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4月18日 · 梁國城曾任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現為香港舞劇團藝術總監做過大團現在則做中小藝團在他看來如何訂立藝術發展的制度和善用資源輔助 ...

  2. 2019年12月11日 · 規劃署前署長潘國城過去曾指出即使棕地作業者願意遷走政府仍要解決業權問題並可能要面對司法程序所以較難掌握發展時間據了解現時未有發展計劃的棕地達700公頃規劃署根據策略位置交通接駁程度棕地群的面積決定發展潛力棕地群若與現有新市鎮及主要公路的距離少於步行距離內500米而土地面積最少有兩公頃的話其發展潛力屬較高。 政府上月已預告,會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由私人擁有的新界約450公頃土地發展公營房屋,大部分為棕地。 政府會先規劃後收地,並優先檢視當中160公頃較接近現有基建設施的棕地。 據了解,該批土地位於沙埔村、十八鄉、屏山、泰亨、藍地等地;另有290公頃屬中等,分別位於牛潭尾、流浮山等,目標在2020年年底前完成分析。 香港文匯報記者 顏倫樂. 讀文匯報PDF版面.

  3. 2014年6月4日 · 梁國城曾在香港舞蹈團擔任藝術總監一職目前是香港演藝學院榮譽院士縱橫舞台30年梁國城最了解如何用舞蹈作品體現中國傳統藝術的美。 他的作品《周璇》、《自梳女》、《胭脂扣》、《瀟灑東坡》以及《清明上河圖》不僅備受歡迎且屢獲殊榮。 而近年在創作了香港武俠舞劇系列:《笑傲江湖》、《雪山飛狐》和《神雕俠侶》後,更被「中國舞蹈家協會」主辦之《舞蹈》雜誌譽為「武俠舞劇第一人」。 但我們的這位資深編舞家卻坦承,他在第一次要做武俠舞劇時也和考試前的小學生一樣「膽顫心驚」,甚至想要「逃之夭夭」。 能看懂的舞蹈. 遙想當年,梁國城溫文爾雅、不急不慢地爆出了一個「驚天大秘密」,他說:「最初要做武俠舞劇的主意不是我想出來的。 當我們的黎漢明總策劃提出要做《笑傲江湖》時,我很訝異!

  4. 2017年1月9日 · 三利極有商業頭腦,發現香港的城市建設需要大量石材,於是拿出微薄的積蓄,到筲箕灣阿公岩開設三利石廠,經營打石業務,生意愈做愈大,日後很多政府工程也採用三利的石材,如舊最高法院和薄扶林水塘均由三利石廠供應石材。 坊間流傳着曾三利致富的故事:說他有一天因為要為工人準備食糧,於是以高價800錢在街市購入16罈鹹魚,鹹魚罈非常沉重,人們都笑說他買的鹹魚罈是奸商用石頭墊底,只值100錢。 不過,後來發現鹹魚下面藏有大量金銀,三利遂成為富翁。 原來海盜把劫得的財物收藏在鹹魚罈中,卻因政府掃蕩而流入街市,陰差陽錯落在三利手上。 不過,三利從不承認此說法,氏後人也說這是杜撰的故事,家發跡主要是靠勤奮和技術。 三利致富後,在人煙稀少的沙田頭村旁購買大片土地,興建大宅,聚族而居,成為今天的大屋。

  5. 2015年1月17日 · 曾有學者稱在當今書畫界於書印各方面具殊深用功深味精研而享有三絕之譽的大家屈指可數而周國城先生可謂其中較為 ...

  6. 2018年11月5日 · 灣仔區內有不少古蹟因獲評選為一級、二級歷史建築而開始被「活化」,不過不同建築的「活化」之路顯然不一樣。 正如被評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的綠屋,早前被活化作為動漫基地,但可惜因人流不足、宣傳欠奉,最後落得經營困難,而被市建局收回並改名為「茂蘿街7號」。 「活化」古蹟原本的目的就是希望一方面保留歷史建築,同時平衡社區的發展,為這些舊建築重新注入新生命,使更多市民大眾可以使用。 所以重點在於「活化」能否融入社區,而灣仔有不少古蹟活化後已經與社區融為一體,比如和昌大押,活化後改為售賣傳統食品和古玩的高級生活用品店以及西式餐廳等,基本上與灣仔這個中西文化融合的地方配合得非常好。 而「藍屋」活化後,一方面開設「香港故事館」展示舊時香港民間生活的點滴,另一方面保留了原本住宅的用途。

  7. 2021年6月2日 · 2021-06-02. 楊家村後人楊永光(左)、老戰士林珍(右)。 大公報記者文澔 攝. 楊家村後人憶淪陷時期親歷 難忘共產黨游擊隊熱忱愛民. 香港淪陷期間,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江縱隊展開空前絕後的「秘密大營救」,在日寇嚴密封鎖下,將何香凝、鄒韜奮、茅盾、梅蘭芳、蔡楚生等數百名文化人士營救出來,轉移往後方安全地帶,奇跡般地完成一場「最偉大的搶救工作」。 元朗十八鄉楊家村的適廬,是這次大營救中極其重要的「中轉站」。 當年親歷者、楊家村的後代楊永光現仍生活於此。 楊永光日前接受大公報訪問時憶述,「楊家村村民從初始的警惕,到後來的為保護游擊隊員寧死不屈,是共產黨的熱忱感動了楊家人。 」 大公報記者 劉越琦、常彧璠.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