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20日 · 2021年年收入最高的TikTok網紅KOL,為年僅17歲的Charli D’ Amelio,她擁有多達1.33億追蹤者,是TikTok中最多追蹤者的網紅。 她去年收入多達1,750萬美元(約1.36億港元),除了有廣告贊助之外,她亦與姐姐Dixie D'Amelio合資開設Social Tourist品牌,並與其他品牌合作推出聯乘產品。 去年初品牌就與Hollister合作推出產品,而Hollister母公司的CEO Fran Horowitz指出,Hollister去年9月銷售額增長近10%,主要功勞來自Social Tourist。 另外,她亦有在串流平台Hulu推出節目,透過多個途徑吸金。

  2. 2024年1月9日 · 強積金是港人退休儲蓄的重要部分,基金的長期表現至關重要。 本網針對市佔率排名較高的永明羅列其「 永明彩虹強積金計劃 」、共18隻基金的近10年、5年、3年和1年的回報,每月更新,以下是最新的2023年11月數據。 這些數據讓大家了解,若使用永明彩虹強積金,哪隻基金可以取得最佳回報。 僅記以下只是歷史數據,不代表未來表現。 而3年、5年及10年的數據,都是平均每年的回報率。 值得留意,永明今年6月新增三隻強積金基金,分別為「 環球低碳指數基金 」、「 美股基金 」及「 歐股基金 」;其後又於11月底新增「 美國及香港股票基金 」,因此永明彩虹強積金計劃便由14隻基金,改為18隻基金。 數據來源: 積金評級. 永明彩虹強積金回報表現 . 點擊圖片放大.

  3. 2024年4月15日 · 中港股基金是永明彩虹MPF中表現最差,近1年香港股票基金更在行內位處末流,在59隻同類基金中排第54名。 短線: 大中華股票基金 、 富時強積金香港指數基金 及 香港股票基金 3月分別微升1.94%、0.4%及0.11%,行內分別排名第8、47及54位; 近1年血虧(分別錄-14.26%、-18.01%及-21.64%),大中華排第8,香港指數則居35位,港股基金居54位; 三者首季分別蝕0.11%、3.2%及4.32%,分別排名第11、50及57位。 長線: 長線的近3年、近5年,三者仍是永明彩虹MPF中表現最弱,均錄得虧損;

  4. 2019年3月1日 · 入境事務助理員職位全年接受申請,每月薪酬為20,690元至28,595元;而入境事務主任更正在招聘當中,截止申請日期為2019年3月7日,入職薪酬視乎學歷而定,每月為34,825元至70,970元。 投考人除了需要具備相關學歷要求外,也要通過體能測驗及能操流利廣東話和英語。 海關關員職位全年接受申請,入職薪酬為每月21,285元至每月29,455元;而海關督察的入職薪酬視乎學歷而定,每月為39,310元至43,845元。 投考人除了需要具備相關學歷要求外,也要通過視力測驗、能操流利粵語及通過遴選程序。 消防處. 消防員(行動/海務)及消防隊目(控制)的起薪點分別為21,285元及30,315元;而消防隊長的起薪點為每月39,310元至43,845元,視乎學歷而定。 懲教署.

  5. 2023年9月10日 · 零學貸提前獲學士、碩士 成功入職谷歌. 當他準備上大學時,父母表示他們會支付兩年的學費,但其餘的要由他自己負責。 為避免承擔學生債務,Nguonly用2年修讀完4年的所有課程,提前完成了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 畢業後,Nguonly在軟件公司Qualtrics工作,同時在母校攻讀信息和數據科學碩士。 他採取了與本科時相同的方法:快速完成學業,而沒有太多的經濟負擔。 在全職工作的不到一年內,Nguonly於2022年8月獲得碩士學位。 攻讀碩士期間,他還實現了職涯夢想:2021年12月,他成為谷歌軟件工程師,年薪約為19.4萬美元。 憑藉打工攢的錢和谷歌的學費報銷,他無需申請學貸就能支付碩士課程的學費。 與家人同住、投資地產.

  6. 2022年2月14日 · 強積金是一項橫跨數十年的投資,雷志海接受本網訪問時亦指,打工仔應以仍有多長時間退休去界定自己強積金投資的風險承受能力。 對於高、中、低風險投資者的取態及配置都有不同的建議。 高風險投資者. 雷志海指出,初踏入社會的年輕人雖然賺錢不多,但有的是時間,可以採取高風險投資。 在強積金投資角度來看,由於是採取每月供款的方式,因此就算所投資的資產價格下跌,亦是意味在用一個較低的價錢去吸納。 「就好像在掘一個水塘一樣,資產價格跌的時候,所掘的水塘就可以深一點,可以累積到一個大一點的基礎,往後仍有足夠時間等待資產價格回升。 」就算只將投資放到一個市場都沒有問題,因為這類型的投資者已是在用時間作風險分散。

  7. 2021年10月12日 · 譚新強指,中國「去虛入實」由互聯網產業改為發展半導體、能源等製造業,但若要發展這些產業,就會耗用大量電力,減慢實現碳中和的步伐。 數據年代令生活變得虛擬化,亦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若要中國兼顧經濟發展與減排,譚新強指出,中國實際上需要推動虛擬經濟,如用網上會議代替實體會議,減少交通,在維持經濟增長之餘,更減少對地球的傷害。 可是,中國推動「去虛入實」政策是反方向而行,政策方向不一致亦令到相關行業的發展受到打擊。 00:10 - 01:24 監管措施出於理性思考還是情緒化反應? 01:25 - 03:40 中國墮入圍城受困心態. 03:41 - 07:14 短期推出多項政策 未充分考慮影響? 07:15 - 08:57 限電政策與碳中和的關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