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明報專訊控方昨表示廉署於2009年底開始調查許仕仁在任積金局行政總監時涉嫌免租入住禮頓山單位的指控。 惟同年12月22日許接受廉署調查時,曾向調查員提供不準確資料解釋為何未有交租,包括指家中曾兩度爆水管導致水浸,故要求新地免去部分月租作賠償,但事實並非如此。 控方更形容他的供辭是「精心策劃以圖誤導」(carefully crafted to mislead)。 「倘免租受惠為代交租的新地」許仕仁於09年受查時,曾解釋為何03年4月、7月及8月沒有交租。 他指4月底時,其禮頓山20樓B座單位主人房內的浴室曾爆水管,導致水浸,浸壞地板及傢俬,維修需時3至4周,為他帶來極度不便,後來6月時再次爆水管,需再維修1至2周,故他要求新地免去部分月租作賠償。

  2. 明報專訊前政務司長許仕仁涉2000年至09年擔任不同公職時收取新地聯席主席郭炳江及郭炳聯等4人提供逾2800萬元和免租入住禮頓山相連豪宅單位案昨續審時未有傳召證人法庭聽取各方陳辭宣布押後至今午續審。 官突有事聽控辯陳辭控方本周二讀畢開案陳辭後,原定昨日傳召證人作供。 主審法官麥機智昨表示需就一些事項聽取控辯雙方陳辭,約於早上11時半指示陪審團提早離開,今午兩時半須返回高院列席繼續應審,法庭聆訊亦於一小時後結束。 被告之一郭炳江(62歲)早上入庭前表示未研究國務院於周二發表的《「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不回應會否影響營商環境。

  3. 2012年1月19日 ·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禮山1座極低層A室,面積1432方呎,於本月初以3530萬元成交,呎價24,651元;原業主於2010年8月透過勝有限公司名義購以2880萬元購入,該公司董事為資深投資者尹柏權,尹氏持貨3年多,帳面獲利650萬元,物業升值23%。

  4. 2012年8月14日 · 1. 香港仔巴漢申特區護照被拒. 2012年08月14日.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現時全港約有10萬名南亞裔香港永久居民,但關注少數族裔的融樂會評估當中成功加入中國籍及取得特區護照者少於一成。 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巴基斯坦裔簡浩名(Abdull Ghafar Khan),能操流利廣東話、穿梭中港兩地工作,又會去七一遊行。 自覺是百分百港人的他早前兩度到入境處申請特區護照,卻被指無中國血緣親屬而不合資格。 簡浩名上周到平機會反映事件,平機會主席林煥光表明將去信入境處,關注少數族裔是否因族裔而被拒申請。 被指無中國親屬 往平機會反映. 簡浩名的家族早於1915年來港,在港出生、念書和工作的簡,與一般港人無異。

  5. 2011年5月4日 · 詳情. 【明報專訊】英國一個四口華人家庭周日被發現倒斃於北安普敦(Northampton)寓所中,懷疑遭人刺死。 警方正調查兇案是否與黑幫組織有關。 屋主與妻女家中遭刺死. 慘遭滅門的死者分別為46歲的大學講師丁季風(譯音)、其47歲妻子海倫(Helen),以及兩名女兒,包括12歲的艾麗斯(Alice)和18歲的Xing,一家居於北安普敦近郊一幢獨立屋中,在英國並無親屬。 警方稱於上周五下午,該家庭仍有成員在社交網站發表關於王室婚禮的評論,當時應尚未遇害。 艾麗斯的朋友稱她最後的留言於上周五下午3時43分發出;而Xing原定於周五晚上與朋友見面,但失去聯絡。 及後鄰居發現該家庭久未露面,家中窗簾一直緊閉,於是報警。 警方於周日破門入屋,發現4人屍體,身上有多處刀傷。

  6. 2010年11月24日 · 詳情. 【明報專訊】十多年來,「大師」李錦享受兩份溫柔,喜獲3子女。 一次吵架,觸動被告利鳳儀燒炭尋死,齊人福落空,兒女福破損。 李事後無緣探望被告,與同居女友梁穎蘭亦鬧翻分居,昔日左擁右抱,如今剩下一身病痛及經營半生的佛堂,只留長子相伴。 被告不讓探監. 「大婆」離開,「二奶」面臨入獄。 李錦說,利鳳儀不讓他探望,「探訪名單沒有我個名,佢畀人困住成年都好慘。 聽到謀殺要坐終身,我直情話『唔係呀嘛』! 」。 情人害死親生骨肉,李錦淡然稱很痛心,認為利鳳儀衝動,他朝出獄會讓她接受精神科治療。 他形容利鳳儀個性勤勞慳儉,甚至為李「慳錢」,「每個月畀1萬蚊佢,有時畀多啲佢都會掟返畀我」。 患糖尿白內障 已與大婆分居.

  7. 2014年4月11日 · 【明報專訊】商品交易所被捲入虛假文件案,涉及32份文件和逾117億美元,3名內地人昨日被裁定3項管有虛假文書罪名成立。 主審法官指假文件錯漏百出,涉及金額達天文數字,直指其中一被告稱假文件是「樣本」的說法乃「自圓其說、完全不可信」,相信被告有意圖將假文件用於商業用途上,若因此騙得貸款,會對他人造成不利。 案件經歷約兩個月審訊後,主審法官陳仲衡終在昨日宣讀裁決,3名被告依次為戴麟懿(55歲)、李善容(49歲)和連春(50歲)。 戴早前在庭上自辯,聲稱從事商務融資工作,而涉案文件只為融資工作所需「樣本」,並非虛假文件。 官斥文件錯漏多 金額巨 法官指該批文件錯漏百出,如印上已取消的帳戶號碼、蓋有不屬於銀行的印章,法官質疑,若文件僅作樣本,何以要偽造銀行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