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7日 · 這八篇故事,正是本書方法論的最佳驗證。 本書的日記方法論: 這本書最終提出了一套獨特的日記方法論。 你可以在章節編排上看到他的結構,但我這裡用不一樣的角度,重新幫大家看到方法論深沈的意蘊。 首先是「SLOW(慢)日記法則的三重性」。 第一重是要怎麼寫出能檢視人生的好日記? 這是本書第一部中所討論的,個人寫日記的SLOW法則。 第二重是如何能夠維持長期的寫日記習慣? 累積得愈久,反饋的能量愈大,這是本書第三部用SLOW法則延伸出來的習慣養成方法。 第三重是永錫令人驚豔的又一個獨創,他將SLOW日記法則擴充到他的企業顧問領域,在真實企業中帶領團隊去每日覆盤,並創造工作上最強大的溝通、目標訊息流,這是本書第四部分的重點。

  2. 2021年2月2日 · 步驟1:快速獲得 YouTube 影片的完整字幕. 首先,當想要看一部 YouTube 影片,但實際上不是真的需要「看影片」,只是想要更快速獲得影片中的知識內容時,要怎麼「閱讀」這部影片比較快呢? 如果影片有提供字幕,或是影片是英文可以自動轉換出英文字幕時,都可以採用下面的做法。 可以利用「 You-tldr 」這個網站 ,不需註冊登入,只要使用最基本功能即可。 把 YouTube 影片網址貼上,按下「 Transcribe 」,就能導入右方的「完整」字幕欄(預設每 15 秒一欄字幕)。 支援英文、中文字幕,只要影片本身有字幕。 但是預設只能導出影片的主要字幕(例如影片同時有中英文字幕,但英文字幕為主要字幕,就只能導出英文字幕)。

  3. 2017年10月15日 · 1. 漢語多功能字庫 : 我目前自己使用最頻繁,也最推薦的漢字科普字典,就是之前我在電腦玩物推薦過的「 漢語多功能字庫:文字學字典查中文的故事,國文老師必備網站 」。 這個網站有完整的甲骨文、金文、戰國簡帛文字、小篆等古文字資料,並且由專家學者撰寫古文字的科學解釋,讓我們可以有憑據的看到每個漢字,是如何科學的被創造? 又如何科學的演化? 更棒的是這個網站對很多經典的漢字,有深入的時代背景、造字意涵的解釋,你只要搜尋自己想知道的文字,就能看到不同於一般字典的解釋。 有興趣的朋友,可參考前文,裡面有這個網站更詳細的介紹。 2. 國際電腦漢字與異體字資料庫 : 這是一個由台灣中央研究院主持的計畫,本來主要是建立一個漢字異體字的字典,不過裡面也包含了部分文字的「字形演變」資料。

  4. 2018年1月25日 · 對我來說,最關鍵的,就是可以「匯出一本書全部的書摘和筆記」,這樣我可以輕鬆再 整理到 Evernote 等處建立真正資料庫。 於是,我開始養成了在 Google Play 圖書上讀電子書的習慣,今天這篇文章,就來分享我操作上的心得和方法。 1.購買與閱讀電子書. 「 Google Play 圖書」擁有 Android、 iOS App ,和網頁版。 不過 iPhone 上的「 Google Play 圖書」不能買書,只能下載與閱讀已經購買的書(或是試閱)。 所以我會先用 Android 或網頁版的「 Google Play 圖書」,把想買的書買好,然後在 iPhone 上的「 Google Play 圖書」下載,可離線閱讀。 「 Google Play 圖書」iPhone App.

    • 手機年終整理,我的三大原則
    • 突顯第二主動需要:反省每日時間安排,建立我一定要的核心流程
    • 保留被動需要:但只有百分百需要才是有用
    • 關閉額外的提醒與提示
    1. 新的一年裡,「選擇」、「決定」我在行動裝置上想要採取的「最有意義行動」是什麼?
    2. 從「簡單能把握」、「現在用得到」重新出發,不用害怕「現在」刪掉 App ,因為「未來」隨時可以雲端安裝回來。
    3. 反思過去這一年,我在手機上曾經感受過的干擾是什麼,嘗試「去掉這些阻礙」。
    (人生的學習)利用零碎時間閱讀整理資訊:Flipboard(在行動中閱讀精選後的資訊),Google Now(主動的重要資訊通知),Chrome(即時搜尋與研究)
    (人生的計劃)時間安排、當日計畫:Google Inbox,Google 日曆
    (人生的留念)拍照與行程記錄:相機,Gogole 相簿,Google 地圖
    功能性需求:公車時間, Google 鬧鐘,Google 翻譯,計算機
    強被動(可以幫工作做得更好):EAS快捷操作,螢幕錄影 App ,手機投影電腦 App
    弱被動(不得不用):LINE,Telegram,Google 雲端硬碟,.keepass2droid 密碼管理等等。
  5. 2016年10月25日 · 1. 收集:了解概況. 2. 整理(第一步分析):分析現況. 3. 判斷(第二步分析):導出「詮釋」 4. 推論(第三步分析):做出選擇或列出選擇. 「開會時」沒有效率,很多時候是開會前只做了第一步:「收集資料」,於是開會時沒有人知道應該討論什麼? 應該朝哪個方向進行? 便會花上很多時間繞圈圈。 「開會前」準備得沒有效率也可能在於只做第一步,也就是只有收集,沒有後面的「三步驟分析」,於是不斷的羅列資料,覺得好像怎麼樣都還不夠完整,好像還要繼續找,不斷花時間在找資料。 但其實只要懂得「去分析」,其實只要有一點點程度的資料,就可以整理出現況、判斷出詮釋,並可以推論選擇了。 1. 收集:了解概況就好.

  6. 2015年10月25日 · 1. 把批判性思考的練習 圖像化. 而今天要介紹的這個線上服務:「 Arguman.org 」,正是一個讓我們練習批判性思考的好工具,他有兩大優點。 第一個優點,就是把批判性思考的過程 「圖像化」 ,用簡單易用的圖表工具讓我們把自己的正反論點證據、邏輯推理過程,畫成一張清楚的地圖,展開來可以更完整的看到思考全貌。 第二個優點,則是「 Arguman.org 」是一個 開源免費 的專案,任何人都可以註冊後使用,而且他還是一個 開放的辯論平台 ,你可以把自己畫出來的「論辨地圖」公開,這時候其他註冊使用者可以在這個地圖上補充他們的論點、按下支持或反對的投票。 如果你想立即看看實際範例,可以點擊我製作的「 雲端筆記比紙本筆記更適合當主力筆記系統 」的批判性思考地圖。 2.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