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14日 · 張魯一于和偉陳瑾王子文林永健李小冉等演員組成的全華班陣容相比Netflix的版本顯然更加契合原著粉對於小說角色的想像。 從其公佈的《三體》首發預告片看來,「你的人生屬於一種偶然」、「整個宇宙將為你閃爍」、「世界屬於三體」等台詞,頗為忠實於原著。 . + 4. 另一方面,一直以來觀眾對於《三體》影視化最大的擔憂是科幻場面宏大,不好拍攝。 《流浪地球》已經是三年多前的作品,這三年來國產科幻片依舊處於缺席狀態。 電視劇方面,國內科幻劇也尚未有成功先例,這無疑給騰訊版《三體》帶來巨大的壓力。 《三體》預告片中,「全視角感應遊戲」通過人物剪影、科幻感十足的打光以及攝影加以呈現,並沒有更直觀的展示。 因此,不少原著粉絲仍對特效畫面持有保留意見。

  2. 2021年6月28日 · 撰文:趙允琳. 出版: 2021-06-28 16:00 更新:2021-06-28 17:32. TVB《明星運動會》游泳項目日前圓滿舉行,賽事分男、女子組多個項目,包括50米自由式、50米蛙式、50米蝶式、50米背泳及4X50米不限泳式接力賽。. 游泳項目由前香港游泳代表隊成員蔡曉慧旁述,並由中國 ...

  3. 2023年1月10日 · 練官又指林姓姊弟稱當日在偏離遊行路線的金鐘道看不到任何衝突火光或催淚氣體此等說法對一個視力聽力嗅覺正常的人來說是完全不可能相關錄影片段可見兩人的敘述彷如來自不同時空與事實根本沾不上邊。 即使二人只是參與和平示威,無意加入示威者,也難以明白為何會見到警察會發足狂奔,亦不明白為何姊姊目睹弟弟被制服後,會認為警員正在施暴而上前要求停止,他們選擇留在現場,是贊同示威者理念的表現。 聲曾拜訪牧師另一證人未知此事. 至於劉彥昭,練官引述他當日稱要到灣仔陳牧師新居慶祝,但與陳牧師共事數年的另一位牧師出庭作供時,卻不知有此事。 劉當日手持長竹,在路中劈腿而立,其姿勢反映了其抗爭的態度,明顯與其辯稱是出於一片好心,把雜物移走以免傷及途人之說法不符。

    • 《三體》《三體》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由張魯一、于和偉、林永健、陳瑾、李小冉、王子文主演,在豆瓣超過35萬人的評價中斬獲8.7分的好成績!故事講述外來物種「三體」為了掠奪地球資源,對人類展開科技封鎖,展開的宏觀的世界故事,雖然這部劇在中國影劇的討論度不高,但意外深受國外觀眾們的好評!
    • 《去有風的地方》《去有風的地方》由劉亦菲和李現主演,講述許紅豆(劉亦菲飾)在北漂多年後的生活轉變,許紅豆在一家飯店擔任主管,然而她依舊沒有自己的房子、車子和對象,生活一直處於一種失落和困惑的狀態,在經歷到閨蜜的意外去世後,她決定離開繁忙的都市前往雲南大理,不僅是尋找生活的希望和信心,也讓她重新檢視自己人生的契機,整部劇以清新療癒為主軸,在豆瓣上獲得8.6的高分!
    • 《狂飆》2023開年初的黑馬陸劇《狂飆》,由張譯、張頌文、李一桐、張志堅、吳剛領銜主演,整部戲以「刑偵掃黑犯」為題,在豆瓣評分上獲得了8.5分的好成績,故事講述2021年,臨江省京海市展現掃黑行動,一線刑警安欣(張譯飾)作為正義方代表,與惡勢力展開長達20年的生死搏鬥,過程中描述許多人性的複雜,獲得許多觀眾的好評!
    • 《曾少年之小時後》《曾少年之小時候》是由劉暢、王雷執導,張籽沐、張開泰、郭子凡主演的都市校園愛情劇,該劇在豆瓣上獲得了8.3分的好成績,該劇講述了在北京胡同裡一個普通的四合院,三組平凡家庭的溫暖日常,以及三位少年的青春成長、懵懂情愫的故事。
    • 「公投」、「命運自主」概念萌芽 開啟青年參政
    • 青年世代不甘服於既有權力結構
    • 周澄:認清個人專長 不想太多是非
    • 黃永志:抗爭講求政治意志、持久力
    • 寄語充實自己 「抱持希望,為日後香港貢獻」

    當年五區總辭受到建制派的杯葛,「大專2012」順勢成立,避免補選出現自動當選無法成事的困局。周澄提到,他們當時亦希望在「變相公投」行動過程中,帶出一些傳統泛民主派以外的聲音。她指,當時「變相公投」的概念在香港相對新穎,一時較少人接受,但今時今日已不是新鮮事,亦有不少年輕抗爭者向她表示,自己正是受到當年五區總辭的啟發。正好當時反高鐵一役,令更多市民意識到,功能界別的存在會加劇民生政策向某部分人傾斜,五區總辭以「打倒功能組別」為主題,已經將這信息傳遞出去。 黃永志指,近十多年的民主運動其實是一個公民持續覺醒、民間力量不斷嘗試的過程,五區總辭就是集合過去眾多民間力量的一個爆發點,並且標誌抗爭由議會主導過渡到民間力量施壓。最後雖然投票率低,但亦留下一些思想上的遺產:「在過去十多年最大分水嶺,是201...

    於2010年初,反高鐵撥款示威揭示青年世代不甘服於既有權力結構,更傾向走上街頭抗爭,「八十後」成為當時香港最重要關鍵詞之一。三位受訪者同是八十後,在相同的年代開始投入抗爭。 「當年最壞的情況,可能只是社會服務令,幾星期、幾個月便會完結,但現時很多年青人可能大好前途就此沒有了,可能面對幾年以上的刑期。」周澄慨嘆,新一代面對的抗爭環境比他們艱難更多、代價沉重得多。 她憶述:「我們還是學生的時代,搞一場遊行有一、二百人參加,已經覺得很多。文宣、動員也不像今日般,在Facebook開個群組,Telegram開個群組,便會一呼百應,那時要花很多組織和時間,才能動員一個比較像樣的示威遊行。」她提到,當時的示威規模較小,政府也就沒有那麼熱衷於鎮壓,但隨著近年政治矛盾激化,示威人數、手段也不斷升級,遭受的壓...

    在十年前反高鐵、政改爭議時期,由於當時政壇較少年輕女性面孔,周澄一時獲得的鎂光燈相當多,更曾被坊間稱為「民主女神」。周澄2010年自中文大學文化研究系畢業後,曾到菲律賓實習半年,後來回港任職記者、在英國讀書一年,近年已較少公開露面。她現時為一間主打環保議題的非政府組織(NGO)工作,並會以獨立記者身份撰寫專題報道。 提到淡出政圈的選擇,周澄透露其中一個個人因素:「面對媒體或公眾的壓力很大,有點心力交瘁,覺得自己比較多是非困身,情緒會頗負面。」於是她開始思索,自己是否適合留在社運圈或政圈。在菲律賓實習時,她確立了自己的興趣:「那半年確立了我之後許多興趣,也開始覺得我的能力和興趣會集中在讀書、寫作、做研究,也有人鼓勵我當記者。我當時也覺得有興趣之餘,其實記者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崗位。」

    黃永志和郭永健目前尚在政圈發展。黃永志畢業後任職NGO,2014年起先後為梁國雄、劉小麗擔任立法會議員助理,其後於小麗民主教室工作,至去年參加區議會選舉,在西營盤擊敗民建聯劉天正,成為中西區區議員,投入議會政治;郭永健則投身政界,成為工黨創黨成員,2015年短暫擔任大埔區議員,2017年任工黨主席至今。 黃永志提到,過去十年其中一個反思的結果,就是政治抗爭很講求政治意志,在巨大的政治實面前仍能堅持的持久力。他覺得以前的自己決心未夠,但經歷半年前的反修例運動,他產生一種「當仁不讓」、「捨我其誰」的想法。尤其他認為在自己所屬的選區,是中聯辦所屬地區,於是他又想到,可能除自己外,不會再有其他人會去挑戰這選區。 郭永健則指,當年學聯其實也有提到一些階級議題,其後投入左翼21和成立工黨。他認為,參與政...

    說到最後,周澄指出,香港公民社會的討論議題相對狹窄,她亦會問自己,假設今日香港人抗爭成功,成立民選政府,有什麼政策議題大家可以有效推動、有實質政綱和願景。她認為抗爭也有很多不同的崗位,總需要有人涉足不同的政策議題,為日後的香港貢獻:「我們每個人都儲一點彈藥、儲一點能力,也是一種抗爭的方法。」亦因如此,她不認為自己現時關注的環境議題「離地」。 「有些能力會跟著你一輩子,而這些能力,無論你在什麼崗位,也會用得著,我會抱著這個希望。」周澄如是說。

  4. 2017年11月11日 · 撰文:裕華. 出版: 2017-11-11 00:35 更新:2017-11-11 00:35. 於香港的遊行集會,按《公安條例》,事前要先向警方申請,若不滿警方「不反對通知書」的要求,可向「公眾集會及遊行上訴委員會」上訴。 不過自上屆梁振英政府起,委員會便是逾半委員為親建制背景,至現屆鄭月娥政府,也未見「風格」有變。 據最新任命,新委任的鍾婧薇及葉振都分別為親建制組織的義務法律顧問及廣東省政協委員,有民權組織直指失望,「政治傾斜」有損委員會公信力,亦可見政府想把遊行集會牢牢掌握的取態。 現時於香港的遊行集會都要事先申請,若不滿警方的不反對通知書,可向公眾集會及遊行上訴委員會提出上訴。 (資料圖片/吳鍾坤攝)

  5. 2017年11月10日 · 郭永健接受香港01查詢時證實消息表示有信心在黨改選大會當日取得過半數信任票接任工黨主席並強調黨內人事問題已經得到解決運作上沒有問題據了解此前辭去副秘書長職務的何秀蘭將不參選個人執委但就可能以團體成員公民起動代表身份繼續擔任執委郭永健於月初率工黨成員狙擊抗議林鄭80萬公屋論」。 (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今年8月傳出工黨前主席胡穗珊與時任工黨副秘書長何秀蘭的不和消息,胡穗珊更突然宣布辭去黨內職務及退黨。 何秀蘭其後亦引咎辭職。 工黨主席及副秘書長兩個職位懸空後,根據黨章規定,須於主席職位懸空三個月內改選。 因此原定12月舉行的改選,提前於11月19日展開。 屆時將會在同一次黨員大會上,分別選出黨主席及13名個人執委。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