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1日 · 阿波羅新聞網 2024-05-11 訊】 默認. 中共黨魁習近平日前出訪歐洲時,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孔紹遜隨行並罕見露面,引發關注。 中共前體制內官員杜文披露,準確的說孔紹遜應該是令計劃的人,此人雖然服務於習近平,但在中南海也是如履薄冰。 中辦主任也被稱為 中南海 大管家、大內總管,手握中共領導人的生死大權。 圖為中南海保鏢。 (JIM BOURG/AFP via Getty Images) * 中共黨魁 習近平 日前出訪歐洲時,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孔紹遜隨行並罕見露面,引發關注。 中共前體制內官員杜文披露,準確的說孔紹遜應該是 令計劃 的人,此人雖然服務於習近平,但在中南海也是如履薄冰。

  2. 2024年5月7日 · 阿波羅新聞網 2024-05-07 訊】 默認. 蔡奇 、 王毅 、孔紹遜、 華春瑩 參加馬克龍舉行的歡迎儀式。 王毅和孔紹遜站在同一位置,意味着孔紹遜受到重用, 二十大 上,把 胡錦濤 架離會場的正是孔紹遜,孔紹遜的官方職務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兼秘書局局長。 官方簡歷中,孔紹遜早期經歷並不詳細,只顯示其出生於1969年2月,為寧夏中寧人,早年在家鄉寧夏黨委辦公廳任職,有多年秘書工作經歷。 2009年短暫出任寧夏吳忠市副市長,次年就調入中辦,任中辦機關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人事局局長,定點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等職。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蔡慎坤 X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3. 2024年5月9日 · 王毅毫無疑問是中共戰狼外交的創始人,帶出了一批頗具戰狼風格的外交官,如時任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隨行在列。 還有曾多次因為過激言論引發批評的駐法大使盧沙野。 另外一位外界較不熟悉的要員就是孔紹。 孔紹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兼秘書局局長,時評人蔡慎坤在X平台指出,孔紹早年的經歷並不詳細,只確認曾在寧夏黨委辦公廳任職,有多年的秘書工作經歷。 央廣網報導,2022年中共20大閉幕會議時,坐在習近平身旁的前任總書記胡錦濤明顯非自願被請出場外,胡錦濤在過程中面露不悅,多次抗拒。 把胡錦濤帶走的人是習近平的貼身警衛,而另一位在旁攙扶的就是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孔紹。 孔紹帶走胡錦濤後回到現場向習近平報告,現場影片顯示,習作出指示,孔紹頻頻點頭後離開。

  4. 2023年12月14日 · 2019年10月1日遊行中有示威者燒共產黨黨旗,這些示威行為被影片形容為「外國勢力」。 (張仕仁攝) 公務員:影片內容偏頗感到悲哀. 在港府某部門擔任專業職系職位的陳先生坦言,因想了解洗腦程度的深淺,所以特別留意影片內容。 他形容影片形同《文匯報》和《 大公報 》,而它表述的「真相」均帶有偏見成分,例如紀錄片在摘取「721」 元朗 恐襲事件的片段時,僅剪輯黑衣人追打白衣人的片段,卻不選取白衣人無差別襲擊市民的片段。

  5. 2024年4月17日 · 阿波羅新聞網 2024-04-17 訊】 作者: 林輝. 默認. 據說王芸生臨終前對其兒子回憶往事,言語中充滿了悔恨之意。 也許是「悔」自己天真的選擇葬送了《大公報》? 畢竟在國民黨統治時期,雖然有新聞鉗制,但新聞依舊有一定的獨立和自由的空間;而在中共統治下,連這樣的空間也喪失殆盡。 或者是「恨」中共的寡信輕諾? 「恨」自己頂不住政治壓力違心自貶? 其實,這樣的悲劇又何止王芸生一人呢? 中共真是害人不淺。 民國時期的《 大公報 》可是名聞天下,而其第二代總編輯王芸生亦以其開闊的視野、犀利的筆鋒以及捍衛民間報紙「文人議政」的傳統而名噪一時。 無黨派的報人俞頌華曾在《富有熱情的王芸生》一文中如此評價道:「王芸生的文章為世人所傳誦。

  6. 2021年3月25日 · 阿波羅新聞網 2021-03-25 訊】 默認. 外交部1956-1960年形成的檔案,經解密後60%已於2006年5月10日正式向社會開放。 在這批檔案中,一份1956年7月15日發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免予起訴決定書》,披露了中國政府對犯下戰爭罪行的日本戰犯未加起訴、從寬處理的緣由。 千餘日本戰犯免予起訴. 外交部1956-1960年形成的檔案,經解密後60%已於2006年5月10日正式向社會開放。 在這批檔案中,一份1956年7月15日發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免予起訴決定書》,披露了中國政府對犯下戰爭罪行的日本戰犯未加起訴、從寬處理的緣由。 《決定書》指出,按照日本戰犯所犯罪行,本應提起公訴,交付審判,予以應得的懲罰。

  7. 2020年7月5日 · 雷鼎鳴. 港版國安法 實施, 香港 出現自1997主權移交以來最大規模移民潮,英國放寬予持有BNO港人居留期限及入籍安排。 言論一向 親建制 的科大經濟學系前主任雷鼎鳴認為,移走的人要夠多,「最好走得三幾十萬以上」,對香港可帶來「好多好處」。 兩名經濟學者則反駁,移民潮絕非好事,人才是香港最值錢資產,當前政治環境根本難吸引人才來港。 學者反駁:或撼動聯匯. 雷鼎鳴昨出席活動時,竟稱大量移民是一件好事,「走三兩萬唔夠」,要走逾30萬才造成職位真空引發換血機會,吸納 大陸及國際科技人才取代。 他批評去年 反送中 以來,黑衣人暴力對本港造成傷害。 經濟學者關焯照 直斥雷的意見一派胡言 ,若涉及逾30萬人移民離港,相信屆時會引發賣樓潮,本港資產市場價格急跌,撤資甚至撼動聯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