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對時間的現實感。2001年,美國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 Jeff Conte進行一項實驗,他將一批人分成為兩組, 一組人選自表現得較為有進取心、自信心和成就取向的群體,另一組則長於創作、反思及探究,但處事較為鬆散及缺乏方向。
    • 計劃謬誤。「計劃謬誤」這個概念於1979由以色列裔美國心理學家 Daniel Kahneman 和以色列心理學家Amos Tversky提出,這一詞被用以描述人們總是低估自己完成一項任務所需時間的現象,而這種樂觀的估計通常來源於人們的認知偏差。
    • 人格特質。美國臨床心理學家 Linda Sapadin 認為具有完美主義傾向、喜歡製造危機和挑戰權威特質的人更有可能習慣性遲到。1.完美主義者,具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對於凡事會不斷地追求完美,並且非常關注和在意他人的評價,因此,他們在出門前會反覆檢查,直到認為自己各個方面都準備充分且幾近毫無瑕疵的狀況下才會出門,而這樣極致的要求常常導致出門的時間超出他們的預計。
    • 脆弱與安全感。習慣性遲到也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人自我防禦的一種方式,尤其在親密關係的約會中,他們會認為準時赴約是重視一個人或一件事的表現,而這份重視會被他們認為是一種脆弱的表現。
  1. 2020年6月19日 · 起司控不可不知|風靡全球的荷蘭起司雙傑:高達Gouda與艾登Edam. 荷蘭因為氣候和環境的因素,成了最適合發展酪農業的環境,也造就成今日起司出口大國。. 從 14 世紀起就開始出口起司。. 15世紀時,荷蘭起司在歐洲各國的聲譽愈來愈好,他們改良起司以便長期 ...

  2. 2018年7月24日 · CAR-T細胞是什麼? CAR-T細胞是「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的簡稱,還被某些人稱為「 T細胞跑車 」。 人體的T細胞是免疫系統中攻擊癌細胞的主力,T細胞要成功擊退癌細胞,其身上所帶的TCR抗原必須與癌細胞的MHC抗原配對成功,才能明確辨識癌細胞並且加以消滅。 CAR-T細胞免疫療法為何? 人體中有難以數計的T細胞,但能認得癌細胞的卻是少之又少,且未必具有殺死癌細胞的功能,所以科學家在體改造T細胞,這個經過改造的結構就稱為CAR,把CAR的結接在T細胞上,就叫做CAR-T, CAR-T就像是一把鑰匙,把它插在癌細胞的鑰匙孔裡,就可以成功的把門打開,也就是殺死癌細胞。

    • 莫札特2首曲目被證實降低半數癲癇發作
    • 莫札特音樂的獨特節奏結構有助於對抗癲癇
    • 音樂能夠對抗心臟病、癌症

    來自義大利比薩大學的Gianluca Sesso博士和Federico Sicca博士,查看了147篇已發表的研究音樂療法的文章,並進行研究相關性和質量評估後發現,聽莫扎特的音樂,尤其是每天聽莫扎特的音樂,可以使癲癇發作次數明顯減少(平均減少31%到66%不等,但因人而異,也因使用的音樂刺激而異)。 同時,莫札特的音樂也使癲癇患者的大腦異常活動(發作間歇性癲癇樣放電,常見於癲癇患者)頻率降低。這應徵了「莫札特效應」的真實性。研究刊登於《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Gianluca Sesso說:「這並不是第一篇關於莫扎特音樂對癲癇影響的評論,但在過去幾年裡,新的研究層出不窮,所以是時候做個總體回顧。」 研究指出,莫扎特音樂可能是一種有效的非侵入性神經刺激方法,可以減少癲癇發作的頻率,這支持音樂療法可以作為癲癇的補充干預措施。音樂並不稀奇,但在對抗癲癇中,可能莫扎特的奏鳴曲有獨特的節奏結構,特別適合起作用。 有人推測,莫扎特奏鳴曲K448的獨特節奏結構與長期連貫性,可能活化了大型神經元網路,並喚起特定的振盪週期性,可能發揮抗癲癇特性。 儘管對機制的理解不深,但音樂在對抗癲癇中的有效性證據仍舊帶來希望。音樂療法作為一種安全有效治療方法的觀點,也為非侵入性非藥物干預的新醫療設備的發留下伏筆。

    不只是癲癇,根據2013年的Cochrane評論,聽音樂可能會改善心臟病患者心率、呼吸頻率和血壓。 音樂也有助於恢復運動技能,一項針對處於康復階段的中風患者的研究顯示,使用音樂療法在顯著提高患者生活品質的同時,還顯示出非優勢手的力量更明顯的增加。 音樂療法還有一個重要的應用領域——癌症。2016年的一項分析發現,在癌症患者中,音樂可能會對焦慮、疲勞、生活品質、疼痛、心率、血壓和呼吸頻率產生積極影響,帶來心理和生理結果的雙重改善。 鑑於音樂治療的可期前景,目前全球已誕生20餘家音樂治療組織,將音樂療法發展為一種成熟的健康專業,在治療關係中使用音樂來滿足個人的身體、情感、認知和社會需求。 參考資料:Safe and sound: Meta-analyzing the Mozart effect ...

  3. 2018年8月21日 · 美國研究團隊發現免疫T細胞是造成青光眼的兇手.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和Mass. Eye and Ear醫院合組的研究團隊以「免疫反應」做為研究的假設,進行動物實驗, 在罹患青光眼實驗鼠的視網膜中尋找 免疫細胞 ,結果真發現了具有免疫功能的T細胞。 這與過去醫界認為T細胞會被血液視網膜障壁(BRB)阻止進入視網膜,以抑制眼睛炎症的論點完全不同,研究人員發現小鼠的眼壓升高時,T細胞似乎能夠找到某種方式穿過屏壁而進入視網膜。 而研究團隊更進一步的實驗結果顯示,與青光眼相關的T細胞會將把幫助體內蛋白摺疊、當細胞受到升高溫度或其他脅迫就會成長的熱休克蛋白(HSP)視為目標,進而造成視神經變性。

  4. 2017年12月21日 · 此實驗,是世上首次的細胞核轉移的複製實驗,證明細胞核轉移到新的細胞質中,仍維持原有生物體的基因組訊息。 1963年發現 幹細胞 : 加拿大科學家詹姆斯•提爾(James Till)和歐內斯特•麥克洛克(Ernest McCulloch)證明了小鼠骨髓內的幹細胞可以自我更新併成長為血小板和紅、白血球。 1981年幹細胞分離保存技術: 英國研究人員馬丁•埃文斯(Martin Evans)和馬修•考夫曼(Matthew Kaufman)從小鼠胚胎中分離出幹細胞;同年,英國科學家蓋爾•馬丁(Gail Martin)發現在培養皿中保存幹細胞的技術,成為後續幹細胞實驗的基石。 1981年人工皮膚: 生物學家尤金•貝爾(Eugene Bell)團隊,發表了使用患者自身細胞製成的人工皮膚修復傷口的技術。

  5. 2019年3月12日 · CAR-T療法是現今最夯的癌症免疫法中的一種,特別是針對血液癌症(例如血癌、淋巴癌、骨髓癌等)的療效相當不錯,不過,對於例如肺癌、胃癌與肝癌等實體癌的治療效果就並不理想。 CAR-T療法為何對實體癌療效不彰? 過去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主要是認為CAR-T療法是因為透過基因工程人工改造而成,所以力求找到精準的標靶目標進行攻擊, 但實體癌並無明確標靶目標,所以CAR-T療法鮮有療效。 進一步說明,CAR-T療法是從患者體內分離出T細胞,在體外利用嵌合抗原受體(CAR)修飾T細胞,使其能夠異性識別癌細胞,然後再將改造後的T細胞擴增、回輸至患者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