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7日 · 《不成功,因為你太快》新書導讀,這一次不談高效率. 作者: Esor Huang 9月 07, 2018. 在幫張永老師完成他的第一本著作《早上最重要的3件事》後,我曾經寫下這篇文章:「 為什麼要做一本不輕鬆的時間管理書? 早上最重要的3件事後記 」,那是兩年前的事情了。 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就開啟了第二本書的計畫,但這個計畫,似乎也應證了這本書的核心衷旨:「慢慢來,比較快」,磨了兩年,永老師與我都經歷了許多變化,書才終於誕生。 新書書名叫做《不成功,因為你太快:練習每日覆盤,不二錯、不瞎忙、年度目標有效達成》,作者是張永老師。

  2. 2018年9月12日 · 這套方法中,有一個重點是: 「根據自己的年度目標來寫日記,看看自己每天做了什麼跟年度目標一致的行動」。 這個想法,終於讓我知道如何用自己的方式,來介紹「格志日記」。 「格志日記」目前只有 iOS App ,雖然可惜,但他的寫日記方法,或許可以根據你慣用的工具,移植到你自己的日記載體中。 在「格志日記」裡,預先設定好多個「 格子 」,每個格子中一個「 問題 」,讓你根據問題來回答自己今日做了什麼相關的事情,這樣就不怕日記沒東西可以寫。 但是,比起日記沒東西可以寫,更重要的是日記要寫出對自己有意義的東西,甚至是對未來有幫助的東西。 這時候,我就參考永書裡的方法,把每天的日記問題,設定成「 跟我的年度目標有關 」。

    • 姜泓錫1
    • 姜泓錫2
    • 姜泓錫3
    • 姜泓錫4
    • 姜泓錫5
  3. 2018年9月17日 · 把子彈筆記直接改寫成日記,串連計畫、執行與反省的循環流程. 從 2015 年在電腦玩物撰寫了第一篇子彈筆記術的介紹後:「 子彈筆記術 (上) Bullet Journal 快狠準清單日記法教學 」,我就搭配自己的需求,不斷改造這個國外知名的方法,也持續利用在我 ...

    • 姜泓錫1
    • 姜泓錫2
    • 姜泓錫3
    • 姜泓錫4
  4. 2017年8月30日 · 1.記得自己做過什麼,以後可以回憶。 2.反省自己做過什麼,下次可以改進。 3.在心無旁鶩的時間深刻認識自己。 而這三個目的,如果也可以在我的「日常工作與生活的進行中」「同時」達成,這樣就不用另外空出時間寫日記。 工作即日記: 在「記住自己」與「反省自己」的需求上,我 平常作筆記的習慣其實就滿足了寫日記想要達到的需求 ,我的筆記習慣是這樣的: 1. 每一個工作或生活任務,我都會以一則新筆記開始。 不是寫在行事曆或待辦清單,就是用一則空白新筆記開始(當然是用 Evernote )。 2. 在這則任務筆記中,我會開始記錄自己怎麼想、怎麼做,把大腦內的構思逐步記錄到筆記中。 3. 我會利用這則筆記直接規劃任務執行流程,而不是另外有一個待辦清單,所以筆記本身就記錄了任務過程。 4.

  5. 2020年11月13日 · 將任務資料庫轉化為甘特圖模式. 「 Timeline 」是 Notion 資料庫( Database )新的檢視模式。 原本 Notion 資料庫已經可以用表格、行事曆、看板等模式檢視與管理,現在又加上類似簡易甘特圖的「 Timeline 」,確實如虎添翼。 (推薦要使用 Notion 的朋友,都可以從後面這篇文章,一起研究資料庫的活用: 從 Evernote 筆記轉移到 Notion 教學 (二):設計脫胎換骨資料庫 ) 假設我現在有一個專門管理各種工作任務的「資料庫( Database )」,裡面包含了各種我在職場上要做的任務,也包含了我自己的大大小小講座課程。 現在我除了表格檢視外,我想要利用「 Timeline (時間軸)」,了解這些任務的進度安排,以及我的時間資源是否足夠。

    • 姜泓錫1
    • 姜泓錫2
    • 姜泓錫3
    • 姜泓錫4
    • 姜泓錫5
  6. 2016年11月29日 · 之前寫了「 [時間技客-3] 人生就是不斷的拖延,我如何用拖延對付拖延?. 」一文,想要幫跟我同樣有拖延症的朋友一起平反,聊聊拖延也有的好處。. 後來有朋友寫信來詢問,一直「再拖一下」也不是好辦法,是不是也可以分享克服拖延的具體有效方法 ...

  7. 2023年10月4日 · 在遠距會議中多人同步協作畫流程圖的 3 種免費工具快速上手教學. 大家好,我是電腦玩物站長 Esor ,歡迎參考我的系列課程與書籍: 「 個人數位生產力 」線上課程(可使用電腦玩物老讀者折扣碼 ESOR500 ,獲得 500 元折價喔! )。 時間管理、筆記系統、AI 工具相關課程: 「 課程介紹連結 」 目前最新著作: 《 防彈筆記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