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18日 · 匯豐控股有限公司 (SEHK:5)終於宣布祈耀年為集團行政總裁,即時生效,市場等待落實人選已久。 未來分析匯豐有什麼要留意? 匯豐公佈的2019年全年盈利未能帶來驚喜,該行股價跌至接近52週低位。 受到每股0.36美元的商譽減值影響,去年匯豐的每股盈利為0.30美元。 換言之,該行計及商譽減值後的每股盈利低於每股股息的0.51美元。 接下來,筆者將會分析投資者應該注意的三大重點。 1.宏觀不利因素. 受到宏觀經濟因素影響,匯豐業績比預期遜色。 雖然該行業務遍佈全球,其經營所在的多個地區利率偏低,對公司的淨利息收益率構成打擊。 在連串示威活動後,香港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加上中國爆發冠狀病毒疫情,導致經濟增長較預期慢,匯豐於部分市場的損失高達6億美元。

  2. 2021年3月9日 · 深圳國際和深圳市鯤鵬股權投資管理斥資148.2億元人民幣,從張近東、蘇寧控股集團、蘇寧電器集團及西藏信託方面收購共合23%股權,似乎為張近東接貨避免身家歸零,多於改善蘇寧易購的財政狀況。 張近東為是次交易的贏家也言之成理。 洽商蘇寧易購成租戶. 另一個贏家必定是深圳國際。 截至2020年6月底,深圳國際在內地管理及經營20個物流項目,擁有及規劃的土地面積為752萬平方米。 當中511萬平方米為已經取得土地,營運樓面為214萬平方米。 倘深圳國際落實購入蘇寧易購的股權,相信蘇寧易購將會成為深圳國際物流項目的客戶。 根據深圳國際中期業績顯示,物流園或綜合物流港的出租率分別為90%及83%。 當深圳國際落實入股蘇寧易購後,深圳國際獲得蘇寧易購這位客戶將可事半功倍。

    • 恆指若下行可再跌近六百點
    • 應有恆指兩個方向心理準備
    • 丁蟹效應連外資大行也關注

    就恆指表現來說,雖見二連升,但累計不足80點,昨日收報19,946點,已是連續三日收低於20,000點,初步反映已形成阻力。不過19,946點較20,000點只差54點,現時斷言此水平阻力大言之尚早,配合收低於19,800點才下定論較合宜。 另想指出恆指現處3月16日的大陽燭之中,介乎18,584至20,120點,現水平傾向在陽燭的上方;但觀乎20,120點較19,946點已高出174點,故此若見差距擴大至200點或以上,要有未來三至五個交易日恆指繼續於此陽燭內擺動的心理準備。留意陽燭的中位數為19,352點,可視為若見恆指下行,潛在跌幅近600點。

    恆指處於上落市而非邊單市走勢之時,往往是大市成交金額偏低所致,於過去五個交易日 (4月21至27日) 相對約1,201億、1,087億、1,348億、1,228億和1,252億港元,普遍低於1,300億至1,400億元的健康水平,配合5月3及4日為內地「五‧一黃金週假期」,港股通 (南向) 於4月28日至5月4日關閉,預期令大市成交額進一步減少,於是有上述在大陽燭內擺動的推論。現應有恆指兩個方向的心理準備,若連19,800點亦告失守,可下望19,352點;反之重上20,120點或以上收市,則可上望20,786點。

    昨日有記者問到對「丁蟹效應」的看法,事源昨日凌晨有電視台重播一套由演員鄭少秋擔任主角之一的劇集,此劇長達65集,早於1996年2月首播時,至5月初大結局,恆指累跌6.73%,今次重播有投資者擔心恆指走勢會「翻版」。而上述的「丁蟹效應」則是取名自鄭少秋於1992年擔任一套以股市為主題的劇集的角色名字 (丁蟹)。有趣地連外資大行也感關注,「丁蟹效應」在2004年3月外資大行里昂在研報上首次提出。當大家在互聯網搜尋器輸入「丁蟹效應」,會發現於一部百科全書也提供解說。 從心理學角度,每當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集播放時,不少股民深怕丁蟹效應會導致自己手頭上的股票蝕本,便對股票進行恐懼性拋售,引致股市暴跌。投機者亦可能以丁蟹效應為藉口推跌大市。然而,一直沒有客觀統計證明「丁蟹效應」真實存在。 回顧1992年...

  3. 2021年3月22日 · 收購及回購股息增長13.7%. 長實將以每股51元港元發行3.33億股作為收購代價。. 同時長實建議以每股51元港元回購3.33億股。. 交易完成後,大股東持股由36%上調至45%,被指為部署私有化。. 長實保證完成收購後新增利潤9.1億港元全部分派股息。. 完成交易後 ...

  4. 2022年8月2日 · 1.我不少股買入後跌得很厲害,有些細價股,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翻身。 我應該採用什麼方法來穩定地賺取收益呢? 有些細價股是否應該斬倉算呢? 經過過去股市的波幅,我有點怕自己不會玩股市,會輸了所有積蓄,畢竟我要養全家。 2.本來我留起的5000是打算放銀行,但想想真的不是辦法。 你覺得我對薪金的規劃應該要改變一下嗎? 持有股票:恒基發展 (0097.HK)、慕詩國際 (0130.HK)、莎莎國際 (0178.HK)、港交所 (0388.HK)、聯合醫務 (0722.HK)、國際家居零售 (1373.HK)、蘇創燃氣 (1430.HK)、招商銀行 (3968.HK)、華泰證券 (6886.HK)。 分析:

  5. 2021年8月16日 · 2020年起長和已經沒有進行重大收購;即使近日長和收購聯合船塢的50%股權,亦不能明顯提振盈利。 在長和收購基建及電訊資產日趨困難的環境下,肯定不會成為李澤鉅的至愛。 相反,李澤鉅必定催谷長實,事關主力投資房地產的長實在海外收購房地產受到的政治阻力較少,故在收購海外房地產業務達致增加經常性收益的可操作性較高。 除了投資倫敦的商廈外,長實收購英國酒吧業務,但項莊武劍意在沛公,長實旨在增加零售物業的規模。 現時長實擁有的酒吧零售物業面積為2,600萬平方呎;按照長實在今年4月發表的物業估值報告,原來長實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持有一幢商廈,亦持有澳洲地產。 持續增加西方國家物業. 換言之,長實持續增加投資西方國家投資,顯然長實在系內收購活動比較活躍的一家公司,股價上升動力亦會較系內其他公司強勁。

  6. 2019年8月29日 · 網上流傳一個「真實」故事:一位看似「蕩失路」嘅女長者,穿著一身睡衣、蓬頭垢面、在銅鑼灣鬧市「遊蕩」,一小時內有12位路人向她問好; 但當她換上日常衣服,表情、動作一模一樣,就沒有人留意到她有什麼問題 。 這個故事「耐人尋味」,但或許可以說明:一些表面「包裝」影響了我們的判斷,正如我們經常聽到或提到: 系統性風險 、逆週期、流動性陷阱,但到底我們是否明白? 抑或,我們是刻意不去、或無意面對那些問題? 又或許,我們的知識存在一些「危險」的缺失,正如那位「蕩失路」嘅長者一樣? 以下,讓我們看看那些「耐人尋味」的故事到底是什麼意思。 察覺不到的「認知障礙」 到底什麼是系統性風險? 是不是在網上「搜一搜」、「看一看」就可以找到答案?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