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5日 · 無痕模式跟記憶模式剛好相反,是讓用戶在相對隱私有保護的情況下對話,對話中的內容不會成為 AI 訓練材料,也不會有任何記憶,離開對話頻道後,對話內容也會消失。 下面文章 ,我會一一分享這些功能的實測心得,以及示範一個利用「記憶」功能訓練摘要助理的案例 。 ChatGPT 記憶模式的基本應用實測. 我們先來看看 ChatGPT 「 Memory (記憶)」功能的基本應用。 例如我可以直接跟 ChatGPT 說明要記住的基本個人資料,這時候 ChatGPT 回答時會出現一個「記憶標籤」,就代表在這裡進行了記憶的行動。 你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請記住.......資料。 」,讓 ChatGPT 記住任何特殊資料,以後回答時就能重複利用。

  2. 2024年3月9日 · Arc 瀏覽器是近年來獲得很多推薦的新興瀏覽器軟體 ,我身邊就有許多朋友邀請我去試試看 Arc ,不過之前 Arc 只有 Mac 版本,而近幾年我都沒有使用 Mac 。 所以一直到最近(2024年初)推出 Arc Windows 測試版後,我才開始試試看,並且確實很喜歡他改造過的瀏覽體驗。 今天這篇心得文章,就要分享 Arc 核心瀏覽介面如何改造我們的上網工作流程 。 也歡迎收看影片解說 Arc 瀏覽器特色的版本: Arc 瀏覽器 windows 版測試心得,用四大介面改造升級專注工作流. Watch on.

  3. 2023年3月16日 · 幫我把「個人知識管理」主題課程,整理成 5 頁簡報,每頁簡報有一個標題關鍵字,以及一個重點清單。 並且,每一頁簡報搭配一張和其標題關鍵字相關的圖片,顯示圖片時使用 markdown 語法 (https://source.unsplash.com/960x640/?<關鍵詞>) 無論在 ChatGPT 中使用 GPT-3.5 或 GPT-4 ,都會有效果,而且效果都不錯。 (但是 GPT-4 的文字明顯更精煉、更有重點一些) 這個提示語中有幾個關鍵: 告訴 ChatGPT 我想要的簡報主題。 設定要幾頁簡報。 設定每一頁簡報的結構。 (有一個標題關鍵字,以及一個重點清單。 說明每一頁簡報要搭配一張圖片,圖片的關鍵字來源(標題關鍵字),並加上前面的圖片語法。

  4. 2023年10月20日 · 有很多朋友覺得在 2023/8 推出的「 Claude 2 」版本,能力大幅提升後,是一款可以做為 ChatGPT 最強大對手的 AI 問答工具, 例如有不少人覺得「 Claude 2 」生成的文字更流暢、更文雅,還有就是「 Claude 2 」支援上傳 PDF、 Word 等文件進行分析,可以對文件內數萬字內容進行摘要。 「 Claude 」其實是由前 OpenAI 研究副總裁 Dario Amodei 所創立,其中許多團隊成員也來自 Open AI( ChatGPT 的開發團隊),一直以來都受到不少好評。

  5. 2023年3月28日 · 像是面對很長的網頁文章要進行摘要整理,或是專案有很多份參考資料需要同時解析,這時候,我們是否可以通過 在對話中分段提供資料的方式 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確實可以。 接下來, 我想分享自己如何實際利用 ChatGPT 解析 7000 字網路文章,以及整理 20000 多字的書籍完整章節,突破 ChatGPT 單一問答的字數上限,進行下面場景的應用 : 針對大量專案資料內容進行更有結構、更完整的整理或分析。 針對一篇長篇報告或論文,進行多個層次的反覆問答。 提供更完整、更大量的資料後,請 ChatGPT 模仿語氣,抓出重點,製作更精準的文案、報告、簡報。

    • 邢宇飛1
    • 邢宇飛2
    • 邢宇飛3
    • 邢宇飛4
  6. 2020年7月20日 · 第一步,先到「 程式安裝與解除安裝疑難排解員 」網頁,選擇[ Download ],下載這款工具。 下載完成後,直接執行「MicrosoftProgram_Install_and_Uninstall.meta.diagcab」這個檔案。 跳出「程式安裝與解除安裝疑難排解員」的畫面,按下下一步執行。 在短暫的偵測時間後,會詢問我們要排除的問題是哪一種? 在這個案例中,我要強制移除出錯的 Google 雲端硬碟備份同步軟體,所以選擇[正在解除安裝]。 接下來,會開始「掃描」要解除安裝的程式,這可能會花上比較久的時間。 測試中的這台電腦已經算是安裝比較少軟體的,也需要大概 5 分鐘左右的掃描時間。 掃描完成後,會列出可能要解除安裝的程式,找到有問題的項目,選擇[下一步]。

  7. 2024年4月11日 · 關於專注的5個思考. 平衡專心與分心、生產力與創造力、壓力與放鬆. 如果我們重新定義: 專注力並非完全不受干擾的狀態,而是能夠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創造出更多有產出的優質時間。 這時候或許我們可以跳出「專心就是沒有外界干擾」這種過度簡化的思考,理解到分心就是我們內在的某種反應,因為有內在分心的需求,所以我們更容易回應了那些外界的干擾。 那麼,有沒有可能讓自己「跟分心和平共處」呢? 讓適度分心成為提升專注力的一種有效工具,幫助自己在追求生產力的同時,也不失去創造力和樂趣,又能減少那些喘不過氣來的壓力。 有一次當我在家裡非常專注的處理一篇文章的時候,處在一個腦袋有點打結,但還是很想一鼓作氣突破關卡的狀態,於是工作時間開始不斷增加,忽然,孩子走到我旁邊說:「爸爸,你生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