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4日 · 正因自己能夠擺脫無「生活」的生活,她希望自己做投行的背景、在投資及理財方面的知識及經驗可以與年輕人分享,令他們重拾對未來的期望。 我覺得年輕人愈早開始理財,對將來改變命運更有幫助。 我希望可以教導年輕人理財,可以對他們人生有較大利益。 年輕人未來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們愈早開始計劃,愈早去投資,對他們未來重拾信心的幫助會較大。 以30多歲之齡「退休」,令不少人稱羨。 Rain指,目前她的資產及現金流已經足夠她應付日常支出。 至於她有何理財心得? 個人的投資組合又是如何分配? 成績又係點? 下一篇文章會跟大家分享,密切留意。 責任編輯︰陳玉蓮. ========= 立即選股,參加抽獎,贏取總值超過HK$10萬獎品! 退休 財務自由 美股 股票 債券 概念 銀行 IPO 香港 YouTube.

  2. 2020年6月1日 · 千禧世代習慣在網絡學習理財知識. Ryan的走紅,突顯很多千禧世代(1981年至1996年間出生)正透過社交媒體來增加金融知識。 網絡媒體研究機構MarketCast去年底為《華爾街日報》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千禧世代中大約每兩人中就有一人有意投資,但不知從何下手。 對這些潛在投資者來說,在網絡上學習金融知識更自在。 調查顯示,46%的千禧世代傾向在網站上學習理財,18%偏好靠社交媒體學到理財知識,僅25%會選擇接觸理財顧問等專業人士。 另外,38%的千禧世代表示會追蹤社交媒體上的理財YouTuber,而X世代(1965年至1980年出生)中,只有16%會這樣做。 KOL與廣告產品的利益衝突. 但是,這些理財YouTuber獲取報酬的方式,可能帶來利益衝突等問題,例如替贊助商推薦他們的產品。

  3. 2018年10月9日 · 數據分析平台Cloudbreakr 就以影響力指數及粉絲總數等為KOL打分,近日在娛樂新聞頻曝光的單文柔也擠身本港五大KOL。 以本港十大KOL計,你又識得幾多個? 根據網紅數據分析平台Cloudbreakr的資料,香港第一名的KOL是Liz 리즈。 相對其他排名的KOL來說,她的粉絲總數不是最多,但影響力則是第一。 而Cloudbreakr的影響力指數是根據KOL與粉絲互動及其增長率和表現計算的。 榜上有名的大多都是藝人如李亞男、單文柔及麥美恩等,他們擁有較高的知名度,粉絲的數目都較普通的KOL多。 其他的KOL主要為YouTuber,利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的事情。 現在大部分的KOL的主要收入是不同品牌的廣告,廣告商會根據粉絲的數量及按讚的數,而去選出適合的KOL。

  4. 2021年9月16日 · 【關於作者】 林昶恆(Alvin)在金融服務機構累積了近30年工作經驗,現時是一名獨立專業理財教練(Money Coach),為不同機構提供正向理財教育,講座演說和培訓課程,亦提供個人理財人生咨詢,每年獲邀出席各類活動超過200場。 Alvin出版了多本個人理財書籍,《四桶金富足退休指南》已發行到第四版。 撰文 : 林昶恆 香港第一代認可財務策劃師、香港大學輔導學碩士及中文大學金融學碩士. 欄名 : 你財策劃師. 凌先生和太太是《富足家庭認證導師》朱珏瑛(Ellen Chu)的客戶,2020年因疫症影響學校收入,凌先生不幸被裁員,失去了教席,幸好能夠找到代課老師的工作,但始終減少了收入,工作亦較不穩定。 經歷了一.

  5. 2021年8月30日 · 3歲已開始做Youtuber. 據福布斯去年底公布的數據,9歲的Ryan Kaji已連續3年成為全球賺錢最多的YouTuber,單靠YouTube已賺得盈利2,950萬美元(相當於2.3億港元)。 其在YouTube的追蹤者達4,170萬,累計瀏覽量達122億,影響力非同小可。 雖然Ryan Kaji年紀輕輕,只得9歲,但他在3歲時已開始成為玩具KOL,在頻道Ryan's World(前身為Ryan Toys Review)開始拍攝玩具開箱的視頻。 據了解,Ryan在小時候就受到其他玩具評論頻道啟發,並開始模仿這些KOL,他的父母因而開始將此拍成影片,並上載到YouTube。 過了一段時間,內容就不再是Ryan去玩具店買玩具,而是數百家玩具公司都將玩具寄到Ryan家中,想他為產品拍片評論。

  6. 2020年5月26日 · 1.壞消息入市,好消息減持. 2.有息派的股票最好,起碼要有6厘以上. 3.研究10年股價變化、10年派息情況. 4.看PE(市盈率),低於6倍可入貨. 5.PB(市帳率)應為0.7倍以下. 6.看年報,或利用手機文字轉語音功能「聽年報」 7.股票應長期持有,不作短炒. 做足功課從不借錢炒股. 林家駒曾於接受訪問時表示,不需要看甚麼幾多天平均綫,反而看年報更重要。 林家駒不諱言,得出這套投資股票心法,主要來自真正的股神巴菲特,其餘是自學研究。 我背了好多股票的資料,Transaction及Volume都要知道,因為你會知道呢隻股票是否活躍,有沒有人吸貨或散貨。 炒股賺錢後要行善 忌借錢投資.

  7. 2021年3月1日 · 理財資訊. 發布時間: 2021/03/01 18:10. 分享: 自從疫情以來,網上化的進程愈走愈快。 疫情嚴峻下,人人留家抗疫,在家中無無聊聊,上網看YouTube打發時間亦相對以往大大增加。 同時,因為疫情下,很多香港人亦開始自覺打份工並不足夠,更意識到理財的重要性,所以開始學習投資理財,而YouTube上亦有很多有心人在網上分享投資心得,當中不泛背景大有來頭的,例如來自ibank、本身是工程師,又或畢業即加入炒股行列等等的代表。 不過網上有關投資理財的平台實在多如繁星,讀者在觀看時也會有各種疑問,例如這些YouTuber教人理財投資像很在行。 但私底下,他們又是一個甚麼人? 或者他們個人的理財觀又是怎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