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14日 · 全球公民意識. 她可能成為台灣的歐洲助攻手——你認識德國最年輕的女性外長貝爾伯克了嗎? 連柏翰 2021-12-14. 德國外長貝爾伯克。 圖片來源:翻攝自 IG abaerbock。 過去擔任歐盟領頭羊的德國,因為前總理梅克爾的務實路線,持續溫和應對中國,甚至推動中歐全面投資協定。 然而,德國新內閣於上禮拜正式上任,抗中態度明確的外交部長貝爾伯克受到矚目,不過,她要延續選前的抗中挺台政策,會遇到一些阻礙。 德國新外長貝爾伯克是誰? 貝爾伯克 (Annalena Baerbock)1980 年出生,明天(12 月 15 日)滿 41 歲。 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社會心理學家,都是環保與和平主義者,形塑她反核與世界和平的理念。

  2. 2017年2月8日 · 台灣史上第一次官方「解殖」行動. 對於一心想恢復大明正朔並深深受過南京國子監(編按2)華夷之辨(編按3)思想教育的鄭森來說,台島行之有年的 「蠻夷文化」(尼德蘭文化)與原生文化(台灣南島文化),跟對大明發難的滿州韃子的文化風俗一樣,都是難以容忍的。 在那之後,全台第一座創建最早的新港教堂學校(1636 年)還有蕭壠神學院(1659 年),都於 1661 年後毀於明鄭之手 ── 這兩次教堂摧毀事件,象徵了福爾摩沙至此切斷與歐洲文化強烈連繫的臍帶。 此後西拉雅四大社(編按4)與周邊明鄭所能觸及的行政地域(承天府、天興縣、萬年縣)等地的原住民,開始被進行強迫式的解殖 ── 去尼德蘭化。

  3. 2018年4月3日 · 義大利的經濟學者古列爾莫·巴羅內Guglielmo Barone和薩烏羅·莫切蒂Sauro Mocetti)近來針對佛羅倫斯1427─2011年的納稅人資料,發現到原本文藝復興時期的富豪們一直延續家族的財富到2011年。 這代表現今在佛羅倫斯的金字塔頂端家族,600年前也是亂富一把的! 這項研究有根據嗎? 600多年前,佛羅倫斯出現財政危機,政府臨危不亂針對當時人民的稅務進行普查。 近幾年這些資料已經數位化成功,巴羅內與莫切蒂就是 利用1427前流傳、目前仍在線的稅收歷史紀錄,依據有錢人家的姓氏來做交叉比對,比較家族財富,這才發現多年前與現在的望族姓氏一致 。

  4. 2018年2月13日 · 所謂的「離職證明書」(或稱「服務證明書」),是指於勞工離職時,由前雇主發給一張記載有勞工為什麼離職(離職事由)、任職期間、工作種類與職務內容等各種事項的文件。 離職證明書最基本的法律用途有兩種。 第一種是請領勞工保險「失業給付」時,應檢附「離職證明書」證明自己是「非自願」的情況離職。 舉例來說:公司關廠、歇業解散或是因無法勝任工作被資遣解僱,或是雇主違法使自己被迫辭職。 舉例來說:公司關廠、歇業解散或是因無法勝任工作被資遣解雇,或是雇主違法使自己被迫辭職。 勞工保險局網頁也提供了離職證明書的範本(『離職證明書』請參考附錄3)可供勞工朋友參考使用。 第二種則是可以證明自己是「非自願」離職,作為向前雇主依法請求資遣費之證據。 此外,常見的私人用途就是讓勞工可以在求職作為佐證工作經歷的資料。

  5. 2020年9月8日 · 「牽亡歌陣」是台灣民間一種超渡亡魂的喪葬陣頭,只出現在喪葬場景中。 不過這項文化活動是如何進行,演出型態又有什麼特別的? 一起來看作者的解釋。 (選書編輯:徐子捷) 文/吳碧惠. 「牽亡歌陣」不是單純的陣頭! 分解 6 步驟讓你一次看懂. 傳統觀念中認為人有三魂七魄,在死亡、或屍體腐爛時,七魄也隨之飛散,剩下三魂,這三魂的名稱一說為胎光、爽靈、幽精;一說是:生魂、覺魂、靈魂等,這三魂其中一魂會下地府接受審判並輪迴轉世,一魂歸入肉體,會跟著屍體下葬,一魂則會依附在神主牌裡接受親人供奉祭祀(註 1)。 牽亡歌陣的場次安排在協助這第二、三條靈魂去到該去的地方,帶第一條靈魂通過地府陰間路,拔度往生樂土。

  6. 2021年9月14日 · 米蘭達使用的工具是「恐懼」,她讓員工淸淸楚楚知道這份工作不是兒戲;她十分重視每一個小細節,甚至可以因為細節出錯而淘汰一個人。 米蘭達沒理由給你好臉色看,反正你做不來還是得被開除。 職場又不是交朋友的地方,她何必多給自己一份情緒勞動的工作? 不浪費時間討好別人,這看起來更像是米蘭達的處世哲學。 她對你的尊重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你得親自爭取。 在還沒有工作經驗的學生時期看這部電影,我覺得米蘭達眞的就是惡魔。 下屬努力半天,卻從來不會被肯定,一旦犯錯就好像罪不可赦。 如今,我反而可以理解電影前半的小安為何處處被刁難。

  7. 2023年12月14日 · 布魯塞爾的 8 日深夜,在歐盟的立法官員們歷經了為期一週、花費近 40 小時的馬拉松式談判後,大會宣布已就《人工智慧法案》達成協議,這將是全球第一部全面針對 AI 制定的法案。 早在 2021 年 ChatGPT 與其他生成式 AI 尚未席捲全球前,歐盟當時首次提出《人工智慧法案》。 隨著過去幾個月,AI 持續走紅,歐盟的主要政策制定者們,志在明年 6 月歐盟大選前,敲定《人工智慧法案》的初步內容,否則屆時歐盟委員會、議會改選,新官上任恐讓法案通過時程遙遙無期。 為什麼歐盟推動 AI 法案困難重重? 此次法案初步協議得以通過,背後可說困難重重,因為歐盟政策制定者要面對的,不僅是以美國為首的科技巨頭們的敵意,還有內部像法國、德國等有意扶植 AI 新創的國家,他們同樣不是很願意妥協法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