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2月1日 · 保險經營就是複製信任,轉介紹是複製信任的表現,一個介紹一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轉介紹是保險業務人員非常重要的展業利器。 就像飛輪效益,一開始需要加倍的力氣,但達到一定臨界點後,就能用較輕的力氣轉動。 加入行業十八年,國泰人壽行銷總監謝珮淇相信透過服務可以帶來客戶的信任,同時亦要根據所處的環境和社會趨勢調整,瞭解客戶情況給予最貼近的服務,方能獲得客戶的認同和轉介紹。 她說,保險是人的事業,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社會型態也不斷地改變,過去到客戶家一對一的拜訪模式已經不適用,因為目前大部分客戶是雙薪家庭,客戶的時間非常有限(註)。 也因為現代人的工作時間長,近幾年謝珮淇的開發較多鎖定在職域。

  2. 2024年2月1日 · 張麗梅認為,擁有自主經營意識的人應有4個特質:第1個是自律;第2個是有意識地規劃自己的人生;第3個是有目標,並為之不斷努力;第4個是捨得投入。 她詳細分享了落實自主經營的5個方法。 1. 制定階段性目標,實現長期績優. 張麗梅認為,從事保險行銷工作最重要的不是短期內意氣風發,而是持續奮鬥實現長期的績優。 如何實現「長期績優」? 張麗梅的做法是制定階段性目標。 例如,張麗梅的目標是達成IDA名人堂(連續24年或累計30年獲得IDA榮譽),那麼她第一階段的目標是連續3年獲得IDA榮譽;第二階段的目標是連續6年獲得IDA榮譽;第三階段的目標是連續9年獲得IDA榮譽;第四階段的目標是成為IDA終身會員(連續12年或累計15年獲得IDA榮譽)。

  3. 2019年11月1日 · 3標準、3步驟,尋找適合的人才. 團隊要持續增員,才能保持活力,成長並創造更多可能。 對於增員,蔡清華認為 首要條件是要認同保險的價值和意義 。 在面談新人的過程,以及新人培訓的課程也都會特別強調保險的工作價值、社會意義和功能。 他強調,如果無法非常認同和肯定保險的重要性,純粹為了提高收入而加入保險業,在面對挫折及市場變動時,就很容易放棄、脫落。 就好比,二 一九年因應法規的調整,引導保險商品及市場改為以保障型商品為主,若沒有非常認同保險的價值與意義,業務人員就無法好好轉型。 第二,要有創業心態 。 具備強烈的創業心態是保持積極的重要因素,如此,在遭遇到挫折的時候,就不會輕易因眼前的挫折而放棄。

  4. 2021年5月1日 · 本期邀請4位學界教授、1位急診科醫師及2位醫療險銷售高手為你從不同角度分析醫療險的重要性。 4塊醫療現況的拼圖, 拼出「愈來愈重要的醫療險」 第六回經驗生命表,是一記高齡社會到來的警鐘. 急診科醫師:配置充足醫療險才能享有最好醫療品質. 不怕麻煩,從小做起, 建立客戶信賴關鍵. 不以保費增減為武器, 保障出發才是長久經營之道. 助力夥伴共同成長的早會平臺──互助型Case study早會. 多變的時局更能彰顯不變的精神本質.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相關文章 來自作者的更多. 登錄後發表評論.

  5. 2020年6月1日 · 作為一名曾經歷過SARS的業務人員,長期保持績優的林淑貞在今天一到四月的疫情期間,業績相較於去年反倒成長了兩成。 對於自己沒被「疫情悶經濟」影響,林淑貞表示:「最棒的應對方式,就是不要『把疫情當疫情』」。 「當時印象確實滿深的。 」一提到十七年前的SARS,林淑貞記憶猶新,「當年我們在電視上看著醫院封院的新聞,加上SARS的致死率很高,當時真的人心惶惶。 以我自己經驗,我2個疫情都經歷過,我覺得SARS在經濟方面,還沒有新冠肺炎擴散到各行各業那麼大。 業務量增加2成的6個關鍵點. 作為一名曾經歷SARS的業務人員,長期保持績優的林淑貞在今天一月到四月的疫情期間,業績相較於去年反倒成長了兩成。

  6. 2018年6月1日 · 成功團隊 成就首批雙百IDA,香港保誠保險卓越行政總區團隊的成功祕訣 文 盧美靜 照片 本刊照片、受訪者提供 IDA並非一個挑戰,而是一個邁向卓越的機會,成為IDA百人團隊是香港保誠保險卓越行政總區團隊的基本要求,將IDA的主題融合在團隊發展策略上,引導團隊朝著正確清晰的方向前進,讓團隊 ...

  7. 2018年12月1日 · 1353. 新光人壽仰賢通訊處處經理賴怡如,用「溫柔的霸氣」帶領團隊,在夥伴加入團隊前,就先瞭解彼此的目標與夢想規劃,讓正面、積極、有衝勁的人才加入團隊,除講求基本業務能力培育外,更重視團隊夥伴的溝通,依個人特質因材施教。 團隊內老中青三代互相協助和學習,氛圍積極熱絡,逐步培養成功團隊的內力,自然成為高人均產能的優秀團隊。 親談增員,尋找理念相符的人才. 選擇契合的人加入團隊,才能一起達成目標,完成夢想。 賴怡如非常重視夥伴加入的態度和初心,在招募增員時,都會親自面談,聊聊彼此過往的經歷,和對未來規劃的藍圖,尋找一起打造高績效夢想團隊的夥伴。 每一個人加入保險業的目的和想法都不同,經過溝通可以找到一個共同追尋的目標,創造共識,就有一起打拚的原動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