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22日 · 分析通脹及英鎊回升 長實、長和否極泰來? 剖析投資者押注長實私有化的機會成本分析前,筆者先分析今次收購及回購的交易細節。 長實向嘉誠基金會購入UK Power Networks、Northumbrian Water、Wales & West Utilities及Dutch Enviro Energy權益,作價170億港元,相當於賬 ...

  2. 2021年8月16日 · 長實VS長和 哪一隻才是李澤鉅至愛?. 2021-08-16 Steven Cheung. 上週長和(SEHK:1)及長實集團(SEHK:1113)公布業績,中期股息重新增長,長線投資者應該感到滿意。. 長實與長和均是長和系的旗艦,惟形勢不時改變,長和系要角不時易手。. 更多內容: 投資長和要注意 ...

  3. 2020年12月9日 · 港交所超級連結人角色真的價值連城? 2020-12-09 Create Lee 明德. 今年恒生指數跌幅少於10%,普遍機構投資人都錄得盈利。 在此前設下,要為年底基金或組合結算時,都會將盈利豐厚的股票先行賣出來,鎖定盈利。 整體上減低持股比例,再重新審視持股是否能於明年表現出來。 於審視的過程中,回顧今年一隻優異的股票:港交所 (SEHK:388),此為筆者年初至今一直持有的核心股票,至今已累積約 50%回報。 從年初 260港元左右,到升穿 300港元關口時,筆者已笑言:「今年股價388無難度。 」緣何今年能輕鬆決定長渣此股?

  4. 2020年3月23日 · 公司前景黯淡. 截至3月20日,公司每股賬面淨值為0.143美元,折合約1.11港元,即私有化作價較賬面淨值要高逾1成。 公司截至去年底總負債為11.76億美元,手持現金則為9.32億美元,淨負債為2.44億美元。 故儘管當前公司股價受累環球股災而低迷,但這出手對比以往的私有化例子而言已算相當高,足以成為一個誘因讓投資者接納方案,而大股東馮氏已表明作價不會再作提高。 除此以外,接納公司私有化的最大誘因就是公司短期難有大復甦。 首先,公司截至去年12月業績雖然成功扭虧為盈賺1,675萬美元,但核心經營溢利卻下跌 23%,並已是連續兩年下跌。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就是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今年及未來帶來重大不確定性。 第三,公司暫不公佈新的三年計劃。 中長線投資者損失慘重成阻力.

  5. 2019年12月11日 · 長和系舵手嘉誠在2018年退休前後,開始部署業務轉型及重組,2015年終於分拆成為長和(SEHK:1)與長實集團(SEHK:1113)兩大上市旗艦。 那一隻投資價值更高視乎收購業務的阻力。 長實主攻英國地產相關的固定收益投資,政府無意干涉。 反觀,長和主攻電訊、港口及基建均屬戰略資產,展望未來在海外進行併購難度大增,增長潛力急轉直下。 「股神」畢菲特師傅格拉罕(Benjamin Graham)指出,「短線而言,股市是投票機器,長線而言,股市是磅重器。 」格拉罕的意思是股市最終會分出貨真價實的贏家。 長和收購策略到盡頭.

  6. 2023年4月18日 · 一直以來外界對澤楷錯失了這宗交易感到婉惜。 惟馬化騰做夢也沒有想過騰訊會發展成市值達數以萬億美元的企業,更遑論作為投資者的澤楷。 何況,Naspers接貨時,騰訊正處於生死存亡的階段。 事後騰訊能夠成功突圍,既有創辦團隊的努力,也有運氣使然。 至於首富兒子與股王擦身而過,只能解釋為當時有減債的逼切性。 轉倉為再減持序幕. Naspers在2021年首度減持騰訊後,先後曾經兩度顯著減持,今次Naspers將持股存入中央結算,可算是第三度顯著減持的序幕。 而先兩次顯著減持,股價顯著下跌,已是人盡皆知的事實。 而今次第三度顯著減持,相信騰訊股價也是不問可知。 至於Naspers獲分派的美團—W(03690.HK)持股,既然騰訊股份要有序沽出,相信隨後沽售美團也是已經寫好的劇本。

  7. 2019年7月23日 · 財務自由的5條路:以專家成為資產 (上) - HK MoneyClub. 2019-07-23 龔成. 在5條 財務自由 之路中,能較有效利用原打工職位的,除發展成生意外,發展成為專家就是另一條可行的延伸路。 因為每個人職業不同,故總有一些其他人不知道的專業知識,問題是如何將這些知識市場化。 另外,除專業知識外,亦可利用個人強項、興趣,同樣能夠成為專家、產生知名度,亦能將其化成有價值的資產。 . --要成為別人心目中的專家-- . 專家與知名度都是這條路的資產,可以同時發生,亦可以獨立出現。 如市面上的命理專家就是一例,擁有專業知識卻沒有知名度的,市面有,收費有平有貴;沒有專業知識但有知名度的,市面都有,而收費卻必然地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