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月8日 · Man Sir原職漫畫師,4年前在機緣巧合下,經友人牽線,開始經營模型事業,從地舖做到商廈樓上舖。 他坦言搬上樓上舖時,各項開支加起來約20萬元,且事前亦詢問了朋友意見,預備了半年至9個月的生活開支作守業之用。 開業這麼多年,認識他的客人愈來愈多,當中有何心得呢,小編即綜合以下幾點。 第一:業務多元化 代工兼教人砌模型. Man Sir表示,出售模型所獲利潤不多,幸而尚有代工及教模型這兩個收入來源支持,兩者所佔比例差不多,但以後者較輕鬆。 至於客人年齡,Man Sir指在地舖時,以年青人居多。 搬上樓上舖後,則以成年人居多,且以40歲至50歲的半退休人士消費力最強。 想創業的大家,這一點要留意啦。 第二: 創業 開模型舖 店舖位置企理才有客.

  2. 2020年4月27日 · 【理財】20個管理財富技巧30歲前必學 經濟轉差更要學懂. HK01 2020年4月27日. 理財技巧,你懂幾多個? 踏入人生不同階段,會有不同需要,例如結婚、買樓、生兒育女、創業等,並要為日後退休生活打算,所有都是「錢」,所以愈早掌握,可累積的財富愈多。 特別在新型冠狀病毒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 疫情下,經濟環境轉差,更加要好好管理財富。 以下20個理財技巧,應在30歲前全部掌握,以應付各種變化。 20個理財技巧. 設定財務預算. 每日審視開支. 每月進行結算. 設定理財目標. 計劃理財進程. 為退休生活作準備. 養成精明消費習慣. 避免衝動性消費. 製作購物清單. 預設非經常開支賬戶. 設立緊急應用賬戶. 專心為事業打拼. 善用員工福利. 養成儲蓄為先習慣.

  3. 2018年12月17日 · MoneySmart香港總經理尹子良指︰「香港生活指數高,儲蓄艱難。不少港人感到置等長遠目標,在居高不下的樓價下難以達成,順理成章地捨棄長遠目標,擁抱及時行樂的消費態度。『既然財富不足以實現理想,何不好好慰勞自己』的想法充斥著港人思維。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9年7月25日 · MoneySmart即為大家分享當中5招。 第一:帶飯年慳2萬蚊. Caroline以往每天出外吃午飯,計算午飯連甜品支出,每天約花HK$133。 之後她自製沙律,及以水果、乳酪、芝士作飯後甜品,每週僅花HK$265,累積起來一年便慳了HK$20,014。 在香港,於市區用午膳,每餐均需HK$50起,以年計算,就要花約HK$18,250。 如果每天花點時間自備飯盒,的確可省去不少支出。 第二:戒買咖啡年慳1萬元. 許多人習慣在早上開工前,在連鎖飲品店買杯咖啡提神,習慣地以為這是必需品。 Caroline也因此每天花HK$41買咖啡,當她戒掉到飲品店買咖啡後,一年便節省了HK$10,458。

  6. 2018年9月3日 · 投資外國物業是不是一定賺? 相信總有不少人在聽到「低成本」及「高回報」這6隻字後,無論身邊人多麼反對,都總希望一試。 所以,小編會建議這些讀者朋友在付款前,先問問自己幾條問題: 放售後真的如香港一樣必賺? 很多香港人購入海外物業時,往將香港樓市思維套用到海外市場:「香港啲樓轉一轉手,就可以賺錢,外國都應該得啩! 」因而往往不會認真了解當地市場情況,例如當地是否人少屋多,是否供過於求。 此等投資者,往往由交易開始至完結,都只是「信」代理。 到打算放售單位時,才發現單位原來罕有人「接貨」。 最終,輕則貴買賤賣,重則長期丟空,零收入之餘,更需按時交管理費或地稅。 近年於東南亞,有地產項目開始針對中國或香港的投資者而興建,此等項目以當地的物質水平來說,相對高質。 價錢亦不是當地人所能負擔。

  7. 2021年12月17日 · 【散戶投資周記(13)】龍皇停牌/藥明生物系急插/華人置私有化 損手1號 2021年12月17日 散戶投資周記第13回:聖誕前夕,假日氣氛漸濃。

  8. 2019年9月5日 · 根據現時本港民政事務處規定,業主立案法團具有訴訟權力,可代表全屋苑所有業主,管理屋苑公契上指定的公共地方,或透過法律手段處理紛爭。 要成立業主立案法團,首先要有召集人。 該召集人須獲不少於5%業權的業主支持。 然後再按程序,召開擁有業主人數10%的會議,再獲超過30%業權份數的業主,在過半數票支持下,通過成立法團。 要達到30%的門檻聽來並不困難,但對於逾千伙單位的大型屋苑而言,卻因難以尋求共識,故往往未能成立業主立案法團,例如多達逾5,000伙的麗晶花園。 筆者翻查資料,發現香港擁有業主立案法團的大型屋苑,其實只屬少數。 知名屋苑如黃埔花園、太古城及嘉湖山莊,均沒有業主立案法團。 它們擁有的,只是缺乏起訴權力,理論上僅有聯絡及協調功能的「業主委會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