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6月28日 ·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之父、諾貝爾獎得主、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哈利·馬可維茲(Harry Markowitz)近日以95歲高齡離世。 Markowitz的研究顛覆了傳統的選股思維,在華爾街掀起一場革命,他亦和提出.

  2. 2021年11月21日 · 報告顯示,在世界衞生組織(WHO)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定為「全球大流行」之後,傳統CEO角色突然轉變,而香港企業已準備好接受更多元化的CEO候選人。 新任CEO數目新高 遠超疫前. 報告指出,CEO曾任職最高管理層(C-suite)的比例增加,除過往傳統的CFO和COO外,首席風險官(CRO)、首席戰略官(CSO)和首席技術官(CTO)的經驗也成為任命CEO的考慮因素。 在2021年上半年,全球任命的具有最高管理層經驗的CEO中,近三分之一(32%)曾擔任CEO、CFO、COO以外的職位。 當中獲任命的CEO中有12%曾經擔任過風險、戰略或技術主管,與去年同期(3%)相比顯著上升,另外只有18%的CEO有任職CFO經驗,低於去同期的24%。

  3. 2023年5月31日 · 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又譯為柯比意)是20世紀全球公認的天才建築師,他的現代建築宣言《走向新建築》,在機器時代背景下,探索出了建築工業化主題並實現全球推廣。 當下,全球智能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建築行業在科技賦能之下,進入嶄新的篇章,柯佈西耶對於建築工業化的夢想正在到來。 香港政府近年積極推動本港再工業化,香港建造業界亦嚮應未來建造趨勢,朝着採用創新科技和建築技術,提升本港的建造質量,並透過智能建造元素提升香港建造業界的生產力及競爭力,解決面對的人手、時間和成本等挑戰,未來更值得探索跟內地大灣區城市深化合作,攜手推動建造業的可持續發展。 工程全生命週期的數字化、智能化.

  4. 2020年1月2日 · 1. 巴菲特:投資自己. 「股神」巴菲特在去年接受訪問時提到,「最好的投資是投資在自己身上」。 他建議,應先由提升個人的書寫及溝通能力着手,認為人必須能夠提出自己的想法,這樣更能讓個人價值提升至少50%。 他認為成功的第二個秘訣,就是在年輕的時候就開始鍛鍊自己的身體及思想。 他提到,人只擁有一個頭腦及身體,不能等到50歲時才開始照顧它們。 他指出「如果你投資自己,就沒人能把它從你手中奪走」 。 巴菲特認為,人的成功是取決於年老時的狀態。 「當你已到65歲或70歲時,身邊陪伴的是你所在乎並真正愛你的人,那麼你就成功了。 【延伸閱讀】 【成功法則】巴菲特、馬斯都奉行! 成功人士的6個習慣. 2. 貝索斯(Jeff Bezos):開放思維.

  5. 2023年4月10日 · 「我們其實很少回顧歷史,」庫克說,「我們始終專注未來,努力讓自己感到我們正處於起跑線上,在那裡可以真正地夢想、擁有不受過去某種方式限制的偉大想法。 =====. 【退休積滿Fund】MPF臨退休部署(上)唔想血本無歸 退休前要吼啱時機做咩? 立即收看. 退休積滿Fund. 【退休積滿Fund】MPF臨退休部署(上)唔想血本無歸 退休前要吼啱時機做咩?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欄名 : 理財名人堂.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設計 科技產品 串流 AirPods Apple TV 庫克 Apple Watch 處理器 美國 Apple.

  6. 2021年4月8日 · 1. 不讓自己後悔. 在貝索斯首次提出開設網絡書店的想法時,他採用了「將遺憾最小化」的思想原則。 貝索斯想像自己到了80歲並回顧自己人生,甚麼樣的決定才不會使自己後悔。 對他來說,後悔來自「沒有做的事」,他希望盡量減少讓自己後悔的次數,即使失敗仍會很驕傲自己曾經作出嘗試。 2. 尋找適合的機會. 貝索斯在創業時,決定先建立互聯網業務,而不是賣書業務。 這是因為他之前曾在一家投資公司工作,而他在當時了解到互聯網的使用正以每年23倍的速度增長。 而他事實上並不是特別喜歡書籍,但他明白到書籍最能受惠於互聯網爆炸性增長,在1994年,即Amazon成立之年,印刷書籍的數量超過300萬本,在電子零售平台上銷售大有商機,而且運送書籍亦相對容易及成本較低。 【成功人士與普通人的差別在哪? : 按此 】

  7. 2023年1月11日 · 其實,馬多夫詐騙手法就是「龐氏騙局」的複製,他創辦的投資證券公司以對冲基金的方式作為投資騙局,以投資基金高回報為誘餌,吸引一眾投資者。 但如此高回報並不是來自正常投資收益,而是通過不斷招募新客戶,用新客戶的投資資金來支付舊客戶的高額回報,製作高回報的假象,從而令債務愈滾愈大。 高回報是吸引投資者入局一大原因。 當時,馬多夫以投資對冲基金作為騙局方式,聲稱其投資回報高達12%-13%,許多投資者被高回報吸引。 在他的騙局維持的20年内,無論市場行情如何,凡是投資於馬多夫計劃的人,每個月都會定時收到高於銀行存款的回報,從而深受投資者信任,也因此令越來越多人入局。 其次,對冲基金的運作模式和馬多夫的身份是令投資者入局的第二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