乾脆停下腳步,多聞聞玫瑰的香味?!」儘管我相信若我們更懂得欣賞大自然的美,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好,但這種說法未免太低估這種超能力的潛力了。 誠然,人生並非總是要慢慢來,有時要迅疾如風,立刻擁抱熱愛的事物,或者為了夢想焚膏繼晷。這些時刻都值得珍惜,即使會耗光你蓄積的力量。 然而,更大的挑戰和憂慮在於,當我們東奔西跑,就不會(也無法)進行意義深遠的對話、構思出真正創新的解決方案,或者充分表達或接收愛。如同某家旅行社老闆喬治.巴特菲(George Butterfield)所說:「這些事沒有發生,因為它們無法在一小時內前進七百英里!」旅行社的廣告標語是「放慢腳步看世界」。是否有學校或組織討論過這種狂熱?有人在吃晚餐時談...

    1.你覺得你的人生哪些方面跑得太快? 2.你對速度的渴望來自何處或何人?是你自己還是旁人驅使你跑快些? 3.快跑的壓力始於何時?那時你有注意到嗎? 4.你通常採取哪些應對技巧?其中哪些最有效?哪些應該退役,或以其他方式替代? 5.如果你慢下來,會有什麼樣的發現? 請注意,你的思考方式可能在閱讀本章的過程中逐漸演變。將這些獨特觀點融入你的新腳本。 ※本文摘自遠流《變動思維:如何駕馭不穩定的未來,在變局中發展個人、組織、家庭、企業的新腳本》

  2. 2021年10月9日 · 我們對於自己的認識,不只存在於個人的世界,還要從接觸的群體來加以對照,所以「找自己」的過程,需要對照「參考團體」。. 在自己所屬的群體裡面,我們會希望和大家一樣,透過觀察而有一些細微的修正,因此「今天的」跟「昨天的」就有些不同 ...

  3. 2022年3月11日 · 1. 願意改變. 許多人都想改善自己的生活,但想要改變跟願意做出改變常常是兩回事。 做一些以前沒有嘗試過的事是一種冒險,也代表你可能不得不花時間在舒適圈之外,挑戰自己既定的觀點和思維。 當你以一種自願的 態度 接納新的想法時,才有改變的可能。 問問自己: 我願意改變嗎? 我是否有勇氣踏出舒適圈? 2. 接受責任. 很多時候,人們會責怪過去,尤其面臨人生難關的時刻。 –...

  4. 2021年9月26日 · 少年納悶地問:「為什麼不現在去麥加呢?」 「因為是靠著想去麥加的念頭活下來的。是這個念頭支持面對一成不變的每一天,日復一日地在那間可怕的餐廳吃午餐和晚餐。很害怕一旦完成夢想,我將不再有活下去的理由。

  5. 2018年11月7日 · 若不想被別人的惡言惡行困住,可以試試下面的步驟。 第一步:移除「這個人或這件事情」對自己的重要性。 當我們輕忽自己,內心就很容易受到傷害,在 人際關係 上也會飽受煎熬。 心靈受苦的人,多半很在意別人的評價,任何人的評價都很介意。 同樣一句話,有人認為無傷大雅;也有人會介意到輾轉難眠。 舉例來說,聽到別人說:「這你應該想到的,為什麼沒有想到? 」就會不斷反省:「為什麼自己會沒有想到?...

  6. 2021年1月17日 · 關於活得輕鬆自在這件事,彭樹君提供一個自我檢視的指標:和5年前相比,有沒有比過去更舒服、更愉快?「覺得年紀愈長愈是明白:跟自己在一起其實是可以很自在的。不需要再去期待、等待別人,把注意力放回自己的內在,會打開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