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 天前 · 與兩年來的寫作歷程. 我與趙胤丞老師合寫的新書: 《 高效人生工作法圖解:GTD、子彈筆記、原子習慣、PDCA,重新理解30個生產力實作方法 》 2024 年 6 月 1 日正式在各大書店通路開賣,三天內很快進入博客來商業新書排行榜第 2 名,真的非常感謝一開始就默默 ...

  2. 2018年9月12日 · 這個想法,終於讓我知道如何用自己的方式,來介紹「志日記」。 「志日記」目前只有 iOS App ,雖然可惜,但他的寫日記方法,或許可以根據你慣用的工具,移植到你自己的日記載體中。

    • 劉行格1
    • 劉行格2
    • 劉行格3
    • 劉行格4
    • 劉行格5
  3. 2019年1月3日 · 把一生擁有的 4680 週,變成一張紙就能填滿的 4680 個規劃空格。. 這個方法我初次見到,是在「 Your Life in Weeks 」這篇文章中。. 做出來的表格如下圖範例,這就是我們一生的縮影。. 橫排 是從出生開始,以週為單位,每年有 52 週,橫排於是有 52 個格子。. 直排 ...

  4. 2020年7月3日 · 一,開車的例子. 網路上解釋推論階梯,最知名的是 TED 上的影片,用了停車場插隊而導致衝突的例子做比喻:「 重思「思考」這回事 - Trevor Maber 」。 生活中還真的看過類似例子。 公寓停車場中,A車主的摩托車車位,被另外一台B機車佔用,A車主認為B車主是故意的,是沒有車位而僥倖心態佔用他人車位,所以A車主開始生氣,甚至出現破壞機車的不理性行為。 但事後調查才發現,B車主的機車位子是旁邊那,但因為光線昏暗,沒有看清楚而誤停。 當然,B車主確實是誤停,但是A車主的思考階梯,導致他最後產生生氣情緒(以為對方是故意佔用他人權利,是貪小便宜),與衝動行為。 這時候如果「推論階梯」的某些階段可以有些思考改變呢? 事實是一樣的,B機車停在A機車

  5. 2018年9月7日 · 首先是「SLOW(慢)日記法則的三重性」。 第一重是要怎麼寫出能檢視人生的好日記? 這是本書第一部中所討論的,個人寫日記的SLOW法則。 第二重是如何能夠維持長期的寫日記習慣? 累積得愈久,反饋的能量愈大,這是本書第三部用SLOW法則延伸出來的習慣養成方法。 第三重是永錫令人驚豔的又一個獨創,他將SLOW日記法則擴充到他的企業顧問領域,在真實企業中帶領團隊去每日覆盤,並創造工作上最強大的溝通、目標訊息流,這是本書第四部分的重點。 SLOW法則從個人到企業,從內容到習慣,也從自我檢視到完成自我價值,這就是他的三重性。 接著,永錫這套日記方法論,最最讓我驚豔之處,則是「未來日記-年度目標-目標日記」所構成的「閉環」系統,這在本書2-1提出,並成為全書的核心實踐。

  6. www.playpcesor.com › 2024 › 06電腦玩物

    2 天前 · 電腦玩物站長 Esor (異塵行者),在電腦玩物上的文章有別於單純的軟體和服務介紹,而是更強調軟體和服務背後的數位工作思維及方法,並說明實際應用後帶來的生活改變。著有《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用Evernote打造快狠準系統》、《比別人快一步的Google工作術 ...

  7. 2017年2月24日 · 1. 列出三到五個生活習慣挑戰: 第一步,先找出我自己想要改變的生活習慣,列出挑戰任務,我建議可以列出三到五個,太少不好,太多也不好(後面會說明原因)。 而且這些想要贏得的生活習慣, 最好能涵蓋: 自己生活、家庭、工作、夢想的「整體全貌」,這樣一來設計出的生活挑戰表,才會是真正的「人生遊戲」。 所以如何挑選出最適合的生活習慣挑戰呢? 我建立利用我之前提過的「 大腦 SPA 方法 」做一次腦內檢索,全面的思考,找出隱藏在腦中真正關心的事務。 或者習慣使用心智圖的朋友,可以利用我寫過的「 用心智圖體檢目標方法 」,歸納出自己最需要關心的行動面向。 2. 挑戰任務要具體且簡單: 第二步,列出生活習慣後,要把想改變的生活習慣修飾一下,修飾成具體可行的挑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