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4月2日 · Ciabattari 在 BBC 文化網發表的文章中提到「當時的文學作品體現了經歷巨大動盪之後的世界」,就像《戴洛維夫人》描寫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的英國社會,反映了現實主義、自然主義過度到現代主義的流變。 格特魯德.斯坦的實驗性語言為《紐約客》奠定基礎,費茲傑羅則被視作為美國定下「爵士年代」精神的開端。 Ciabattari 最後補充:「日後出版的小說,其實皆是源自於早期靈感的變形,更是蓋茲和戴洛維等人造成共振影響後的延續」。 不過在文末,她也條列了許多其他年代不容錯過的經典文學作品: 1862 年出版:杜斯妥也夫斯基《死屋手記》、雨果《悲慘世界》、屠格涅夫《父與子》 1899 年出版:凱特.蕭邦《覺醒》、諾里斯《麥克悌格》、 康拉德《黑暗之心》《吉姆爺》

  2. 2016年2月1日 · 20 年後再看《大話西遊》:又悲又喜,更多的是深入骨髓的悲哀與無奈. 《大話西遊》二十年了。. 我們今天選了網路上非常棒的一篇關於大話的影評與大家分享。. 這篇文章可能與電影一樣,已成文多年,至今原作者已經不可考了。. 如今在影片上映二十年的 ...

  3. 2019年1月11日 · 創辦於舊金山,專門研究人類行為學與吸引力科學的機構 Jaunty 為世界各地的人們提供發展社交智能與人際技巧的計劃。 他們將「吸引力」這種看似神祕難解的化學作用,以客觀科學的角度重新拆解組合,並將結論發表於著名心理學期刊《 Psychology Today》 ── 何謂「人際魅力」的三個層次。 第一層:社會地位和健康. 它們構成了吸引力金字塔的基礎,很顯然,沒有地位與健康的人毫無魅力。 地位和健康是什麼? 可以細分為: 內部 – 信心、技能、信仰體系。 外部 – 工作、物質財產、視覺形象。 兩者同樣重要。 Jaunty 認為: 人們真正的自信來源於穩固的社會地位 。 這不是指你必須很有錢或從事優秀的職業,而是找到最適合自己、最能發揮專長的位置,最好的辦法是 盡可能掌握一項技能 。

    • 年輕人與老人交朋友,就像與同齡的人相處一樣
    • 仁愛之家的慢活步調,讓學生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速度
    • 青銀交流,讓年輕人與老人破除對彼此的刻板印象
    • 把自己想成「老年實習生」,讓我們更能接受每個年紀的自己
    • 延伸閱讀

    仁愛之家的每個角落都看得見忘年之交的友情正在萌芽。週日在大堂舉辦的晚餐充滿歡樂氣氛,老少相互碰拳打招呼。兩名手風琴師演奏〈當我們同在一起〉(The More We Get Together)等傳統金曲,史托佛穿梭於桌間,發放自製的起司條,四處聊天調情。他第一次在仁愛之家舉辦生日會時,就連平日喜歡躲在房間裡的人都出席了。 史托佛最近在院內最要好的朋友是 90 歲的哈利.泰巴拉。泰巴拉以前是理髮師,有著整齊白髮與淘氣笑容。兩個人常常一起在共用的廚房做菜,邊喝啤酒邊聊天。泰巴拉幽默風趣,隨時準備開玩笑或是假裝要把人撂倒。史托佛表示:「我們聊女孩,聊人生,談天說地。我和泰巴拉一起打發時間,就像跟同齡的人相處一樣。」 瑪蒂.魏琳克懂那種感覺。她的公寓擺滿古董嬰兒車,那是她的蒐集興趣。魏琳克穿著自己最愛...

    由於讓學生住進來的效果非常好,仁愛之家一直在想新辦法吸引更多新世代上門。地方上的中年撞球俱樂部,現在借用仁愛之家的桌子辦活動,還加入院內的活動與慶祝會。附近一間幼兒園的孩子也會過來玩,和住戶一起畫畫、唱歌。烹飪學校的受訓廚師來到這裡,和失智病房的院民一起煮傳統荷蘭菜。一項最新計畫是讓貧窮家庭出身的青少年,和仁愛之家的「奶奶」組隊。良性循環就此啟動:不同世代和樂相處讓院民開心,和樂的氣氛吸引更多年輕人願意造訪,帶來更多更多的歡樂。 和不同年紀的人相處,同樣也使學生獲益。仁愛之家的慢活步調,讓學生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速度。史托佛表示:「在外面的世界,什麼事都是愈快愈好,但在這裡,你一走進前門,每一件事都慢下來——就連電梯也一樣。在這裡,如果有人問你今天過得如何,他們是真心想要知道,我喜歡那樣。我學...

    不同年齡的人共處一堂,或許是化解年齡歧視最有效的解藥。世代融合迫使老人家重新思考自己不加思索就認定「年輕人都不知道惜福」的假設,年輕人則會瞭解「不是所有的老人都一樣」。 每個人都發現,年紀大可以帶來大量好處,而且人的一生要的很多東西其實是一樣的:良好的人際關係、身體健康、學習新事物、樂趣、有意義的工作、獨立自主、自尊、助人。研究顯示,如果是認識的人,我們比較不會抱有年齡歧視。澳洲的大型研究發現,年輕人愈常接觸老年人,對老化和老人就會抱持愈正面的態度。呼籲對抗年齡歧視的亞普懷特指出:「隔離帶來了刻板印象與歧視。所有年齡的人聚集在一起時,事情會自然發生:如同各種族住在一起的地方,比較不會有種族歧視,各種年齡的人同住在一起,也不容易有年齡歧視。」 仁愛之家提供了明證。每位學生都告訴我相同的故事。他...

    假想自己是「老人實習生」(old person in training),正在接受日後成為老人的訓練。這個詞彙由老年學家喬安娜.林恩(Joanne Lynn)提出,乍聽之下有點奇怪,甚至有些詼諧,不過各位會發現,這個詞彙貼切形容一種觀念轉換,提醒我們生命是一段漫長的旅程,分成許多階段——幸運的話,這場旅程最後會在高齡結束。 每個人都會變老,每個人終有一死,沒有誰能夠逃脫。把自己想成「老人實習生」,可以讓「現在的我們」與「未來的我們」之間不再隔著一道牆,我們將更能接受每個年紀的自己。 法國作家西蒙.波娃寫道:「我們如果不知道自己會變成誰,就無法知道自己現在是誰。我們應該意識到,自己將是這個老男人或那個老女人⋯⋯如果我們要全心接受人類狀態的整體性,一定得有這樣的自覺。」行動主義者亞普懷特也認同這...

    【瑞士人奇特的時間觀】為何瑞士人會約「7 點 11 分」見面?背後藏著積極的「時間哲學」 【英國人的精神生活方式】留學英國的香港作家:如果你沒在倫敦上到幾種「癮」,實在枉來倫敦 【英國人活得愜意又有格調的秘訣】長年觀察英國的日本作家:把錢花在「無形」的東西上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終極慢活:現在是當老人最好的時代》,由大塊文化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4. 2021年7月6日 · 由勞勃狄尼洛、安海瑟薇主演的《高年級實習生》最近剛在 Netflix 上架,這部療癒而溫暖的喜劇,在多年後、有更多人生歷練後再看一次,更能深刻體會電影裡的人生哲學。 如同電影宣傳海報上所說的:”Experience never gets old.” 擁有多年工作經驗的高年級實習生班・惠塔克,用他過去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幫助新創公司About The Fit的創辦人兼CEO茱兒・奧斯汀度過人生中的許多難關。 VidaOrange為你整理了《高年級實習生》中,由勞勃狄尼洛飾演的班傳達的 4個「老派智慧」,也許,你可以從這位高年級實習生的職場哲學當中,憶起這些年自己在工作時所秉持的信念。 圖片來源:《高年級實習生》劇照. 老派智慧1:關鍵,是主動出擊. 「我知道我的生命出現空缺,而我必須填補它。

  5. 2018年5月4日 · 「漸凍症」是一種漸進且致命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電影中的霍金從初期失去平衡、到最後大腦會完全喪失控制隨意運動的能力。 雖最後夫妻倆還是以離婚宣告結束,但貫穿整齣劇的,其實是這對夫妻將近三十年的生活,兩人付出的心力歷程,其中更交雜著人性的高尚和脆弱,劇情整體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真實病例故事. 最著名的漸凍症人為真實世界中最近剛去世的霍金,在發病初期常常不緣由地摔倒,有次還從樓梯上摔下來,造成短期記憶力喪失、爾後講話更加含糊不清,並在21歲時被醫生診斷為漸凍症,只剩兩年可活,不過霍金堅強的意志力讓他奇蹟似的活著,病情惡化也漸漸緩慢下來,不幸的是他在2018年3月14日仍然不敵病魔逝世,享壽76歲。

  6. 2019年1月9日 · Tien 2019-01-09. 圖片來源:義大利藝術家 Emiliano Ponzi. 總聽別人說,出了社會後覺得人性好黑暗。 因為人性的弱點在這個時期容易被展現出來,也容易被看見。 義大利藝術家 Emiliano Ponzi 的作品往往帶有隱喻,內含著他對人性和社會的深刻觀察,直戳痛點,像在讀一篇篇評論報導一樣。 他的作品被很多知名媒體如紐約時報、世界報刊載過呢! #很多人總是以貌取人. 表面上,我們都以為長相較兇惡的大野狼會欺負小紅帽,但看似單純的小紅帽才是可怕的那一個。 #假面好友. 因為忌妒心、自尊心等因素,很多所謂的好閨蜜其實只是假面好友,不斷地跟對方比較,對方出糗時也暗自開心。 #科技帶來人際關係的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