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0月25日 · 1. 收集:了解概況. 2. 整理(第一步分析):分析現況. 3. 判斷(第二步分析):導出「詮釋」 4. 推論(第三步分析):做出選擇或列出選擇. 「開會時」沒有效率,很多時候是開會前只做了第一步:「收集資料」,於是開會時沒有人知道應該討論什麼? 應該朝哪個方向進行? 便會花上很多時間繞圈圈。 「開會前」準備得沒有效率也可能在於只做第一步,也就是只有收集,沒有後面的「三步驟分析」,於是不斷的羅列資料,覺得好像怎麼樣都還不夠完整,好像還要繼續找,不斷花時間在找資料。 但其實只要懂得「去分析」,其實只要有一點點程度的資料,就可以整理出現況、判斷出詮釋,並可以推論選擇了。 1. 收集:了解概況就好.

  2. 2014年7月28日 · 經由雲端同步的力量,我們可以一人之力而有團隊之,讓工作可以更好的達成。 今天,我要經由分享我在新書《 這些Google幫我做好的事:用Google思維重建10倍速工作流程 》裡提到的主要概念,和大家一起討論透過「連結」、「行動」、「合作」三個 ...

    • 許效舜1
    • 許效舜2
    • 許效舜3
    • 許效舜4
  3. 2017年7月4日 · 「降低不必要的溝通次數」,並且「增加彼此的一致性與正確性」,與「同步進行提升工作效率」。 目前很多可以協同合作的雲端服務,都具備類似的效果,像是 Trello 、 Quip 、 Evernote 、 Onenote 等等,今天就以我真實工作經驗裡發生過的協同合作案例來舉例,看看如何善用這些雲端協同合作的功能,來改進我們的工作流程。 這篇文章的前因後果: 「前因」:我之前曾經針對「不是協同合作」和「是協同合作」的工作流程,會如何簡化你的工作步驟,如何提升效率與正確率,畫了一張圖解說,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一人之力為何有團隊之? 我的 Google 圓心工作策略 」一文。

  4. 2017年5月1日 · 有效的行動:符合 SMART 原則. SMART原則1:Specific,明確的. 要寫出有效的下一步行動,寫出一個讓自己比較不會拖延的行動,第一個原則是這個行動能夠「愈聚焦愈好」,最好是特別針對某一點,具體可做的行動,而不是全部面面俱到。. 例如對應前面的例子,當 ...

  5. 2021年6月11日 · 這款免費軟體其實來自台灣品牌愛比科技,他們主要經營的是教學、會議時需要的實物投影機器,而作為上述需求的輔助工具,「 IPEVO Annotator 」以免費軟體的方式推出。 下載後直接安裝「 IPEVO Annotator 」,便可開啟螢幕畫筆、白板工具列。 除了一般類似工具的功能外,還有幾個值得試試看的特色。 首先是她的 「畫線註解自動消失」 功能,讓老師一邊解說畫線但不用花心力擦除。 這個功能稱為「暫顯墨水」,在畫筆選單開啟後還可以設定幾秒後自動消失。 例如在螢幕開啟某份文件開啟解說不同段落,或是針對電腦軟體註記操作重點,解說完這段要馬上進入下一段,這個「暫顯墨水」就不用讓我們還要花時間去清除註記了。

    • 許效舜1
    • 許效舜2
    • 許效舜3
    • 許效舜4
  6. 2018年5月20日 · 我想要深入研究時間管理方法,我想要深入探究更多生產力工具,於是我把聚焦這類主題的部落格訂閱到 Feedly ,每天打開 Feedly ,就是我對資訊最專注的選擇,讓我優先接受這些資訊的刺激,長期累積,也就建構在這個領域得更深入認識。 我們常常覺得資訊太龐雜而無法專注,有可能只是因為我們缺少一個可以聚焦閱讀核心資訊的專注工具。 或許你也能讀讀我另外這篇文章的體悟:「 RSS 不是臉書演算法解藥,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垂直閱讀與實踐 」。 3. 對時間專注. 我們需要準備一種工具,這個工具可以 讓我們對「時間的有價值利用」這件事情本身保持專注,持續而長期的追求更多優質時間 。

  7. 2019年5月7日 · 電腦玩物站長 Esor (異塵行者),在電腦玩物上的文章有別於單純的軟體和服務介紹,而是更強調軟體和服務背後的數位工作思維及方法,並說明實際應用後帶來的生活改變。著有《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用Evernote打造快狠準系統》、《比別人快一步的Google工作術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