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7日 · 首先是「SLOW(慢)日記法則的三重性」。 第一重是要怎麼寫出能檢視人生的好日記? 這是本書第一部中所討論的,個人寫日記的SLOW法則。 第二重是如何能夠維持長期的寫日記習慣? 累積得愈久,反饋的能量愈大,這是本書第三部用SLOW法則延伸出來的習慣養成方法。 第三重是永令人驚豔的又一個獨創,他將SLOW日記法則擴充到他的企業顧問領域,在真實企業中帶領團隊去每日覆盤,並創造工作上最強大的溝通、目標訊息流,這是本書第四部分的重點。 SLOW法則從個人到企業,從內容到習慣,也從自我檢視到完成自我價值,這就是他的三重性。 接著,永這套日記方法論,最最讓我驚豔之處,則是「未來日記-年度目標-目標日記」所構成的「閉環」系統,這在本書2-1提出,並成為全書的核心實踐。

  2. 2016年10月6日 · GTD 教我的第三個關鍵是,「搞定」,不是要完成所有工作的意思,真正要搞定的是人生的價值、搞定我們的內心,卸下「完成」的壓力,享受「開始做」的樂趣,重拾「 我可以掌控 」的信心,就能保持真正的高效狀態。. 這樣的高效狀態,是幫助重要的事情 ...

  3. 2016年12月21日 · 我在製作張永錫老師《 早上最重要的 3 件事 》這本書時,老師引用蘇格拉底的一段名言:「缺乏回顧的人生,不值得活。 」老師說這也是時間管理中很重要的「覆盤」工夫。 這段話,不知道為什麼,時不時就自動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於是我就跟老師說,明年《早上最重要的 3 件事》第二集,我們就來聊「回顧」,談「覆盤」吧! 老師說:「好! 」,但其實在 2016 年初進行這本書時,我就開始為今年的覆盤做出一些準備,建立起我的覆盤系統。 所謂的「 覆盤 」,是 圍棋 的術語,指對弈結束後,將剛剛的棋局重新一步一步地擺出來回顧,對棋手來說,這可以檢討得失,並且從鳥瞰的視野找出自己大局策略上的毛病。

  4. 2018年9月12日 · 但是,比起日記沒東西可以寫,更重要的是日記要寫出對自己有意義的東西,甚至是對未來有幫助的東西。 這時候,我就參考永書裡的方法,把每天的日記問題,設定成「 跟我的年度目標有關 」。 例如我有一個年度目標是希望建立「知識服務」而非只是分享,於是我就寫下這樣的問題,每天問 ...

    • 高昌錫1
    • 高昌錫2
    • 高昌錫3
    • 高昌錫4
  5. 2018年3月6日 · 第一步:思考情境(Context)。. 意思是思考你當下可以做什麼,例如你需要在電腦上處理某個工作,當下你沒有電腦,那麼這個當下所有要用電腦做的事,對你來說都不會是優先項目,因為你做不到。. 第二步:思考時間。. 意思是需要一小時做的事,不可能在十 ...

  6. 2017年8月30日 · 我不是說不需要寫日記,事實上我認識很多高度自我實現的人,都有寫日記的習慣,例如我幫他出版《早上最重要的3件事》一書的張永老師,他改良的九宮格晨間日記方法就讓我非常佩服,我甚至也在自己的《打開大家的 Evernote 》專書中採訪過他的方法。

  7. 2019年5月4日 · 工作愈忙愈要花時間做好知識管理,幫自己擺脫忙碌循環. 完成。. 但是如果想要建立一個更優質的時間管理循環,或許更要在趕著做事情的當下,慢下來一點點做好「 工作的知識管理 」。. 什麼是我認為「更優質的時間管理循環」呢?. 就是趕著把事情做完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