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3月1日 · 1. 目標願景、附加價值: 我在「 建立習慣的第一個關鍵迷思:誤把養成習慣本身當成目標 」這篇文章有提到,養成習慣過程中,最不需要糾結的就是「習慣的行動」本身。 例如我要養成走路習慣,不要把每天走一萬步、每天走 30 分鐘、每天中午都要外出走路設定成目標,因為這些都應該是可以隨時改變的。 所以首先我會確定: 「透過養成某種習慣,我真正想要達到的目標願景」到底是什麼? 追問做到這件事的話,我想要創造什麼價值? 這邊不是要填寫行動,而是要先確定我最後要創造的成果是什麼? 例如在這個案例中,我寫下的主要目標願景是「每天散步提振精神,思考想通難題。 」附加價值是「擁有日常運動時間讓身體更健康」。

    • 謝盈萱1
    • 謝盈萱2
    • 謝盈萱3
    • 謝盈萱4
  2. 2015年1月9日 · 今天要推薦的這個線上服務、行動 App: 「 HabitRPG 」,就是要讓我們的人生養成計畫真的變成一個角色扮演遊戲 ,透過有趣、明確、獎賞分明的遊戲化機制,激勵我們更有效去管理自己的成長。 2015/3 新增: 值得嘗試! 10 款遊戲化學習 App 讓你更喜歡面對挑戰. 2015/9 新增: 從這款桌遊學會人生的「目標管理」為什麼很重要? 2015/11 新增: 拚命玩遊戲就能學寫程式! CodeCombat 還有中文版. 「HabitRPG」目前已經有簡體中文版本,對於我們來說減少了很大的英文上手障礙,他的基本規則也很簡單,第一次登入後會有中文教學告訴你如何開始自己的人生遊戲設計。 但是,重點就在這個「人生遊戲如何設計? 」之上。

    • 謝盈萱1
    • 謝盈萱2
    • 謝盈萱3
    • 謝盈萱4
    • 謝盈萱5
  3. 2016年8月23日 · 我在 Habitica 跟真實人生玩遊戲的一年後心得. 作者: Esor Huang 8月 23, 2016. 2015 年 1 月中我在電腦玩物寫了「 HabitRPG 教學:把養成好習慣設計成好玩的生活遊戲 」的介紹,沒想到的是, 後來這個「 遊戲化 」習慣養成工具我居然使用了一年多 ! 中間雖然有斷過,有換過帳號,但總是又拾回繼續,也看著 HabitRPG 改名「 Habitica」,逐步完成繁體中文的翻譯,更新了更優秀的 App 等等進步。

  4. 2018年2月12日 · 「每天中午的散步走路習慣」或許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今天這篇文章,讓我來延伸之前「 從練習每天走路一萬步習慣開始帶來的小改變 」一文中,關於「刺激思考」的部分,跟大家分享我這段時間習慣練習的心得。 太專心、缺乏新意,害我卡在難題: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上班族,或許早上已經開始面對一些工作上的難題,並且聚精會神處理了好幾個小時,只是有些環節還無法打通。 而早上到現在待在辦公室裡好幾個小時,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開始疲乏,缺乏新的刺激。 這時候,問題可能就在「太專心」以及「缺乏新意」。 這時,中午到了,或許有 30 分鐘到 60 分鐘的休息時間,正是可以創造「分心節律」和「新意節律」的時刻,來幫自己的大腦打通早上糾結的難題。

    • 謝盈萱1
    • 謝盈萱2
    • 謝盈萱3
    • 謝盈萱4
  5. 2017年7月16日 · 萬事起頭都很簡單. 這時候,我都會提示大家:「你們看到的是已經運行了好幾個月的專案筆記結果,但是當專案一開始的時候,其實都是從空白的筆記開始,然後一兩則任務慢慢添加上去,隨著專案進行,更多任務出現,筆記才慢慢變得完整。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要製作這樣的專案筆記就一點都不難,因為並非一開始就製作出複雜的專案計畫,也不是要花什麼特定時間去規劃出複雜的專案, 而是從專案初期開始: 每次花個 不到兩分鐘的時間 ,把新任務排入空白專案中。 日積月累,自然就完成了複雜的計畫結果。 從結果來看,好像很高難度。 但是從過程來看,其實不過是「每次兩分鐘加入新任務」的 「超級簡單」步驟 而已。 2. 思考阻力:那些要想一想才能開始的行動.

  6. 2017年8月30日 · 1.記得自己做過什麼,以後可以回憶。 2.反省自己做過什麼,下次可以改進。 3.在心無旁鶩的時間深刻認識自己。 而這三個目的,如果也可以在我的「日常工作與生活的進行中」「同時」達成,這樣就不用另外空出時間寫日記。 工作即日記: 在「記住自己」與「反省自己」的需求上,我 平常作筆記的習慣其實就滿足了寫日記想要達到的需求 ,我的筆記習慣是這樣的: 1. 每一個工作或生活任務,我都會以一則新筆記開始。 不是寫在行事曆或待辦清單,就是用一則空白新筆記開始(當然是用 Evernote )。 2. 在這則任務筆記中,我會開始記錄自己怎麼想、怎麼做,把大腦內的構思逐步記錄到筆記中。 3. 我會利用這則筆記直接規劃任務執行流程,而不是另外有一個待辦清單,所以筆記本身就記錄了任務過程。 4.

  7. 2018年9月7日 · 《不成功,因為你太快》新書導讀,這一次不談高效率. 作者: Esor Huang 9月 07, 2018. 在幫張永錫老師完成他的第一本著作《早上最重要的3件事》後,我曾經寫下這篇文章:「 為什麼要做一本不輕鬆的時間管理書? 早上最重要的3件事後記 」,那是兩年前的事情了。 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就開啟了第二本書的計畫,但這個計畫,似乎也應證了這本書的核心衷旨:「慢慢來,比較快」,磨了兩年,永錫老師與我都經歷了許多變化,書才終於誕生。 新書書名叫做《不成功,因為你太快:練習每日覆盤,不二錯、不瞎忙、年度目標有效達成》,作者是張永錫老師。

  1. 相關搜尋

    謝盈萱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