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29日 · 2023年9月29日星期五. 創成 創富倉. 投資策略. 下一篇 上一篇. 創成:買新地 如投香港前景信心一票. 【明報專訊】 《Money Monday》第416期(9月18日出版)封面故事專訪匯豐環球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亞洲區首席投資總監范卓雲,當中的一篇題為「港龍頭地產股估值吸引 可低吸」的副稿提及,新地(0016)本月7日公布業績遜預期後股價曾急跌,而《明報》投資及地產版資深主編陸振球本月11日在專欄發表題為「新地股息率扯高至逾6厘 多年未見」的文章,建議讀者可考慮低吸新地,而巧合的是,新地大股東郭氏家族本月12日開始便多次申報增持新地。 筆者相信上司陸振球、匯豐范卓雲及新地郭氏家族的眼光,昨日亦以80.55元買入新地作長線投資。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2. 2021年7月22日 · 法官佐文判刑時指出,當日白衣人自組武裝力量,憑藉自製「保衛元朗、保衛家園」的標語牌,以宣示元朗為須自行執法的受難家園,將警察淪為配角,更嚴重的是濫用國旗,將迷你國旗綁在藤條末端,邊搖旗吶喊邊打人,襲擊閘內的無辜巿民;困在車廂的人

  3. 2024年5月6日 · prev. 2019年7月21日元朗襲擊,時任立法會議員林卓廷等7男子否認暴動罪,案件今(6日)於區院續審。 第四被告葉鑫昇自辯稱當晚他出席完友人的求婚派對後回家在元朗站出閘時看見閘外的白衣人手持武器及叫囂,「好似黑社會電影情節俗啲講係擸哂武器晒馬。 」本來葉已出閘,但他忐忑要否阻止白衣人傷人,最終他選擇轉身躍回閘內,喝阻白衣人行動。 被告葉鑫昇(現年35歲)為一名安老院舍的社工,已婚育有兩兒及居於元朗。 案發當日,他應友人邀請出席對方的求婚派對,並在吃晚餐後坐地鐵回家。 晚上近11時,葉抵達元朗站,他出閘前看見兩班人正互相指罵,其中一方身穿白衣、手持藤條或揮動棍棒。 葉當時認為白衣人是黑社會,因為他們在公眾地方手持武器及叫囂,好像黑社會題材電影的情節。

  4. 2022年8月12日 · 近日本港樓市有不少好消息例如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建議可考慮免除向內地來港專才徵收買家印花稅Buyer Stamp Duty、BSD),而新地及恒地分別位於屯門及粉嶺的新盤亦大開紅盤合共售出逾千伙,令筆者擬加快入市、於本季內買入新地或恒地。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5. 2024年4月3日 · 身兼行政會議召集人的新民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上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今次23條立法外國的反應較訂立港區國安法時溫和認為香港要重建國際形象除了政府官員要繼續對外解說更應推動民間外交」,指本港商界及專業界都有深厚的國際聯繫應加以善用逐步去除西方對香港誤解。 對於有意見批評建制派或政府近年出現「低級紅」現象,她說「要慢慢改」,而香港作為世界橋樑,過往成功是因為開放,若國安威脅受控,就應該調整,「如果太過戰狼,就會扮演不到這個角色」,強調中央絕不希望香港「內地化」。 明報記者 鄭律銘 林藹純. 內地政治學者鄭永年今年初在一個論壇上發言,形容香港正「快速孤島化」,西方國家已將香港視為內地城市,內地城市亦與香港在某些方面惡性競爭。

  6. 2024年4月27日 · 康文署早前表示,前港督彭定康1993年於灣仔親手種植的垂榕,因健康狀況惡化引起倒塌危險,該樹木今日(27日)前移除,本報記者今午約12時到現場觀察,涉事垂榕已被移除,原址有膠板覆蓋地下泥土,以及有封鎖線圍起。

  7. 2024年4月24日 · 2024年4月24日星期三. 李先知. 聞風筆動. 下一篇 上一篇. 聞風筆動:英美官員低調訪港 葉劉搞民間外交冀增港影響力 /文:李先知. 圖1之1. 【明報文章】23條立法後,香港嘗試重建國際聯繫,其中一個較大挑戰是與西方國家政府及民間的關係。 最近有英美官員相繼訪港,但都表現低調。 負責印太事務的英國外交、聯邦及發展事務部國務大臣卓雅敏(Anne-Marie Trevelyan),筆者聞悉她昨以香港作為訪華行程最後一站,消息指將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許正宇會面,不過整體行程安排低調,不設傳媒採訪安排。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