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7月7日 · Bella 2015-07-07. 字 字 字. 更新: 23-09-2017. Lunge,中文名稱眾多,又稱:弓步蹲、跨步蹲、下蹲……這為健身入門招式,變化多樣,可徒手在沒有裝備以下做,亦可配合啞鈴作負重訓練。 主要鍛練股四頭肌,此動作亦會加強腎肌、大腿後肌以及小腿。 動作. 站立,雙腳分開至膊頭闊。 左腳(或右腳)向前踏步。 無論前腳,以及後腳,膝部皆成90度。 頭腳膝蓋不可越過腳尖。 上身挺直,姿勢靜止1-2秒,然後轉腳重覆動作。 新手每組十次(左腳+右腳=1次),每日做兩至三組。 注意. 不要在軟墊進行這練習,要在硬地上進行. 步幅可大可小。 大步幅針對髖關節,小步幅針對股四頭肌。 前膝不要向內翻。 更多: Fitz Facebook 專頁.

  2. 2018年5月3日 · 「跑步膝」正式醫學名稱是膝股關節綜合症 (patellofemoral syndrome),是一種慢性勞損疾病。 膝部因長期受到衝擊,令膝蓋 (即菠蘿蓋) 的軟骨受到磨擦,引起發炎. 成因. 體重過重:加重膝部負荷. 過度使用:長期及頻密的跑步、跳躍,而沒有得到充份休息. 肌肉量不足:膝部缺乏肌肉去保護關節。 而四頭肌肌力不足,也令膝部移位;小腿肌力差,亦導致腳掌不能緩衝著地時的衝擊. 腳傷未癒:有腳患而繼續操練,要導致跑姿變形,引發受傷. 年紀越大越容易患上此病;女性比男性更易有膝部問題. 圖片來源. 徵狀. 如有在以下情況 膝部有痛楚 ,有可能已患上膝股關節綜合症,應立即停止訓練,諮詢醫生或物理治療師意見: 上落樓梯時. 跪下時. 做深蹲 (squat) 時. 長時間屈膝坐下時. 預防.

  3. 1. 初嘗試切記要慢慢做,2至3秒做一次就OK. 2. 下壓時,維持腹部、臀部成一直線。 Pat Pat唔好兀起,背部亦唔好拱起. 3. 最近每組可做10次,每日兩至三組。 世界紀錄:1小時世界紀錄係3,877次;連續做最多次嘅紀錄係10,507次。 更多: [Superman 超人式] 強化肌肉伸展臂臀. [Burpee 波比操] 鍛練全身70%肌肉. [Crunch 捲腹] 不傷腰練腹肌. [High Knees高抬腿] 剛柔要配合. [Lunges弓步] 針對股四頭肌. [Wall Sit 無影凳] 靠幅牆練大腿. [Jumping Jack 開合跳] 迅速提升心跳. Bella其他文章. Fitz Fitness 健身.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5年7月30日 · 2015-07-30. 有人以為,做鍛練不斷重復動作,十分沉悶。 是嗎? 這個動作Bear Crawl,我替它改個有趣的名字「熊仔爬」,既能鍛鍊肩膀、核心及髖屈肌,也針對肢體協調及穩定。 而且,幾位朋友一起做,更可加入競技元素,為鍛鍊增加樂趣。 做法: 1. 四肢著地,膝部離地; 2. 雙手雙腳向前爬,注意不能同手同腳(即左手向前,就要右腳向前); 3. 向前四步,然後向後四步; 4. 初學10-15次,做三組,每組休息1至2分鐘。 幾個人一齊做可加插競技元素,例如玩「捉」。 注意: 1. 不能同手同腳,考驗專注力以身體協調; 2. 注意爬行路線,以免撞到雜物受傷。 示範短片: 更多: [7分鐘Workout] 經典訓練夠科學. [Plank 撐體] 一招練好核心肌肉群. Bella其他文章

  6. 2017年12月28日 · Hoffman醫生的研究報告. 抽筋的成因. 近年不少研究都推翻了傳統對抽筋問題看法。 對於抽筋的原因,也有更為不同的結論: 1. 缺水、電解質流失. 這種傳統的講法指出,當進行跑步行山等劇烈運動時,身體來不及補充足夠水份及電解質,就會令肌肉發出警號,而出現抽筋。 不過,多個研究均指,抽筋的運動員與沒有抽筋的運動員,在他們的體液裏,並不能找到決定性的分別。 換句話說,在長跑比賽中,缺水或缺乏電解質,並不構成肌肉抽筋的理由。 2. 肌肉損傷. 上面 Hoffman 醫生的研究指出,有抽筋經驗的運動員,較容易再次抽筋。 Hoffman 醫生相信與肌肉的損傷有關。 3. 操練不足.

  7. 2016年4月30日 · 1. 姿勢不良 –坐着工作、讀書、看電視的姿勢不正確,常常上身「烏」前,肩部內縮. 2. 胸背肌力不平衡 –有些健身人士喜歡練習胸部多於背部,慢慢胸肌比上背肌強,因此胸肌便將肩部拉住,形成駝背。 矯治方法. 首先最重要是維持正確的姿勢,無論是坐着、站着或走路,請緊記挺胸收腹。 其次就是透過重量訓練以及拉筋動作讓背部肌肉加以強化,請參考以下訓練。 1. facepulls. 這個動作訓練上背肌肉,注意不要二頭肌發力,因為動作重點是肩胛骨向內收,帶動手臂動成。 訓練4組,每組10次. 2. reverse flyes 反向發鳥. 這個動作同樣訓練上背肌肉,請注意用較輕的重量,否則容易受傷。 訓練4組,每組10次. 3. seated rows 坐姿划艇.

  8. 2019年3月14日 · 小別一個月,又回來了! 剛剛過去的二月因忙於舉辦 專為「渣馬」跑手而設計的工作坊 和為 跑友賽後的「江湖求急」 而無暇撰文。 三月一切回復正常,從本篇開始,我的文章不僅著重下肢關節痛症的復健運動,更會談談全身大大小小的關節,務求令大家對關節的痛症有進一步、深一層和另一面的認識,好讓大家為自己的「手手腳腳」多作一點保養! 我嘗試透過本文章令大家重新認識肩膊疼痛和其相關的復健方法,而本人也不是首次撰寫有關肩周炎的文章,若有興趣,可翻閲《 啪啪聲,好鬼驚 (肩膀篇) 》。 言歸正傳,要成功處理肩痛和降低復發率,一定不會沿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法。 反之,我們必需嘗試整全醫療的方法,由內而外,再由外而內的了解情況、分析成因和治療痛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