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3日 · 「1. 捕捉」: 我們必須清空大腦,盡可能把引起注意的事情捕捉下來,放在收集箱,並且盡可能 100% 的收集。 「2. 理清」: 對每一件收集的事情進行思考判斷,如何採取行動? 何時採取行動? 下一步行動是什麼? 「3. 整理」: 把分散的行動、任務,組織成專案,確立有價值的目標與成果,並開始聚焦目標。 「4. 檢視」: 回頭檢視整理好的系統,安排好未來一周的行動。 「5. 執行」: 如此一來會建立一個值得信賴的系統,依靠這個系統安心地去執行設定好的任務,更專注在重要任務上。 這篇文章,不會再仔細說明 Notion 的操作功能,想先了解操作細節的朋友,可以參考我的幾篇文章: 基礎入門認識. Notion 把文件、任務、知識庫「無縫重組」的全新專案整理工具.

  2. 2020年8月23日 · 以下是我實際安排每週、每日行動清單的步驟,先拆解出流程跟大家分享,其實實際上只有「五個步驟」,所以我常常在時間管理課堂上說,自己每日晚上只要 30 分鐘,就可以排好下一週七天的行動清單。 但是這樣拆解出來的行動清單,卻可以幫我「顧好多個專案」、「重要任務有效完成」、「個人目標保持推進」,是一份真正做得到,讓自己滿足與快樂的行動清單。 因為這五個步驟雖然簡單,但是在實際執行時,其實有很多操作的「訣竅」,今天這篇文章,主要就是深入討論裡面的 7 個關鍵技巧: 先寫上一定要做且有價值的事情: 第一步:先寫上會議、活動時間,知道自己哪些時間已經被佔用. 第二步:寫上這週的進度完成日、任務交付日. 關鍵技巧1:日安排好下週需要保護的時間. 拆解進度與可用時間:

  3. 2022年6月19日 · 三個有效步驟,一個關鍵心法. 作者: Esor Huang 6月 19, 2022. 經典 GTD 時間管理方法 中有一個關鍵步驟是做「每週檢視」,很多高生產力的專家也往往會提到「 覆盤 」的重要,但光是要實踐這樣的習慣,似乎就已經是特別困難的事情。 所以經過多年的許多客戶案例分析,常常發現最終大家是卡在「知道」每週檢視、復盤的好處,但卻在「執行」上無法養成習慣。 那麼,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每週檢視、覆盤好像很難真的執行? 更難每個禮拜養成持續覆盤的習慣呢? 今天第四集的「高效人生商學院」節目,我和照胤丞老師就要一起聊一聊這個問題,並分享我們如何實踐的具體技巧。 有興趣的朋友,也歡迎聆聽我們的節目: 「高效人生商學院」「EP.004|大家都說覆盤很難,怎麼做比較有效?

  4. 2022年1月6日 · (直覺兩個小時可以完成簡報,實際做下去發現有十幾個步驟要做,起碼需要三到四個小時。 但是一旦開始做計劃,我們也確實很有可能陷入幾種情況: 「想要抽絲剝繭的完成一個完美的計畫? 「利用做計劃來逃避真正要執行的難題? 「已經時間不夠了,真的有時間做計畫嗎? 我們就來針對這幾種問題,一一提供如何達到「計畫、執行的平衡」的反思。 問題: 「想要抽絲剝繭的完成一個完美的計畫? 我們有可能會在所謂的年底、年初問自己:「 如何規劃出一個真正會去實現的年度目標? 」 但這個問題的解答,不是真的可以規劃出一套會去實現、能夠實現的年度目標計畫,因為這種想法往往就會需要花上許多的時間做計劃,而且怎麼做都不完美。 確實,要做好時間管理,我們就不能陷入在茫無頭緒的執行當中,所以應該要反思目標。

  5. 2020年9月8日 · 我如何安排每日行動清單的步驟拆解? 2020 版 7 個關鍵 Tips. 而這篇文章要分享的「每週計畫清單」工具,叫做「 Weekly 」 ,他看似沒有太多複雜功能,但正是提供了一個簡潔的模板,讓我們專注在這一週每日重要行動的安排,並且專注在這些重要行動的執行上。 「 Weekly 」目前有區分免費版、付費版,利用 Google 帳號註冊登入後,基本功能都可以免費使用。 而付費版本則提供了同步 Google 日曆、更多顏色設定等等功能。 「 Weekly 」本質上不是專業複雜的 待辦清單軟體 ,用它來建立自己的時間管理系統本身,並不適合。

    • 鄭妍周1
    • 鄭妍周2
    • 鄭妍周3
    • 鄭妍周4
  6. 2018年9月7日 · 這八篇故事,正是本書方法論的最佳驗證。 本書的日記方法論: 這本書最終提出了一套獨特的日記方法論。 你可以在章節編排上看到他的結構,但我這裡用不一樣的角度,重新幫大家看到方法論深沈的意蘊。 首先是「SLOW(慢)日記法則的三重性」。 第一重是要怎麼寫出能檢視人生的好日記? 這是本書第一部中所討論的,個人寫日記的SLOW法則。 第二重是如何能夠維持長期的寫日記習慣? 累積得愈久,反饋的能量愈大,這是本書第三部用SLOW法則延伸出來的習慣養成方法。 第三重是永錫令人驚豔的又一個獨創,他將SLOW日記法則擴充到他的企業顧問領域,在真實企業中帶領團隊去每日覆盤,並創造工作上最強大的溝通、目標訊息流,這是本書第四部分的重點。

  7. 2016年12月14日 · 三,持續收集下一週任務. 子彈筆記的執行過程中,會有很多今天做不完要延後的事,也會有很多的新任務出現。 我的習慣是會在子彈筆記清單的最前面,收集那些還未排上執行時間,被延後或新出現的任務清單。 也就是收集下一週的任務。 這樣我在每週末安排下一週任務清單時,就可以輕鬆準確的把這些任務排入。 這個每週檢視的習慣還可以參考: [筆記術-6] 解除壓力與焦慮的大腦 SPA 筆記術,起碼每週做一次. 四,鎖定本月目標. 然後我也發現,長長的子彈清單,可能讓我容易迷失真正應該關注的目標,所以我會在每月子彈筆記得最開頭,寫上這個月對我來說最重要的生活、工作目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