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0日 · 韓國湖西大學的創始人姜錫圭教授在65歲載譽退休,然而此後他卻度過了灰暗的30年:一事無成,只是昏昏沉沉地虛度時光,等待死亡。 95歲生日那天他潸然淚下—— 原來人生遠比他想像地要長。 如果不是有意識地去生活,時間只會白白流走。 在年輕時,姜錫圭非常努力地工作,也因能力獲得認可,被他人尊重。 「感謝這些付出,在65歲我得以光榮自信地退休——我卻沒有料到,30年後,在95歲生日那天,我會因後悔而淚流滿面。 人生的前65年,姜錫圭活得自豪且榮耀,但餘下的30年充滿了悔恨以及苦楚。 退休後,姜錫圭想:「我已經過完了自己的一生,從今起每多活一年都是賺到。 」於是抱著這種想法, 姜錫圭只是在等待無痛的死亡降臨 ——就這樣毫無目的、毫無希望地活了30年。

  2. 2024年5月6日 · 美國時間上周六(5月4日),是「股神」巴菲特的投資旗艦巴郡(美:BRK)第59屆股東大會,亦是他在公司首席副董事長芒格(Charlie Munger)在99歲高齡離世後首次單獨亮相,主持問答環節。 與往常一樣,現年93歲的巴菲特不僅分享了他對巴郡眾多子公司和投資組合背後的財務基本面的見解,還有與「最佳拍檔」芒格的投資心路、友情點滴。 投資路上總覺孤獨. 惟有「建築師」芒格相伴. 在股東大會短片結束後,巴菲特在台上首先提到的是芒格。 他要求工作人員為芒格亮燈,並邀請現場約三萬名股東起立鼓掌,向他逾60年的商業夥伴致敬。 在掌聲和歡呼聲過後,巴菲特講述巴郡業績之餘,繼續談及芒格。 他自稱在商業決策上的主見強烈,某程度上在投資問題方面總是「自言自語」,有些事情他「認為自己做不到,便決不會做」。

  3. 2024年1月25日 · 10Life今次比較市場上5款在儲蓄扣稅年金,看看哪一款回報高。 扣稅年金扣除額上限$60,000 最多可慳$10,200稅. 根據保監局定義,延期年金包括累積期和領取期兩個階段。 投保人在特定時間內定期支付保費,在累積期,保險公司通過投資令金額增長。 到了領取期,投保人可定期收取年金。 現時扣稅年金扣除額上限為60,000港元,意味每年3月31日前一筆過支付60,000港元保費,便能夠趕及稅季享扣餘額。 以薪俸稅17%稅率計算,每年最終可慳稅10,200元。 扣稅+回報 保證IRR高見5.8% 表1用45歲非吸煙男性作例子,供款期為5年,並於50歲起獲發年金,年金領取期為10年。 以保證IRR計算,立橋人壽為各款產品中最高(3.4%)。

  4. 緊貼最新理財投資資訊,如:息口走勢、收息產品、綠色投資、基金、強積金、ETF、股票、藍籌股、外匯、黃金、商品、債券、保險等資訊,同時因應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以個案形式,由理財專家分享個人財富管理和增值的實用指南,為退休做好部署。.

    • 蔣志光1
    • 蔣志光2
    • 蔣志光3
    • 蔣志光4
    • 蔣志光5
  5. 2023年11月30日 · ET財智Talk. 【ET財智Talk】樓市悶局何時破? 林一鳴分析2024年本港樓市前景及動力. 撰文 : Chris Pun 10Life總編輯. 欄名 : 保險解碼. 年輕時,可以揀自己喜歡的生活,退休後想繼續有得揀,及早規劃非常重要。 政府早年推出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俗稱扣稅年金,QDAP),提供稅務優惠,吸引市民趁後生儲蓄,為退休開支做好準備。 假如有市民想在退休後.

  6. 2021年3月25日 · 在古羅馬,貴族的家庭任命一位家庭主管監督財政及全體員工,而亞洲及歐洲的統治者則僱用核心集團的統籌人管理其財富。 【籌劃有序交棒 信任支持保家族財富承傳: 按此 】 進入19世紀,洛克菲勒(Rockefeller)家族成為了開拓者,在美國建立現代的單一家族辦公室,該模式很快便在歐洲被採納。 隨着更多家族對該等組織架構感到興趣,一些家族共同成立了聯合家族辦公室。 更近期的,是隨着亞洲及中東的財富增長趨勢,該等地區的家族亦成立家族辦公室,並着眼於良好的管理及保障家族遺產。 了解全球家族辦公室在形式及功能上的地區性差異,是迎合國際家族需要的關鍵因素。 每個企業家族有其本身的優先事項,且在計劃其業務、家族及財富的實際過渡時需要涉及不同的複雜程度。 亞洲對家族辦公室需求增加.

  7. 2018年10月9日 · 根據網紅數據分析平台Cloudbreakr的資料,香港第一名的KOL是Liz 리즈。 相對其他排名的KOL來說,她的粉絲總數不是最多,但影響力則是第一。 而Cloudbreakr的影響力指數是根據KOL與粉絲互動及其增長率和表現計算的。 榜上有名的大多都是藝人如李亞男、單文柔及麥美恩等,他們擁有較高的知名度,粉絲的數目都較普通的KOL多。 其他的KOL主要為YouTuber,利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的事情。 現在大部分的KOL的主要收入是不同品牌的廣告,廣告商會根據粉絲的數量及按讚的數,而去選出適合的KOL。 隨着KOL的數量增加,網紅數據分析平台就提供了綜合的數據給廣告商參考。 【KOL排名】本港10大KOL 你識幾多個? 撰文 : 曹佩鈞 本網記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