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8日 · 作家專欄. 2024年4月28日星期日. 文.陳微/編輯.秋瑜、鄒靈璞. 世紀. 下一篇. 世紀.周日短篇:雙手機 / 文.陳微/編輯.秋瑜、鄒靈璞. 【明報文章】我必須要告訴你:游走於兩個情人的先決條件,是要有手機,兩部。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閱讀工具:

  2. 2024年5月3日 · 2024年5月3日星期五. 葉蔭聰. 筆陣. 下一篇. 筆陣:在垃圾徵費與減塑中尋找希望 /文:葉蔭聰. 【明報文章】香港家居垃圾徵費擾攘多時,一推再推,至今年8月1日實施。 有人說擾民,還有說要擱置。 上星期開始嚴格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筆者看到網上為了紙刀叉怨聲四起,甚至有人咒罵「環保L」。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3. 6 天前 · 香港足球明星選舉今晚在會展舉行去年杭州亞運及今年亞洲盃決賽周均在港足陣中的大埔門將謝家榮透露得悉傳聞後感到錯愕,「是他選我重返港足當然希望他留低但不到我決定若他有更好發展也會祝福他」。 過去曾捲入「醉酒風波」遭港足禁賽的他,這晚當選足球明星11人門將,形容得獎是自我救贖,「一路知自己有能力,但犯過一些錯,猶幸身在谷底未放棄,到今天能踏上頒獎台別具意義」。 東方中場余在言則與隊友馬希偉包辦最佳青年球員兩席,他認為若安達臣最終離任,值得更圓滿的道別,「他是我足球生涯裏很重要的一人;也為香港足球貢獻良多,值得外界更多肯定,即使離開也希望是好聚好散」。 至於去年8月底入籍、當選足球明星11人前鋒的艾華頓,被問及安帥去留時也顯得神情失落,「此刻任何人都會感到失落,他讓香港變得更好」。

  4. 2022年7月25日 · prevnext. 【明報專訊】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今年委任5名資深大律師,委任儀式上月舉行。 其中兩名新出爐的資深大狀接受本報專訪,包括擅長刑事案的李頌然、身兼大律師公會名譽秘書及財政的馬嘉駿則擅長民事案,二人談執業之路,以及對不同法律議題的看法。

  5. 2023年11月25日 · 謝偉俊昨發言時稱施政報告「萬事俱備,只欠民心」,又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演辭為例,稱施政報告多用「我」、「我們」,卻少用「你」、「你們」等字眼,反問「市民聽完會不會窩心? 謝偉俊又說報告重點集中在基本法23條立法保安國安雖可理解但本港現在由治及興」,理應更注重經濟發展若只停留由亂到治」,或會錯判形勢缺乏前瞻性。 他引述有評論稱,特區政府最懶惰的做法是凡事緊隨中央口徑,質疑是否符合香港利益、是否中央樂見。 議員關注青年輕生 批教局指引「紙老虎」 近月學童自殺問題亦受關注。 社福界議員狄志遠關注青年輕生問題,稱希望政府能撥亂反正,學校盲目追求成績,家長錯誤理解問題,形容教育局的相關指引對很多學校而言只是「紙老虎」。

  6. 2024年5月27日 · 【明報文章】籌備近一年的《明報》創刊65周年的酒會上周五終於圓滿舉行,貴人出外招風雨,700多位貴人到臨慶祝會場的人氣,更加招來了黃雨,更把中環四季酒店附近的交通擠到水泄不通,一些貴賓最後要中途捨棄座駕而步行到會場,實在抱歉。 今次酒會我們獲得超過700名嘉賓回覆出席,最後現身會場的也是超過700人。 對明報人來說,是超額完成。 可見嘉賓們對明報的支持,每位明報人都感到十分榮幸,大聲感謝。 上 / 下一篇新聞.

  7. 2023年6月2日 · 2023年6月2日星期五. 謝鎧洺. 下一篇 上一篇. 謝鎧洺香港教育能否與時俱進面向未來. 【明報文章】本着「時不我待」的精神,香港一直走在創新的前沿。 然而,在應用人工智能(AI)和聊天機械人如ChatGPT等方面,香港在教育方面仍然顯得落後。 大部分中學、小學尚未為如何利用ChatGPT等聊天機械人來提高學習成果提供明確指引,甚至有些限制或禁止學生使用AI或ChatGPT。 這種猶豫,使人回想起19世紀墨水筆的發明,當時有些人擔心這會破壞教育。 上 / 下一篇新聞. 筆陣:輸入勞工 牽一髮動全身 /文:呂大樂. 聞風筆動:特首政策組專家組運作 成員不甚了了 /文:李先知. 江玉歡:今天香港需要何種核心價值. 陳沛良:器官捐贈 切勿令好事變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