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日 · 2024 年 4 月 1 日. 229. 0. 從業久了,難免會遇到瓶頸,或者身陷舒適圈中,差別只在於是否能夠輕易跨越。 如果陷於其中的時間長了,有些業務員可能會認為自己已經觸碰到了天花板,就此停滯不前。 而馬來西亞大東方人壽GREAT IDEALS GROUP營業組經理巫晉蒶,雖然在舒適圈中待了10年之久,但是基於對客戶的責任、對保險的認同,以及對主管的支持,她一直堅持著沒有離開行業;而在2010年開始帶領團隊之後,她終於借力全新思維,突破了10年未曾動搖的堅固瓶頸。 巫晉蒶回憶,1998年時,她追隨先生陳禮祥資深集團經理的腳步進入了保險業,除了想要成為先生的助力以外,也想借助銷售建立自信心。

  2. 2023年10月1日 · 勢: 泛指氛圍、情勢、趨勢,確實存在但難以掌控,可變動程度最大。 本篇所提到的底層邏輯雖不至於如此富含哲學性質,但仍可類推指為需要經由長時間的理解及領悟才能挖掘出的本質或是定義。 然而繼續拆解「底層邏輯」一詞,可以發現「底層」呼應到的是本質,而「邏輯」則是牽涉到思考的模式以及行為的準繩。 用前述所提邁向績優關鍵要素之一的「人際關係」為例,這僅是一個方向而沒有參照的標準,若要賦予一套可供做參考依據的思考模式,可以借用流傳已久的一句話:「真正的人脈,不是指那些能幫助到你的人,而是指你能幫助到的人。 」來闡述。 事實上這句話為建立高品質人際關係下了一個很好的註解,同時背後亦包含著許多含意,諸如人際交往要有互惠原則、先伸出友誼之手,或是可藉此過濾掉視接受幫助為理所當然的人等。

  3. 2024年4月1日 · 林保霖認為,要讓願景「落地」,深植於夥伴心中,最好的方式是藉由同理心接近夥伴,使其放下戒備和抵抗,再經由溝通、實際案例、故事講解,來分享願景實踐於保險事業的真實故事。 實際上,這也是夥伴對於願景從「認識」到「認同」的過程,重點在於找到行業與夥伴的「甜蜜點」,使夥伴在行業中找到實踐夢想的方法,並經由理賠案例與客戶的良善互動,認識行業的意義──愛與責任。 以林保霖自身經驗為例,他以「幫助別人,成就自己」為從事保險銷售行業最大宗旨,啟動團隊傳遞保險價值的使命,並運用Timothy Gallwey所提出的「績效(Performance)=潛能(Potential)-干擾(Interference)」公式,在領導和管理的過程中建立正確價值觀,激發潛能、消除干擾,經營團隊的長期優勢。

  4. 2023年12月1日 · 全球人壽恆大通訊處督導劉一駿將著名的「雁行理論」引進保險團隊中,打造出團結一心,齊力共進的績優團隊,究竟他是如何做到的? 從小我們每個人就被教育「團結力量大」的概念,在意識中,或多或少都有著和人共同合作的概念,然而這樣的概念卻好比從冬天的毛玻璃窺看窗外,想要讓風景更加清晰,則有賴於團隊長的領導與規劃。 共好的合作思維能帶給團隊什麼幫助? 劉一駿表示:「若團隊每一位成員,都能夠為了達成團隊目標而發自內心的貢獻協作,將會產生一股強而有力的正能量。 」團隊合作,不僅能將個人的績效提升,夥伴更能在協力合作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價值與意義,從而激發自身潛能,長久定著於團隊內。

  5. 2023年10月1日 · - 2023 年 10 月 1 日. 891. 0. 找出績優的關鍵因素,並在行銷活動中具體實踐,不是件容易的事。 中國人壽瑞峰通訊處業務經理吳善國以環環相扣的系統性運作,幫助夥伴降低對抽象概念及邏輯的理解落差,讓夥伴們慢慢在每日工作活動中累積正確思維與習慣。 在這個諸多變化的時代,保險業務員為了能跟上時代,常常會想試著把一些新的概念與想法帶到行銷模式裡面,有時雖有成效,有時仍會面臨效果不持久或是不適用於每位客戶的狀況,因此業務員也必須不斷調整。 吳善國認為業務員想要有好的業績,應該要思考的是如何幫助客戶找到「本心」,即協助客戶挖掘出真實的想法,再以此延伸建立起正確的財務及保障規劃觀念。 建立信任、注重人心交流,解決客戶的不安.

  6. 2024年3月1日 · 文 林育瑋 照片 受訪者提供.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4 年 3 月 1 日. 0. 4904. 為什麼有許多保險業務員不斷與客戶聊天、面談,卻總是難以發現客戶的需求和痛點,與成交隔著咫尺之遙? 安聯人壽鋒鼎通訊處業務經理施雨倫在面談時透過「數據」勾起客戶的憂患意識,使用「故事」分析實際的規劃作法,理性與感性兼具地為客戶服務,打造客製化的服務方式。 「經營客戶時,我發現客戶很喜歡分享,最討厭別人左右他的人生。 」施雨倫談到面談簡報的經驗時如此說道,她認為銷售時的重點是要多花時間找到客戶真正的需求,因此會藉由報章、雜誌、各大平臺所製作的報告手冊,以及公司提供的調查資料來開啟話題,引起客戶興趣。

  7. 2021年3月1日 · 我們每一次的危機都會有許多人受困、殞落,但亦有少數人能成功逆流而上成為行業佼佼者,而關於這場百年大考,業務人員可以如何「掌握」此次契機? 面對未來,業務人員必修的4項A級能力. 根據陳嘉虎這1年的觀察,新冠疫情明顯擴大了馬來西亞壽險業務人員的M型社會:「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2020年馬來西亞行管令實施期間,因交通不便,陸續有500多位保險業主管參與陳嘉虎的線上課程,根據大家最新的回報,約莫有8成主管表示:「今年的業績相較過往成長2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