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9月1日 · 第一階段:看見並捕捉你的情緒. 「 Catch It 」裡的三個層次很有系統,所以我也將我原本的「轉換心情筆記」分成三個回合,成為一套可以逐步推進、跟著實做的 筆記方法 。 首先第一個回合,當發現自己有不一樣的情緒時,可能是悲傷、焦慮、生氣、有壓力,也可能是很快樂、很放鬆,總之這個情緒和平常有點不同,就立刻開始捕捉他。 這時候,可以問自己下面幾個問題,並寫到筆記中: 我現在的心情是什麼狀態? 這個心情狀態的強度我給幾分? (可以學「 Catch It 」設定1~5分) 現在發生什麼事? 我心中真正想的是什麼? 在什麼時間點有這樣的心情? 在什麼地方有這樣的心情? 我試著用一個範例回答給大家看: 我現在的心情是什麼狀態? 焦慮。 這個心情狀態的強度我給幾分? 4分(表示有強度)。

  2. 2021年9月23日 · 今天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這三種排序、篩選功能的比較與教學。 當 Google 試算表中彙整了大量的數據資料後,可能因為不同需求,而需要不同的篩選模式。 更進一步的,當試算表跟其他同事共用時,就會出現幾種不同情境的篩選功能需求: 想要讓共用的人一起看到共同篩選內容:使用「建立、關閉篩選器」 所有共用者都會一起看到篩選過濾、排序結果。 但是無法同時儲存幾種不同的篩選模式切換。 只有我看到自己需要的篩選內容,但不影響其他共用者讀取完整資料:使用「新增篩選器檢視畫面」 個別使用者篩選時,只有自己看到篩選結果,其他共用者還是維持原本正常畫面。 每個有編輯權限者可以儲存多個篩選器檢視畫面。 有存取權限的人都能查看並套用其他人儲存的篩選器檢視畫面。 只有檢視權限的人,也能臨時使用篩選器過濾。

  3. 2014年10月1日 · 在新版 Google 表單中,表單編輯畫面最上方,就可以勾選「每人只能回覆一次」,這樣一來每個人都必須登入自己的 Google 帳號才能回到這份問卷,也只有回答一次的權利,不會重複作答了。 不過要注意的是,雖然因此要求對方必須登入 Google 帳號才能回答問卷,可是看後台報表時,不會看到對方實際的 Google 身分帳號資料喔! 2.

    • 朴芝妍1
    • 朴芝妍2
    • 朴芝妍3
    • 朴芝妍4
    • 朴芝妍5
  4. 2019年5月25日 · 一,用輕鬆方式挑選照片,以及照片的注意事項. 我這裡所謂的 10 分鐘內,是包含挑選照片的步驟在內。 因為我將孩子的成長照片全部都上傳 Google 相簿,加上其人臉辨識的自動分類,可以快速找到孩子的照片,只要從裡面挑選並下載到電腦中即可。 ( 這部分設定可參考: Google 即時相簿自動新增共享孩子與家人照片,功能需知教學 ) 如果為了製作 LINE 貼圖,那麼挑選照片時有兩個重點: 以 8 張為單位,一次挑選 8 張、 16 張、 24 張等倍數。 因為一組 LINE 貼圖最少要 8 張才能送審。 或是要 16 張、 24 張為一組才能送審。 要注意照片中「最好不要」出現任何商品 LOGO ,例如抱著小熊維尼娃娃、穿著動漫人物衣服等等,這些都可能導致送審不通過。

  5. 2020年3月31日 · 1. 加入視訊會議,有時方便,有時麻煩: LINE 的視訊會議可以容納最多 200 人,並且完全免費,可以從 電腦端的 LINE 軟體 ,或是手機端的 LINE App 發起與加入。 打開手機或電腦端的 LINE ,可以發起三種影音會議: 語音會議。 視訊會議。 直播會議。 LINE 發起視訊會議的前提是:「必須先加入同一個即時通群組(聊天室)」。 群組中的人都可以發起視訊會議,接著其他人可以選擇要加入,或是不加入。 這是一個可能方便,但也可能麻煩的地方: 方便處:如果你的公司、團隊,本來就有一個 LINE 群組(而確實台灣很多公司都有),那麼就可以在這個群組中,直接發起視訊會議,群組內的人都可以加入。

  6. 2012年6月23日 · 1.一個一個切換、載入,很浪費時間,而且每個App操作體驗不同,影響閱讀效率。 2.很多資訊會在不同社群App重複看到。 3.預覽、閱讀圖文連結內容的步驟比較繁瑣。 4.有很多社交動態、互動的干擾。 而上面這些問題,都可以在Flipboard獲得解決。 用Flipboard匯流社群資訊: 我會在Flipboard中匯流自己的Facebook、Twitter、Google+、Instagram、新浪微博、Google Reader等帳戶的內容。 當然,我不是全部匯流,而是只添加「過濾後的頻道」到Flipboard中 ,例如Facebook中的好友名單、達人名單,Twitter中的科技、社會資訊列表,Google+、微薄或者Google Reader一樣也只添加最重點的分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