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1日 · 君碩指出,從疫情衝擊加速數位科技的推進,到接軌IFRS 17 所產生一系列商品結構的改變,以及全球趨勢ESG標準等,都對保險公司的經營層面產生根本性的影響,也是必須關注發展之關鍵。. 2021年是保險業發展的關鍵轉型期。. 全球人壽總經理君碩總結,以 ...

  2. 2020年1月1日 · 南山人壽副總經理. 君碩期望,全球人壽能夠成為一個「科技+人」的保險公司。. 他認為,科技始終來自人性,只是一種推向更有效率的手段,端看如何藉由科技來與客戶溝通,讓營運更高效,這就需要將科技用在行銷流程的痛點上。. 二 一九年臺灣 ...

  3. 2023年1月1日 · 君碩以全球人壽的經驗值舉例,因為轉型將風險保障作為銷售主力,去年在保障型商品的銷售相較前年相對成長。可能是民眾受到疫情的影響,開始重視個人風險保障;以及在百物齊漲的情況下,引發民眾思考醫療保障是否足夠?

  4. 2021年1月1日 · 回顧2020年有許多重大政策的施行,君碩認為儲蓄險轉型、銷售投資型商品予高齡客戶時必須錄音,以及健保資料的逐漸開放,對保險業的未來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其中影響最為深遠的則是儲蓄險轉型。 至於接軌IFRS 17以及ICS 2.0的適用,一方面距今尚有一段時間,二方面方向明確,是屬於長期的政策,雖對保險業的影響甚大,卻是漸進式的。 隨著時間的演進,保險公司的銷售模式及消費者的觀念都會慢慢適應儲蓄險中拉高的保障成分,亦可說是未來消費者在選購此類商品,所要考慮的不僅是回報率而已,包含的是消費者對於保障與儲蓄的認知。

  5. 2024年1月1日 · 回顧整體壽險環境,全球人壽總經理馬君碩語重心長地說:「2023年是壽險業相當挑戰的一年。 」站在保險公司的角度看整體環境馬君碩指出壽險業的挑戰來自幾個方向: 美元強勢升息,美元類保單吸引力降低,過往受到保戶青睞的投資型商品,在高利環境下也相對失色;其次,監管機關在2023年7月發布的商品新規,限縮了投資型商品的連結標的,立意雖旨在降低複雜市場環境下的客訴率,卻也連帶減少保險公司能提供的金融商品。 在兩相交錯影響下,臺灣壽險業2023年保費收入陷入衰退。 馬君碩直言:「過去大家普遍認為壽險業是一個擁有強勁現金流的行業,但2023年受到環境衝擊,儘管有各種投資收益,仍有保費淨流出的情形。

  6. 2020年7月1日 · 台灣人壽巨碩通訊處處經理嚴羿麟認為有4大方式可以創造良好的客戶體驗現代人對3C產品及網路的依賴性愈來愈高就是歸因於其便利性6大民生需求幾乎都可以靠手機及網路解決因此將科技的便利性導入銷售環節之中已成為必然台灣人壽巨碩通訊處處經理嚴羿麟以公司的作法舉例業務人員已經全面使用iPad來行銷客戶資料也都能在智能幫手iKASH中查詢而客戶在進行保單理賠時只要到超商下載龍e賠理賠專用同意書上傳所需文件正本給保險公司10萬元以下的小額理賠只要半個小時就能完成而理賠過程中若是有需要寄送診斷證明書或是收據等也能一併拿去鄰近的超商利用宅急便來寄送不用再額外收取任何費用

  7. 2020年5月1日 · 1261. 經營高資產客戶的好處有很多,比如能從中獲得高品質的轉介紹,提高客戶經營層次,因此大多數業務人員在碰到高資產準客戶時,都會非常積極經營。 高資產客戶今天願意在你這購買保險,不代表他會繼續加保或為你轉介紹。 於是重點出現了,業務人員如何把高資產客戶經營成自己的長期客戶? 1. 時刻處於「備戰狀態」 要把高資產客戶經營成長期客戶,業務人員必須足夠專業,並讓自己時刻處於「備戰狀態」。 不管何時何地,當高資產客戶向你提出某個專業問題能立刻回答,切忌在客戶提出問題後才去瞭解,如此會給客戶留下不夠專業的印象。 面對高資產客戶可能會提的問題,業務人員若僅憑日常所學、淺顯的保險知識未必能回答得好,必須深度地瞭解保險,不僅是本國的保險市場,還要瞭解海外保險市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