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30日 · (獨媒報導)由港大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主辦、沙頭角文化生態協會協辦的「森林村落:梅子林及蛤塘永續鄉村計劃」,自2021年起在新界東北山坡村落梅子林和蛤塘,推動保育和活化村落的自然與文化資源。位於梅子林復修梯田之上的「森林村落營地」今日開幕,村長、沙頭角鄉事委員會副 ...

  2. 2015年1月9日 · 香港大學學生會二零一五年度中央幹事會候選內閣 眀峯 Ascent 眀峯 「眀」 「大學之道在眀眀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源自《禮記·大學》,眀峯之「眀」正是取材於此,寓意眀峯一行十四人將貫徹校訓「眀德格物」,發揚光明的德性,與同學同舟共濟,一起開創屬於我們的時代。來年,眀峯以 ...

  3. 2024年4月16日 · 【獨媒報導】政府面對千億財赤就「派糖減甜」,但政府開支卻不斷增加。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2023/24年度的開支約為2,099萬元 ...

  4. 2024年4月22日 · 發展局向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 提交文件 ,擬申請1.06億進行牛池灣村土地平整工程,居民料需於2025年下半年起分階段遷出。. 村內的三級歷史建築萬佛堂會獲保留,不過多個未被評級的文化遺產將被移除。. 發展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擬在牛池灣村進行工地 ...

  5. 2023年10月8日 · (獨媒報導)剛過去的周末和國慶連假,香港木庫一連三日開放約1.5萬平方呎廠房,舉辦回顧展和回收木材導賞團。創辦人黃卓健本身是建築藝術家,五年前因颱風山竹襲港,開始回收塌樹,由零學習再造成不同木品,如今發展成接近廿人的團隊,一手包辦回收、乾燥處理和設計再造。「全亞洲只有 ...

    • 巨變下的香港 如何自處?
    • 在崩壞的世界 常存善良
    • 虛構故事的真情實感
    • 貧苦大眾的生命力
    • 貫徹始終的風格 電影中獲得共鳴
    • 不求改變世界 但求泛起漣漪

    《窄路微塵》的故事,早於 2017 年便開始構思。編劇鍾柱鋒是林森演藝學院的師兄,兩人曾在港台《獅子山下》短劇系列合作,拍少數族裔、貨車司機等基層故事。住在深水埗的兩人,習慣在深水埗街頭邊行邊傾,將觀察即時放入創作,有次鍾柱鋒落樓遇到屋邨清潔工罷工,覺得挺有趣,二人便決定以此為題材。 林森解釋,清潔工的工作模式較特別,通常在深夜或清早才工作,「喺大眾眼光入面唔係好見到佢哋工作嘅辛苦,但我哋就享受緊佢哋工作嘅成果。」將之拍成電影,他們原本構想可以捕捉到繁囂都市的另一面,亦可透過清潔工眼睛觀照人生百態。 不過故事寫好,卻遇上世紀大疫症。林森笑言,起初還打算待疫情過去,但眼見過了半年仍毫無轉機、又不想拍平行時空的故事,便索性把心一橫,「直接描寫大家喺口罩下生活嘅狀態。」 劇本前後用了三年多才修訂完...

    戲中的窄哥忠厚老實,面對疫情和公司危機,選擇了堅守原則,還用僅餘的錢扶持 Candy 母女。不少人疑惑,現實中怎會有這種不計付出的大好人? 林森說,角色部分來自對父親的投射——在魚檔工作的父親,自小就教導他要對人好,又時常不計回報幫身邊人。父親過身後,他從親朋口中發現他生前借了不少錢助人解困、也不打算收回來,「原來有啲人真係咁傻」。 更重要的是,要看壞人,「每一日你打開新聞都有啦」。與其呈現世界的冷酷和黑暗,林森更想將他主觀希望這世上會出現的人,放進電影內,讓觀眾思考:「就算個世界都係咁差嘅狀況,你自己係咪都可以保持到一啲善良嘅價值?」 所以有了那句:「個世界閪,唔等於要做閪人。」林森笑言想過不同版本,像是「衰」,但最終還是覺得「閪」字最傳神:「我諗香港人一聽就會即刻 get 到件事係點。」...

    《窄路微塵》在 2017 年開始醞釀,到 2021 年 8 月正式開拍,一如所有在疫情下拍攝的作品,找場景是一大困難。幸而團隊最終找到石硤尾邨的屋主借出單位,作為窄哥和母親的居所;又找到土瓜灣的場景,記下即將重建的舊區面貌。 事實上,《窄路微塵》可算是三年以來,香港首部直接講疫情的商業長片。在窄哥和 Candy 的故事以外,戲內被圍封的遊樂場、滿街落閘招租的商舖、空無一人的街道,不是搭建出來的場景,而是當下香港的真實一面。林森慶幸能以鏡頭將這樣一個蕭條、冷清的香港定格——至於電影從煞科到上映,疫情竟還未結束,那是後話。 讓人眼前一亮的,還包括戲中主角張繼聰和袁澧林(Angela),二人首次合作,便雙雙入圍金馬獎最佳男女主角。林森曾在許多訪問說過,很早已鎖定張繼聰出演窄哥一角,貪其反差;而 A...

    2011 年畢業於演藝學院導演系,林森對拍片的興趣很早就開始。年少常與中學同學黃衍仁聽歌、看電影,後來找到家中一部 DV 機,就帶回校亂拍,還與黃衍仁一起報名參加 ifva(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比賽)。 喜愛拍片,因為自己看電影會受感動,「你都會想做啲作品同人溝通」。不過真正下決心是中學畢業後幾年,那時他混噩了好一段時間,做過社區中心活動助理,每日打卡、替小朋友借還圖書,「你覺得自己唔係想咁樣嘅狀態」。不甘生活無聊,於是他偷雞在辦公室印了演藝學院的報名表格,最終獲取錄,開始認真地學起電影。 事實上,早在入學前,林森已經交出了紀錄片《人在皇后》。那些年,家姐是學聯社運資源中心(俗稱「八樓」)管委,中學的他已常與黃衍仁到「八樓」流連,亦參與了不少市區重建、保育有關的社會運動,《人在皇后》便是在留守...

    曾在獨立電影界打滾多年,林森去年憑與任俠共同執導的《少年》入圍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窄路微塵》則是他首部獨自執導的商業長片,是 2017 年勝出首屆「mm2 新晉導演計劃」後,獲得的電影公司長片合約。 從拍獨立短片,到較為商業的製作,林森說長片牽涉內容甚多、規模更大,每場戲都要仔細審視和拿捏;多了資源和分工,他亦不需像以往般一腳踢,可以專心投入創作。 但除此以外,他直言拍攝的題材和風格也與以往沒有太大分別——還是小人物、節奏慢、「淡淡哋」。林森笑說「知自己咩料」,本來就喜愛也擅長拍這種電影,所以難得有多點資源,他想以更成熟的風格試一試。 非要說一個為了大眾而調整的部分,就是在這幾年的陰霾中,較刻意地想觀眾感受到戲中小人物的光芒:「可以睇完呢套戲後搵返一啲小小嘅力量。」 林森想要傳遞的說話,觀眾...

    做訪問的時候,林森已經與家人移居英國半年。隔着螢幕,他不時行開照顧小孩,而他不諱言,離開的最大原因就是兩個兒子。疫情之下,公園圍封、學校停課,林森疫情前不久才出生的小兒子,出街沒戴口罩會緊張到哭。深信成長環境對孩子發展影響很大,他決定移民:「我唔想我嘅小朋友喺咁嘅環境下長大。」 坦言移民關乎很多個人的考慮和現實條件,林森說他還在思考自己與香港的連繫,或者要怎樣生活下去。他承認,在地的生活更有助講述一個地方的故事,「但我覺得好似去到呢個時間嘅香港,唔淨係一個⋯⋯地理上面嘅定義囉。」大離散下,許多港人前赴世界各地生活、又重新開始一些新的東西,他想,或者日後可以拍下香港人在外地的故事。 林森對香港未來的創作很樂觀:「有好多刺激喺度,而家唔拍幾時拍呢。」雖然現實的確有限制,像是電檢條例下,有些故事未...

  6. 2021年11月4日 · (獨媒報導)立法會選舉提名期進入第五日,勞聯兩人報名參選,主席林振昇改戰選委會界別,秘書長周小松則接替出選勞工界。林解釋指「完善」選舉制度後,新增的選委界別成為「社會縮影」,需要帶入勞工界別聲音,相信在該界別有「好大發揮空間」。 勞聯現任立法會議員潘兆平不爭取連任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