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23日 · 「 情緒 調節障礙一詞出現後許多人開始留意自己的情緒尤其對 憤怒 感到恐懼,因為察覺到了自己會被無法控制的怒火吞噬,因此敲響了 心理諮商 室的大門,這點是值得慶幸的。 然而,在追究憤怒產生的破壞性結果之前,一定要先找出問題根源。 所有情緒的產生都有原因,憤怒也不例外,同時正如其破壞力一樣,憤怒的原因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只是想好好過日子而已....

    • 正向的憤怒
    • 「憤怒」有時是別種情緒的發言人
    • 負面的憤怒

    有時候「生氣」是完全正確的選擇。 1. 憤怒的焦點是一種不合理行為 我們對不禮貌的人生氣,對不合理的待遇感到憤怒,在被冤枉、被冒犯的時刻堅定表達自己的立場,憤怒成為有效的自我捍衛方法。 2. 憤怒是正義的主要情感 例如殘忍的犯罪事件會引起人們的怒氣。面對任何不公不義的事我們有權生氣,因為憤怒的發聲是推動改革的力量。

    3. 要求懲罰 人們普遍希望看到做錯事的人受到懲罰,來平衡那些不良行為。 4. 悲傷的替代品 憤怒是悲傷的最具吸引力的替身。Shahram Heshmat 指出,憤怒作為悲傷的替代品並非壞事,悲傷令人沮喪失志,但 憤怒會促使我們採取行動 ,成為鼓勵自我跳脫困境並前進的動力。 5. 恐懼的副產品 例如夫妻在面對婚姻破碎時的複雜情緒中,丈夫的反應往往以憤怒為主。害怕離婚後穩定性和安全感消失,無法用言語表述的恐懼轉換成了憤怒。 6. 掩蓋無助 人們在最無助的時刻表現出憤怒,用來掩蓋脆弱和不安,這是一種重申 控制感和自尊 的方式。 7. 提供權威感 這在職場中上司對下屬、校園李的師生的關係中很常見。發脾氣可以製造權威,憤怒灌輸了信心並觸發了將自我視為強大、有能力的感受。

    在某些時刻,憤怒變成一種讓自我感覺良好、推卸責任或威嚇他人的工具。 8. 自戀式憤怒 越自我主義的人越容易發怒。有人做了讓他不開心、傷害他尊嚴的事,危及他自認高人一頂的地位,憤怒就會持續並惡化。此時的憤怒是一種 報復性行為 ,用發脾氣 使對方感到羞愧、卑微 。 9. 責備的衝動 受到傷害時,我們希望 有人因我們的痛苦而受到指責或承擔責任 。我們用生氣說服自己任何不好的事都是「某某人」的錯,用責怪他人製造優越感。憤怒很容易,但檢討自己、提出建設性的解決方案卻很難。 10. 快樂的憤怒 情緒是一種習慣 ── 實踐 ── 重複的產物。有些人喜歡生氣,並真正樂在其中,因為他們已經習慣 利用憤怒來威嚇並操縱他人 ,且對成果沾沾自喜。當發脾氣能達到目的,他們會沉迷於這種模式,如藥物成癮一般。 (參考資料...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2. 2018年11月7日 · 我哪裡麻煩? 他何以要這樣說我? 」越想越難過。 聽到別人說:「每個人做好份內的事情,你不要影響別人。 」就會產生:「自己沒用不夠好的挫折感。 聽到別人說:「你用點頭腦思考。 」就會覺得:「對方是否暗示自己是個笨蛋? 」對自己產生負面觀感。 想要降低別人對自己的負向影響,需要產生「原諒的力量」。 原諒對方,並不是為了對方,而是為了自己。...

  3. 2022年3月24日 · 分享. 文/胡展誥(諮商心理師、《別讓負面情緒綁架你》作者) 「憤怒是一條通往內心深處的幽徑身為一個諮商心理師很多人都以為我會勸人不要生氣」、覺得生氣是錯的」。 但實際上,我最常問來談者: 「你的生氣,有幫助你好好表達出內心真正想要說的嗎? 「你的生氣,有幫助對方更理解你嗎?...

  4. 2022年12月2日 · 2022/12/02 聯合新聞網/ 方舟文化. 圖∕unsplash. 文∕亞倫.T.貝克. 有時,某個比較不一樣經歷可以暴露一個現象內在結構。. 多年前,我曾經成為敵意攻擊目標,使得我對敵意本質有了清晰認識。. 當時我在一家大型書店參加簽書活動,照例在 ...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18年5月30日 · 你必須提醒自己憤怒是自然的是人類的正常情緒你尤其應該牢記:「憤怒強烈表達憤怒是截然不同的以正念面對自己對負面情緒的批判. 如果有選擇,大多數人都不希望感受負面情緒,畢竟負面情緒會讓我們產生強烈的不舒服。 然而,我們之所以覺得不舒服,不僅是因為感受到負面情緒,還因為我們對於自己產生這些負面情緒而心生批判。...

  7. 2023年6月30日 · 法新社報導在這場轟動社會的審判中陪審團裁定60歲的前副警長皮特森Scott Peterson在佛州派克蘭Parkland校園槍擊案中的行為並無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