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1日 · 追根究柢是一種思考方法,也是一種工作方式,用來尋找事實真相,也用來探索工作的奧祕,更是每一個人探索人生的方式。 每一件事情的背後,都有其發生的近因與遠因,如果不追根究柢,就無法知道事實的真相。 做每一件事,也都可以有不同層次的結果,如果不追根究柢,不可能知道極致的成果會是什麼樣貌。 追根究柢可以說是人生萬用的工作方法。 數十年前,我剛入新聞界不久,有一次台塑集團的創辦人王永慶請記者們吃飯,酒酣耳熱之際,我隨口問了一句話:「為什麼能把台塑經營得這麼好呢? 「台塑經營就只有4個字:追根究柢。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追根究柢之道,完全無法理解王永慶的意思! 「我們做任何事都追根究柢。 要生產,追根究柢;開工廠,追根究柢;省成本,追根究柢;談採購,追根究柢;做管理,追根究柢。

  2. 2023年3月1日 · 曾經聽過世界華人首富李嘉誠的一個故事:有一次,李嘉誠先生宴會結束走出飯店,伸手從口袋中掏出手帕時,1個港幣銅板掉了出來,一直滾到水溝裡,當李先生試圖去撿回銅板時,飯店的服務生快速上前,撿回銅板、擦拭乾淨後,交還給李先生。 李嘉誠收回銅板,打開皮夾,拿出100元港幣,謝謝服務員的幫助。 李先生拿回1個銅板,卻給了100元的小費。 對這個故事,李先生自己的解釋是:每1塊錢都有用途,不應該隨便浪費,他撿回銅板,是要讓每1塊錢都發揮它應有的價值。 而對別人的服務表示感謝,則是每一個人應有的禮貌,他給100元小費,是他對人的心意。 這是2件事,他並不是為了一個銅板,付了100元的代價。 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雖然也聽到李先生的解釋,但其實瞭解並不深刻,只感受到這是一個超級富人的大方,非常人所能及。

  3. 2024年1月1日 · 我要求他,按下列步驟自我改造:(一)承認自己有缺點;(二)聽到別人的建議,只要是缺點,絕不解釋、絕不辯駁,並要由衷的謝謝別人的指正;(三)針對缺點,提出有效的改正計畫。 他問我,萬一別人看到的不是事實,也不要解釋嗎? 我知道他心魔猶在,便告訴他:別人願意冒著得罪你的風險,指正你的缺點,這個人不是你真正的朋友,就是你的貴人,在這種人面前,你有什麼好解釋的? 所以除了感謝與承認之外,什麼話也不用多說。 更何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我們衷心的感謝,會鼓勵對方再度做我們自己的諍友,日後對方再看到我們的問題,他會繼續提醒、鞭策我們,這是每個人進步的動力。 以他的優秀,如果能真正認知自己的缺點,很快就可以補強改進,何苦愛面子若此呢?

  4. 2020年9月1日 · 南山人壽群善通訊處處經理陳穎重認為,大部分的人都屬於他律型,要求自律是相對難上許多的,就如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保險行銷集團集團發行人暨總編輯飛鵬也曾說,自己雖有一定成就,但自律方面還是需要靠一些會議或活動的安排,以他律的

  5. 2021年2月1日 · 我永遠在尋找「知其不可而為之」註1的人才,這句話最早是《論語》中形容孔夫子的話,而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人是帶有不信邪的堅持個性,一定要自己全力以赴去試試看,帶著一股傻勁,絕不妥協,這種人是成就非凡事業的必要條件。 註1: 「知其不可而為之」語出《論語‧憲問》:「子路宿於石門。 晨門曰:奚自? 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清初張岱《四書遇》對此有所註釋:「不知不可為而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為而不為,賢人也;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聖人也。 (本專欄文章已受飛鵬先生授權)

  6. 2021年10月1日 · 何飛鵬|自慢人生塾. - 2021 年 10 月 1 日. 0. 1056. 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商周出版發行人、 保險行銷集團集團發行人暨總編輯。 5種不同的學習方式.

  7. 2019年6月1日 · 1.領導者的品格、能力及領導魅力,決定團隊的規模;領導者心性的修煉,是取得信賴的基礎。 2.團隊要先有信任,才能形成共識。 策略方法上的歧異,不難透過溝通以完成共識,但信任薄弱,共識永遠難以達成。 (本專欄文章已受飛鵬先生授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