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30日 · 一、首先便是「應該如何做好資產配置」:他明白今天做的安排未必適合將來的需要,所以想知道應怎樣按人生階段配置資金及資產。 他問到60歲時的資產如何配置,如果有80歲命的話,到時又應怎樣安排餘下資產呢? 二、「長綫需要」:尤其是Aska現時只是41歲,如果他計劃在45歲退休,預期退休後的生活時間可能會達到40年或以上,還有太太和他是同齡,而一向女性的預期壽命比男士多幾年,所以太太到將來可能會面對一個更長的退休生活,怎樣安排資金及資產才可以應付這樣的長綫需要呢? 三、「可持續性」:Aska所說的「可持續性」是今天一個很熱門的詞語,因為熱門投資趨勢ESG中的S便是指可持續性。 而在個人理財上,這概念亦很重要,理財不能夠只看今天,一定要根據環境變化而持續地調節計劃,環境包括內在和外在的環境因素。

  2. 2019年5月14日 · 台灣知名Youtuber聖結石在其Youtube頻道發布他參觀鍾培生位於淺水灣的5層大宅的影片一開場首先介紹泊有至少4輛名車的車庫其中3輛是法拉利而一輛黃色的法拉利更配上P1KACHU車牌喻意比卡超)。 不過他坦言自己其實「一個月才開1、2次車左右」。 影片一開始就展出兩台法拉利,黃色一輛配上「比卡超」的車牌。 聘10位家傭打理家居. 鍾培生家居面積過萬呎,被問到聘用的家傭的數目時,鍾培生估計約有10位,負責打理日常家務,又指:「我媽說如果請個保安,有賊進來他還是報警,但工資是工人的5、6倍,不如請3個工人,賊人看到也不敢進來。 」所以還是請家傭比較划算! 鍾培生的家很大,定期會舉辦家庭派對。 從外面看大宅外貌。 娛樂設施應有盡有.

  3. 2019年11月22日 · YouTuber轉型係關鍵. 其實唔少YouTuber都知道所謂「網絡紅人」終有一日「唔紅」,或甚至行業消失,唔少YouTuber已部署轉型,做幕後策劃,或者開公司,其實Ming仔已經撈過界,同電視台合作拍綜藝節目、電視劇集,甚至係執導拍電影,由小小電腦mon,搬上到公仔箱之餘,更搬到大熒幕,佢總算係分散咗風險,不過電腦mon、公仔箱同大熒幕嘅目標群眾雖然話唔同,佢哋對呢今次單嘢睇法未必完全一致,但風頭火勢,邊有公司敢救火,割席都嚟唔切喇! 今次Ming仔親身示範一次YouTuber如何自爆「關公災難」,畀其他YouTuber上咗一堂,YouTuber係要知道你目標群眾特性,唔識唔好亂嚟。 【作者簡介】90後製作公司打雜,熱愛打機,亦愛行山吸收靈氣,希望快啲儲夠錢享受人生。 撰文 : 積臣.

  4. 2018年11月17日 ·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羡慕別人創業自己做老闆,心癢癢也想創業。 停一停,諗一諗,你看到別人創業的光輝故事,但你沒看到別人的辛酸,更沒看到每100個人創業,有99個焦頭爛額的失敗者。 在準備創業前,或許你應該先讀一讀「柏拉圖自殺.

  5. 2023年12月30日 · Perkins在華爾街底層掙扎時,他的朋友卻依然辭職借貸環遊世界——這成了朋友一生的財富。 而當Perkins數年後想要效仿時,卻發現太多現實因素使得他再也無法實現這個願望。 健康、時間、金錢是獲得人生幸福感的三大要素。 步入暮年,即便金錢數字依然在增長,但健康與時間不再,即便是有錢,某些體驗卻再也買不到了。 多少富豪在暮年一擲千金只為了晚幾天拔管——但這樣真的值得嗎? 未清零的財產,都是你浪費的生命活力. 有人會說,那為什麼一定要清零財產,才算是好好享受到人生? 「一寸光陰一寸金」,這是很樸素的道理。 現代社會工作的本質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在用時間換取金錢,但Perkins則更加直接,他表示,工作就是在用生命活力交換金錢。

  6. 2022年12月15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2/12/15 17:17. 最後更新: 2022/12/15 18:29. 分享: 交稅可謂打工仔噩夢,每年5月收到稅局寄出的報稅表、再申報各類收入後,到看到交稅通知的銀碼時,很多人都難以接受,但翌年仍要如期繳付,因此很多人都在每年的3月31日前想盡方法扣稅。 政府現時提供的「扣稅三寶」方案中,包括自願醫保(VHIS)、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及合資格延期年金(QDAP,扣稅年金),當中QDAP屬於較熱門扣稅工具。 不過,購買扣稅年金亦要清楚了解產品條款。 今次比較市場上7款在儲蓄扣稅年金中評分較高的產品,除了審視保證回報率外,亦會探討提供預繳方式的扣稅年金是否一個對消費者更有利的方案。 QDAP免稅額上限6萬港元.

  7. 2019年9月27日 · 除了投資股票市場之外,梁劍平在其他理財範疇方面又有何習慣? 他分享,他的人生第一份保險是與通脹指數掛鈎的儲蓄保險,供了近30萬元本金,「算是一種投資,加少少保障」,最近更提取了共60萬元,數值上剛好獲利一倍,回報不俗。 審慎聽取保險經紀的投資意見. 梁劍平不諱言,自己的投資及理財經驗,甚至比一般保險經紀多,在他眼中,保險經紀很多時「只是一名Sales,他們只是為了自己的佣金(Comission)而努力,並不是為了你(的個人得益)而奮鬥」,所以,他從不介意跟進自己的保單投資及保障,就算自己的保單成為「孤兒單」也從未驚過。 亦由於梁劍平的個人投資經驗豐富,因此他不會全盤相信保險經紀涉及投資成份的理財建議。 他亦建議,投資者也應自己做好功課,從而計劃周詳的投資決定。 「要與保險公司鬥長命」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