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親友集》中這麼說:「人們依止比自己低劣的人將退失功德;依止跟自己不分上下的人,則會停滯不前;若依止超勝於自己的人,則能獲得勝妙的功德。 所以應當依止比自己更超勝的師長。 所有具足最殊勝「戒律、近靜(定)、智慧」且各方面都超勝於弟子的善知識,依止這樣的師長,將比上述勝的師長更為勝。 樸窮瓦說過:「當聽到諸位勝妙士夫們的事蹟時,我一心仰望他們。 」另外塔乙也說過:「我以惹珍寺(今名熱振寺)的諸位先哲作為欽仰的目標。 」如上所述,功德超勝者,必須是令人景仰的對象。 以上六種條件,是自身應該獲得的功德。 如是六法:以上六種條件,即調伏、寂靜、近寂靜、教富、達實性與德增。 林師兄--消文者按, 其中調伏、寂靜與近寂靜等為戒定慧三學之成就; 教富與達實性為教功德與證功德等教證二正法之成就。

  2. 岩盤浴注意事項 岩盤浴烤箱推薦好評~專家推薦岩盤浴烤箱就找台灣岩盤浴工廠 黃守愚:古代中國人過中國文化的“聖誕節” 西歷2006年以來,我就開始倡導建構新中國文化話語,恢復中國文化自信,提出瞭一系列主張,比如有人提出將“春節”改稱“元旦”,“上帝”是先秦的“天”神,“聖經 ...

  3. 真正最究竟、圓滿的緣起就是法界緣起,任何一樣東西要推它的原因,可以推到重重無盡,這就不是普通人所能緣得到的,但是世尊能夠緣得到,這是盡所有性。 性空則是說任何一樣東西它的體性都是空,這叫如所有性。 因為是性空所以是緣起,因為是緣起所以性空。 佛對這兩個都能夠看得很清楚,所以說「智無礙轉」,能夠沒有任何障礙地了知一切,所以世尊(能仁就是世尊)的智慧遍知一切,除了佛以外,其他的菩薩、聲聞就沒有辦法了解得這麼透徹。 世間的凡夫那根本不必談,就算相似的認識了一點點,真正的內涵也不可能知道的。 【如《讚應讚》云:「唯智能遍,一切所知事,除餘一切,唯所知寬廣。 」又云:「世尊墮時法,一切種生本,如掌中酸果,是尊意行境。 諸法動非動,若一若種種,如風行於空,尊意無所礙。 」應如是念。

  4. 2018年6月25日 · 由於常律法師這文章是針對佛教界僧侶進行批判,卻被廣傳於眾多俗家佛弟子都能看到的佛教社群,因此引起不小的爭議。 有人認為這樣的文章會動搖佛弟子對佛法與僧眾的信心,傳播者是造業,不應該廣傳。 但也有人認為都已經傳成這樣了,去阻擋資訊傳播也無濟於事,常律法師的原意是要僧眾與佛弟子更精進,把握住此精神就好了,這樣的批判未必是壞事。 由於類似這樣的爭論發生在許多佛教社群,筆者因此寫了這篇文章,從另一角度來談佛教人口興衰的問題。 本文: 「基督宗教」(包含天主教、東正教、與俗稱基督教的新教)人口,在古代大部分時間裡,主要是居住在羅馬帝國與拜占庭帝國的影響區域;中世紀時期還曾因歐洲爆發黑死病,而使基督信仰的總人口大降。 後來之所以遍佈全球,其實與近代帝國主義殖民者用戰爭與政治力佔領全球的過程密切相關。

  5. 2019年6月2日 · 推薦 37 收藏 1 轉貼 0 訂閱站台. 【名文解析】 山不在高 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 有龍則靈. 唐 劉禹錫《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 ...

  6. 2011年4月15日 · 四.樂府詩 時 代與來源1.「樂府」本為官署之名,秦時設立,掌國家祭典樂制。2.漢興,因襲秦制,至武帝時為之更張,最為興盛,除傳統雅樂外,大量蒐集民間歌謠,並吸收西域音樂,以李延年為協律都尉(官名),命司馬相如等數十人作詞,延年作新聲曲。文人亦得

  7. 蓮師意樂成就祈請(桑巴倫助瑪)殊勝13金法《蓮師意樂成就祈請頌》也翻譯為《願望任運自然成就祈請頌》 亦名《蓮師十三金法》 在此祈請頌中,蓮師分別現出不同的形象、手持不同的法器,來解救五濁末世時眾生的痛苦和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