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7日 · 四階段寫作流程: 寫作流程要克服的兩個挑戰. 持續寫作輸出的挑戰:平衡正職工作與寫作、尋找靈感、規劃時間。 輸出好內容的挑戰:身為普通人,我們不一定要輸出驚天動地的爆紅文章,但依然要能輸出有價值的內容,並保持長期的動力。 持續輸出的最大關鍵. 針對自己的真實問題:從日常生活中挖掘寫作素材,真實問題就是最好的文章價值。 用自我問題解決來驅動動力:由個人工作與生活問題驅動,而不是依賴外在條件,這是源源不絕動力的最佳來源。 四階段寫作流程. 第一階段:問題筆記撰寫. 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轉化為筆記。 方法:記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形成問題庫。 第二階段:測試、實驗、思考、醞釀. 挖掘問題,進行實際操作與實驗,過程中持續思考與醞釀。 方法:對問題進行持續探索,記錄測試結果和心得。

  2. 2018年9月7日 · 這本書最終提出了一套獨特的日記方法論。 你可以在章節編排上看到他的結構,但我這裡用不一樣的角度,重新幫大家看到方法論深沈的意蘊。 首先是「SLOW(慢)日記法則的三重性」。 第一重是要怎麼寫出能檢視人生的好日記? 這是本書第一部中所討論的,個人寫日記的SLOW法則。 第二重是如何能夠維持長期的寫日記習慣? 累積得愈久,反饋的能量愈大,這是本書第三部用SLOW法則延伸出來的習慣養成方法。 第三重是永錫令人驚豔的又一個獨創,他將SLOW日記法則擴充到他的企業顧問領域,在真實企業中帶領團隊去每日覆盤,並創造工作上最強大的溝通、目標訊息流,這是本書第四部分的重點。 SLOW法則從個人到企業,從內容到習慣,也從自我檢視到完成自我價值,這就是他的三重性。

  3. 2017年8月30日 · 既然沒辦法堅持每天寫日記,那有沒有辦法換個方式獲得寫日記的好處呢? 其實我隨時隨地在「收穫著」寫日記的好處,即使我沒有一般所謂的每天寫日記的習慣,我是怎麼做的呢?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分享我的方法,也提供可能無法養成一般寫日記習慣的朋友,一個變通參考。 我們或許無法堅持每天單獨空出時間寫日記,但可以在本來的工作與生活流程中納入寫日記方法。 寫日記的價值: 首先,我問自己為什麼要寫日記? 我的 三個「目的」 是: 1.記得自己做過什麼,以後可以回憶。 2.反省自己做過什麼,下次可以改進。 3.在心無旁鶩的時間深刻認識自己。 而這三個目的,如果也可以在我的「日常工作與生活的進行中」「同時」達成,這樣就不用另外空出時間寫日記。 工作即日記:

  4. 2014年10月1日 · 說到 Google 表單功能,現在愈來愈多人知道可以利用他來製作免費的線上問卷調查,或是利用他來收集學校班級、公司團體裡的各種投票、意見、資料。 利用「 Google 表單」,任何人都可以不花一毛錢、不需要寫程式技巧、不需要自己架站,就可以自己完成例如訂便當網頁、線上報名系統,或是線上讓上百上千人一起回答的問卷統計。 而且最新版的 Google 表單還提供了漂漂亮亮的各種新版面,就算不滿意也能讓自己新增照片、影片、調整外觀,製作出實用又好看的問卷: 設計問卷調查快速免費,新版線上 Google form 表單教學. 不再只有醜醜範本! 如何幫 Google 表單美化背景外觀? Google 表單的基本功能很好上手,但是大家有沒有深入挖掘一下 Google 表單更多的潛力?

    • 謝盈萱1
    • 謝盈萱2
    • 謝盈萱3
    • 謝盈萱4
    • 謝盈萱5
  5. 2017年2月2日 · Watch on. 雖然「彩獨 2 」在遊戲介紹裡這樣說:「這款遊戲基於世界各地藝術學校所教的色彩原理和練習而打造。 」但是不要被看起來好像很專業高深的色彩理論介紹嚇到了,其實玩這款「彩獨」不需要事先懂任何色彩理論,甚至也不需要學這款遊戲怎麼玩! 因為「彩獨 2 」挑戰的是你對色彩的感覺:顏色怎麼樣對比是平衡好看的? 色彩的漸層之間怎麼樣最順眼? 只要抓住感覺,你就自然能找到「彩獨 2 」解謎的方式。 而相對的,透過遊玩「彩獨 2 」,也可以訓練我們對色彩的感覺。 有趣的是「彩獨 2 」還會在我們破解每一關時,提供全世界玩家破解這一關的平均時間,讓你的解謎時間與全世界的玩家一起比較。 在逐漸破解每一個「彩獨 2 」關卡的過程中,還可以累積排名,排名數字增加後,會開始解鎖更多有趣的遊戲模式。

    • 謝盈萱1
    • 謝盈萱2
    • 謝盈萱3
    • 謝盈萱4
    • 謝盈萱5
  6. 2014年8月24日 · 一、想不出來也要逼迫自己去思考. 好的思考更容易從「思考的過程」裡產生,就如同只有一直練習畫畫才會找出好的畫法一樣(延伸閱讀: 把這 10 件「不重要的事情」寫進筆記,讓人生更有動力 )。 有時候我們希望獲得一些更成熟、更有突破性的想法,那麼我們就應該試著去思辨。 不可能等一個好的想法忽然自己跑出來,通常都是先想到很多不好的、次好的論述,然後一次一次自我推翻,重新架構,最後才會慢慢修正出更好的那個想法。 看到結果的人可能覺得那是忽然出現的靈感,但對於我們來說前面經歷的思考過程,其實和靈光一閃無關。 所以我有一個基本的信心:靈感不是忽然就會跑出好想法,現在想不到更好的想法也沒關係,現在看起來很爛的想法,如果繼續想下去也會變成有用的想法,只要自己願意不斷鑽進去思索。

  7. 2017年8月13日 · 這位開發者叫做 Nicky Case ,來自新加坡,他的工作目標是「creating Stories about Systems」, 把哲學、社會、心理學研究出的學術理論,建構成線上的互動遊戲 ,用遊戲來說哲理,用故事互動來觸動人心。 目前 Nicky Case 已經推出多款網頁互動遊戲,遊戲中用圖說理的巧思,和用簡單使用者體驗,就能展現深刻理論模型的慧眼獨具,不輸最精彩的 TED 演講 ,而遊戲的呈現方式可能又比演講更好玩。 今天這篇文章,我就想要來介紹一下 Nicky Case 作品 中, 四款我最喜歡的網頁遊戲,他們分別說明了「信任」、「偏見」、「恐懼」與「焦慮」的運作系統 。 而且更棒的是在遊戲中,開發者還用人性關懷的出發點,設計出解決問題的互動過程。

  1. 相關搜尋

    謝盈萱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