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3月31日 · 《遐迩贯》是香港史上第一份中文报刊,由英华书院印刷,开启学校办报先河。 《遐迩贯珍》曾销广州、上海、厦门、福州、宁波等几大商港,对早期媒体业影响深远。 在我不足二十岁那年,幸有机会接触《遐迩贯珍》原版,十六开本,看似杂志,拿来过目,才知道是香港最早的一份中文报刊,模式与现今报纸大不一样,但看到的不是创刊号。 《皕载英华》登出的创刊号,字体挺秀,保存完好,右边一行幼字“一千八百五十三年八月朔旦 第一号”,时为清朝咸丰年间;中间四个大字“遐迩贯珍”;左下两行幼字“香港中环英华书院印送 每号收回纸墨钱十五文”。 清楚刊出出版日期、报社地址及每份售价。

  2. 2018年11月16日 · 金庸(本名查良镛)於2018年10月30日仙逝,享年94岁。. 大师西去,江湖不再。. 纵观金庸一生,其经历可谓传奇,与《大公报》的渊源更是深厚。. 从1947年起,金庸在《大公报》(包括《新晚报》)前后度过了十年。. 从上海到香港,从外电翻译到副刊 ...

  3. 2024年3月8日 · 多次赴美国、加拿大、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及我国港澳地区演出,对传播粤剧艺术、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增进中外友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 2021年3月27日 · 陈月明介绍道,在英人统治时期曾劃分村落边界,分成耕作和居住两个部分,以务农为生的村民无以为生,中国政府遂与港英政府签订协议,向在新界有耕作活动的22岁以上农民发放“边防区农民耕作证”,持证者可往来深港两地从事务农活动。

  5. 2019年10月18日 · 谭校长曾说,今天的香港要保持优势、转型成功,就必须重视教育。 而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就是发展人力资源,培养社会优秀人才。 正视资优儿童需要,与提升香港竞争力有关。

  6. 2023年11月24日 · 年轻演员职业起点. 新剑郎原名巫雨田,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投身粤剧,正式入行,他形容小时候就跟随父母在戏棚欣赏神功戏,点燃了他对粤剧的热忱,决心踏上职业道路,“上世纪60、70年代,我入行之时,当时不少社群都会举办神功戏,会请戏班去演戏,我也时常在戏棚演戏。 追忆往昔,香港的粤剧发展虽说是戏棚上演神功戏与戏院演出齐头并进,但其实早在新剑郎入行之时,年轻的粤剧演员并没有太多在戏院演出的机会,“当时尚未有新光戏院、香港大会堂等场地,只有铜锣湾利舞臺、北角皇都戏院等,且这些戏院上演的也都是当时卖座的名伶的戏,年轻粤剧演员何处去? 在戏棚表演神功戏,就是初踏台板的好机会。 在当时来说,搭棚演粤剧是一件很普通的事。

  7. 2023年12月24日 · 曾是香港剑击代表队运动员,退役后,因为热爱音乐,一边旅行一边做流浪歌手,“我流浪了40多个国家,发现每个地方的人饮酒、吃饭后,最喜欢的事是唱歌跳舞,和香港大有不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