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5日 · 2024年第一季表現重點如下: 近1年四隻基金升逾20%; 亞洲股票基金長線全行第一; 「懶人基金」回報表現較差。 數據來源: 積金評級. 友邦強積金優選回報表現 . 點擊圖片放大. 要留意的是本文引用的回報率僅為歷史數據,不代表、不保證未來表現,而3年、5年及10年的數據,皆為每年平均回報率。 友邦強積金優選計劃. 近1年短線表現綜合. 2024年第一季,美國減息預期回軟,因當地經濟過熱、通脹反彈。 債市及中港股承壓。 近1年,20隻基金中僅有三隻見紅,包括 兩隻中港股票基金 、一隻動態混合資產基金( 中港動態資產配置基金 );

  2. 2022年5月12日 · 發布時間: 2022/05/12 16:23. 最後更新: 2022/05/26 13:12. 分享:. 踏入50歲,不少人開始部署退休生活。. 除了要準備足夠的儲蓄應付生活外,適當地調配投資組合,做好風險管理,亦相當重要。. 有讀者今年50歲,是一名自僱人士,他現時持倉約市值200萬元 ...

  3. 2024年2月13日 · 1. 善用「利疊利」複息效應. 這裡所指的「利疊利」不是借錢方面,而是投資角度。 相信每個打工仔都想擁有自己的一桶金,但單憑儲蓄往往追不上通脹速度。 但只要借助複息效應(Compound interest effect)的力量,就可以「錢搵錢」,讓你所投資的金錢為你工作。 俗稱「利疊利」的複息效應,是把上一期的投資本金和利息,一併存入下一期的新帳單當中,經過長時間堆疊後,你的初始投資不僅可以賺取以本金計算的回報,還可以賺取累積的利息回報,從而產生指數級增長。 【財富自由】「利疊利」有利有弊 學識善用時間複利 無痛滾出第一桶金.

  4. 2020年12月24日 · 分享:. 【理財個案】29歲年輕人無父幹 月入$2.2萬 零投資知識如何財富增值?. 年輕人無父幹,又月入不多,臨近30歲先醒覺打工是很難出頭的,如何在零投資知識下做到財富增值呢?. 證券持牌人、專欄作家龔收到讀者查詢,他會有何建議?. 讀者︰. 你好 ...

  5. 2024年1月19日 · DIS基金是最受歡迎的類別. 調查數據顯示,2023年DIS基金吸引了約157.1億港元的資金净流入,佔年度強積金資金淨流入的30.1%。 研究機構積金評級主席叢川普(Francis Chung) 表示,這是DIS自2017年推出以來前所未有的規模。 從歷史上看,當強積金錄得正回報時,股票基金通常會吸引大部分強積金資金流入——而DIS突破了這一慣性。 顯示成員們正在聽從積金局的指導,將退休前的投資策略集中於多元化和長線投資。 在個別基金層面,美股基金主導. 10大資金淨流入基金排行榜中,有4隻均為美股主題。 其中宏利MPF北美股票基金最受歡迎,估算吸引了約39.4億元的資金淨流入。

  6. 2023年1月11日 · 1.不急於獲取高回報. 凡是過高的投資回報就要加强警惕,「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要理性看待過高的回報,尤其一些聲稱「保證」有雙位數字回報的產品,在投資前要充分瞭解投資產品和企業,看清條款,確保自己對企業運作和所投資的金融產品有基本的認識。 2.不要盲目從眾. 人的心理是最容易被利用的,多人做的事情不代表正確。 放到投資上也是,多人投資的產品並不代表產品越好,反而要警惕,好的投資機會有怎會肆意傳播? 3.回歸自己投資目的. 每個人的投資資金和投資目的都不同,在決定每一次投資前,不要盲目聽取大勢所驅,要先回歸審視自己的情況,投資資金是否足夠? 希望短期投資還是長期投資? 抑或只是單純的投機行為? 4.小心明星效應.

  7. 2021年7月15日 · 踏入中年,除了要應付供樓開支,更要加緊計劃退休儲備。. 有讀者現時36歲,持有50萬元現金,計劃自製收息增長組合,正考慮加注潛力股,有甚麼值博的選擇?. 看看龔如何答。. 讀者:. 你好,我36歲,跟太太月入5萬元,有430萬元的樓宇貸款,每月供樓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