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5日 · 強積金是港人退休儲蓄重要一環,涉數十年投資,基金長期表現自然是關鍵。 本文羅列「 滙豐強積金智選計劃 」20隻強積金基金近1年、3年、5年和10年的回報。 就以最新的2024年3月數據作分析,研究若使用滙豐,哪些基金可以取得較佳回報。 2024年第一季表現重點如下: 兩者美股基金近1年回報強勁,大賺逾26%,智優逸美股指數長線跑贏同行; 兩者歐股基金近1年回報亦不俗,賺逾11%,智優逸歐股指數長線處於行內前列; 環球股票基金長線處於行內前列; 「懶人基金」表現排名長期較佳。 數據來源: 積金評級. 滙豐強積金智選回報表現 . 點擊圖片放大. 要留意的是本文引用的回報率僅為歷史數據,不代表、不保證未來表現,而3年、5年及10年的數據,皆為每年平均回報率。 滙豐強積金智選計劃.

  2. 2021年1月8日 · 2020年投資市場波動,各位打工仔的強積金戶口的投資表現是如何呢? 晨星(Morningstar)亞洲公布了2020年10大最佳表現強積金成分基金。 中國及大中華股票基金佔優. 10大最佳表現強積金成分基金中,有一半是中國及大中華股票基金,更包辦三甲,表現最強勁的是中銀保誠強積金的我的強積金計劃—我的中國股票基金,2020回報達51.75%。 另外,安聯亞洲基金是唯一上榜的亞洲(不包括日本股票)股票基金,其T類、B類、A類基金分別排第4至6名,回報分別為46.15%、46.11%及45.78%。 去年美股表現強勁,但上榜的相關美國股票基金只有萬全強積金計劃的美國股票基金,回報為43.08%,排第7名。 責任編輯︰陳啟昌. 欄名 : MPF理財.

  3. 2021年3月4日 · 正因自己能夠擺脫無「生活」的生活,她希望自己做投行的背景、在投資及理財方面的知識及經驗可以與年輕人分享,令他們重拾對未來的期望。 我覺得年輕人愈早開始理財,對將來改變命運更有幫助。 我希望可以教導年輕人理財,可以對他們人生有較大利益。 年輕人未來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們愈早開始計劃,愈早去投資,對他們未來重拾信心的幫助會較大。 以30多歲之齡「退休」,令不少人稱羨。 Rain指,目前她的資產及現金流已經足夠她應付日常支出。 至於她有何理財心得? 個人的投資組合又是如何分配? 成績又係點? 下一篇文章會跟大家分享,密切留意。 責任編輯︰陳玉蓮. ========= 立即選股,參加抽獎,贏取總值超過HK$10萬獎品! 退休 財務自由 美股 股票 債券 概念 銀行 IPO 香港 YouTube.

  4. 2022年2月14日 · 最新專欄文章. 投資策略 財富及資產管理 貨幣政策 基金 債券 亞洲 股票 退休 強積金 亞洲市場. 提到永明資產管理首席投資策略師雷志海談及今年強積金投資展望。 強積金是一項橫跨數十年的投資,雷志海接受本網訪問時亦指,打工仔應以仍有多長時間退休去界定自己強積金投資的風險承受能力。 對於高、中、低風險投資.

  5. 2019年2月15日 · 強積金. 發布時間: 2019/02/15 09:00. 分享: 貴為強積金港股基金長勝將軍的永明,表現一直跑贏同行,其永明彩虹港股基金過往由另一資管公司首域主理,但3年前卻轉為「多元經理」模式。 永明資管首席投資策略師雷志海受訪時表示,首域仍佔投資組合內最大份額,但轉用該模式主要出於兩大考量,分別是減低基金容量(Capacity)到頂風險及縮短跑輸市場時間。 首域揀股穩 牛市尾段易跑輸. 雷志海形容,永明與首域關係良好,團隊亦屬首域盈信亞洲管理合夥人劉國傑的支持者,可是從商業營運角度來講,該行強積金計劃(資產管理規模)在過去十多年增長很快,不斷有資金流入,但任何一個基金均有容量,若金額流入太大有機會影響(投資)運作及表現。 故該行關注旗下基金快速增長後,會否有一天觸碰到基礎基金的容量樽頸。

  6. 2021年7月15日 · 1. 以上持股,都係有質素。 但以你36歲計,應先集中增值部分。 香港電訊 (06823) 和中電 (00002) 主要收息,增長力唔高,不宜持有太多,暫時不要再加注。 由於你係新手,未必對企業估值、點去定平貴有太大了解。 我建議你都利用月供模式,將每月儲蓄投入股票組合,以減低買貴貨風險。 將來投資和月供,建議你用「平穏增長股」+「潛力股」的組合,比例大約各一半。 現在你每月先用5成儲蓄,即9,000元做月供。 其餘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月供方面,你可以選擇投資在平穏增長股︰.

  7. 2023年8月20日 · 調查研究機構韋萊韜悅(Willis Towers Watson,簡稱WTW)香港及澳門區退休主管周言(William)接受本網專訪指出,有見僱員對退休計劃的關注度日漸提高,僱主可以利用強積金自願性供款作為誘因,在支援員工部署未來退休生活的同時,成為搶人才、留住人才的工具。 根據韋萊韜悅今年6月發布的一份福利趨勢調查,有38%受訪僱員表示優先重視退休計劃或長期財務福利。 William認為,結果反映僱主進行額外的自願性供款,能夠切合僱員對企業福利的期望,相信有效成為「搶人才、留人才」的工具之一。 「因為這是僱主進行供款,而不是僱員的薪金收入,所以並不需要繳稅,對他們來說感覺上更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