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1月19日 · 作者: Esor Huang 11月 19, 2019. 看似高遠的人生願望,像是我要健康、我想更快樂、我要工作與生活平衡,雖然好像很有價值,但卻總是沒辦法實現。. 於是我們說,這是人生給我們太多限制,讓我沒辦法去實踐「自己想做」的事。. 但或許真相不一定是我們的時間 ...

  2. 2019年1月13日 · 1. 總是帶著明確的問題意識. 無論是閱讀熱門新書、上熱門課程、聽熱門演講,如果有時間,也確實不錯。 但對我來說,這通常不是我學習的開始,也不是我學習的主軸。 因為,學習的核心不是學新知識,而是學解決問題的方法。 不要誤會,學習當然是學到對我來說的新東西,而新的知識確實是可以幫助我們更新與改變的契機。 但學習行動的出發點,則要從「先發現自己有什麼問題」開始 ,工作上哪個環節卡關? 思考可能是什麼問題造成? 有哪些想要突破的個人瓶頸? 甚至是自己已經有明確要進行的目標,想要為那個卡關的專案解套? 帶著上述的「問題意識」開始學習,那麼無論做什麼學習,才能找到更新自己思考、方法的真正有效新知識。 而且我指的還不是說有什麼問題,就去讀專門解決那個問題的書,並非如此。 我想說的是:

  3. 2010年8月2日 · 1.買一台新電腦。 2.清理系統,調整系統參數。 3.使用效能比較好的軟體。 但是,除了讓「效能加快」外,其實還有另外一種方法可以達到電腦上的加速,那就是讓「 效率加快 」。 隔個幾年買台全新配備電腦,可以讓你明顯感覺到速度變快;使用效能較好的軟體,也可讓你擁有更快的開啟、操作速度;但是,追求效能大多時候頂多就是達到「幾秒鐘」的差距,這已經是效能優化可以達到的最好境界。 而如果是追求「效率加快」的話,卻可以讓你輕易達到「幾分鐘」以上的加速 。 「效率加快」的方法是優化介面、簡化操作、重整雜亂系統, 要「看到」效率加快完全不需要顯微鏡式的數據測試,因為你可以真切的感受到: 原本5個步驟的工作變成1個步驟、原本重複的動作變成自動化、原本難以查找的內容變成隨手取得 。

  4. 2012年8月13日 · 1.簡單卻不容易做到: 收集所有任務瑣事. 要利用「待辦事項清單」做時間管理,一個很重要的起步,就是養成收集所有任務、所有瑣事的習慣。 聽起來很簡單,但要做到其實很難。 例如當你一聽到主管交待一件小事情,你會立刻記入待辦清單嗎? 你工作途中忽然想到要去補做一個小環節,你也會立刻記錄待辦清單嗎? 在開會中你們討論的所有執行步驟,你會確實的記入待辦清單嗎? 這沒有養成習慣的話,是很難確實執行的。 因為我們很多時候會誤以為:「我記在腦中,等一下就會記得去做」,或者「這件小事好像沒那麼重要,先不用記著」。 這些想法都是讓自己的To-Do List無法盡時間管理工作的元兇。 會有上述錯誤想法的朋友,很容易在工作中一直擔心接下來還要做什麼,但我們在執行工作時: 最好把「接下來要做什麼」完全忘掉!

  5. 2018年9月15日 · 作者: Esor Huang 9月 15, 2018. 上課時老師會告訴你要做什麼筆記(或是乾脆照抄一遍),開會時主管會耳提面命任務,準備考試時我們也知道要整理重點,閱讀一本書或論文很自然的會開始做筆記。 這些筆記當然也重要,我曾經整理了一系列解決這些問題的筆記方法:「 19 個新學期準備考試、做報告、寫筆記的數位學習與研究技能 」。 但這些筆記常常是為了解決某個暫時任務,去整理許多「 他人的資料 」,例如老師的知識、工作的任務、書籍的方法。 可是在這個資料爆炸的時代,要搜尋到「他人的資料」相對簡單,甚至可以很快找到更好的「他人整理他人資料的筆記」。 如果找到他人資料變得更方便,那麼在這個時代,或許我們更應該提早「 為自己做筆記 」。

  6. 2009年4月8日 · MindHabits 線上抗壓測驗與紓壓遊戲教學用笑容打敗負面情緒. 作者: Esor Huang 4月 08, 2009. 每個人都一定會有遭遇挫折、被人誤解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有在競爭中失敗、在難關前跌倒等令人失望的情境;每個人都會在這些壓力下心情低落、偷懶逃避;所以 ...

  7. 2019年1月7日 · 完整教學流程的重新排序分享. 如何重新整理 Evernote 筆記?. 完整教學流程的重新排序分享. 作者: Esor Huang 1月 07, 2019. 持續的工作,累積了大量筆記,這時候可能面臨幾個問題與需求:. 那些完成的任務筆記如何整理?. 大量有用無用資料如何去蕪存菁?. 如何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