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3日 · 巢國明續稱現在香港最大危機是信心問題」,現在要等市民遊客對香港重拾信心巿道方會轉好在疫情未過經濟數據未錄回升時開徵新稅只會令業界百上加斤尤其飲食業零售業更會即時受到進一步打擊巢國明估計政府若想收到預期效果銷售稅最少也要有 5%而這 5% 已足夠影響遊客帶更少旅費來港,說:「就算政府其後實施日本等地的旅客退稅優惠,本地人一樣要『硬食』,最後還是影響消費意欲。 【一文看清】12 大連鎖商戶+小店最新口罩供貨免費派詳情 供貨情況即日【不斷更新】 <<<唔想錯過口罩開賣請 Bookmark. 盡覽香港小店銷售和推廣情報: → SME@HKET Facebook專頁【將 SME@HKET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睇商機】 Photo:johnlsl.

  2. 2019年9月11日 · 為興趣棄高薪厚職. 余卓羲今年只得 26 歲,2 年前甫大學畢業即開始創業,成立飛馬電腦,業務主要是代客「砌機」 (組裝電腦) 。 余卓羲雖主修商科,但一直對資訊科技素有興趣,大學時期更自修數個電腦課程並獲 IBM 聘請為實習生,月入2 萬元的職位只要「轉正」,3 萬多元的月薪就是唾手可得。 惟當時職務擔任部門與部門聯絡,跟余卓羲喜歡於前線打拼的興趣不符,遂毅然創業。 余卓羲說:「家人很支持我,但我的大學同學,同事都很不理解。 為何明明大公司有穩定工作不做,反而跑去做正衰退的行業? 但我覺得自己仍處於追夢期,性格亦都愛冒險。 希望能夠藉著創業,將砌機這種文化推廣出去。 YouTube 輔助宣傳.

  3. 2020年4月1日 · 兩人花半年時間到世界各地學習釀酒技巧和酒廠營運,其間花費 1 個多月在蘇格蘭釀酒廠打工,親身學習陳釀烈酒的方法及體會酒廠運作,Nic 後來更修讀 Brewing and Distilling 文憑,務求精益求精。 Jeremy 指香港和蘇格蘭釀酒方式非常不同,為了在香港重現理想釀酒環境,現時的酒廠有一個特製水冷系統,保證設備可保持在 15 至 18 度,一些當時學到的技巧亦沿用至今,例如釀出的酒液會放置 1 至 3 個月,讓酒味更融和,口感不太烈,更易入口,在放置過程更要經常看、嗅,試味以確保酒液品質。 【相關文章】 月產40萬罐「鬼佬啤酒」 出品嚴謹獲嘉士伯合作. 酒瓶的樽底有一個「勝」字,代表著飲完後可以「飲勝」。 Gin 酒具市場潛力.

  4. 2020年11月2日 · 香港上世紀 60 年代工業開始發展,工廈象徵港人拼搏精神,吸引了現在年青人注入新能量再次發光發熱。 三位土生土長香港人,在牛頭角買下工廈其中 6 層翻新,變成共享工作間(Co-working Space)投資項目,匯聚東九龍一帶初創企業精英,發揮「紮根香港」精神。 兩位聯合合辦人 Patrick Wong 和 Alton Chan 在銀行金融業打滾十多年,毅然辭職創業,2018 年聯同 David Yau 成立 PARAGON 公司,先後買下觀塘 6 層工廈,發展服務式創業共享工作間。 Patrick 指,透過 PARAGON 才真正認識物業投資:「原本空空的大廈,裡面其實可以很精采。 上摩天輪做PPT開視像會議? 日本讀賣樂園推工作度假服務搶WFH商機 【 見下頁 】

  5. 2020年9月18日 · 偉文笑言,公司轉型最大原因是利錢問題,做 OEM 利潤最多能去到 10 至 13% ,但經營自家品牌就算未計算零售的獲利,光是批發價已達超過 1 倍利潤,即 1 件衣服好過以前做(代工生產) 10 件。 若以網店計算,在減省實體店成本下,最理想情況利潤能到達幾倍。 偉文說:「當然不是說轉型就轉型的。 成立品牌要時間、功力。 我們在美國、加拿大都有分公司,英國也有自家店舖,經營風險比做 OEM 倍增。 現在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實體店都是間間虧損的。 雖然網店比去年上升 3 成生意,但經濟大環境仍不樂觀。 自家品牌如能站穩腳跟將可創造更大價值。 花木蘭 Disney+上架收入暴增193%救迪士尼! 串流平台取代戲院「回不了頭」 【 見下一頁 】

  6. 2020年3月10日 · 兩位青年大公司出身. Andy 和 Raimund 曾於世界最大的建築設計公司工作十多年,前者作品獲獎無數,更獲得過「蓮塘/香園圍聯檢大樓概念設計比賽」專業組冠軍,現時我們使用的蓮塘口岸的設計基本概念,便來自於張惟誠的作品《光影流岸》。 【相關文章】 隱世小店手寫菜單・高質食物平民價 日式餐廳走出港人風格. 張惟誠(右)和雷孟俊。 蓮塘口岸的設計來自於 Andy 。 創業後不以商業賺錢導向. 大公司會以收益賺錢作最大考慮,可以說「肯花錢的客人便是好客人」,張惟誠解釋:「商務顧客最肯花錢,他們非常精楚自己要甚麼,如要光鮮亮麗辦公室,方便傾1大生意,或者要設計美輪美奐餐廳吸引更食客。 他們肯花錢、要求簡單又清晰,簡單講是成品能夠幫他們賺錢。

  7. 2020年1月5日 · 鄧文俊 ( Sky) 是一名主管級的程式員,月入 4 萬,卻在 2 年前決定裸辭,創業後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半年內在香港收獲第一個一百萬。 其後 Sky 轉戰內地,近期更成立第 5 間公司,他直指內地對香港科創人材求賢若渴,各項政策對港人大開綠燈,現在正是香港科創人材最合適的創業時機。 Sky (右4) 裸辭、創業,並在內地成立公司。 高薪厚薪裸辭創業. 2017年,Sky 有感事業到達瓶頸,遂決定裸辭,成立「WhereAR Limited」:「當時我對新興的 AR 技術其實一竅不通,所以都被潑了不少冷水。 很多朋友和我說『你唔好咁傻啦,你職位又高過我,薪水又高過我,創什麼業』、『AR? 你憑乜成功? 大公司都唔得啦』,但最後都是堅持下去,我想,創業最重要的其實還是堅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