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8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2 年 8 月 1 日. 517. 0. 保險代表著人類文明的進展。 梁天龍以自身近50年的保險經歷闡述了保險之於個人家庭社會與國家緊密關係以及保險珍貴的價值。 「世界保險業的發展與歷史,代表著人類文明的進展。 」文明當中可能包含著法治的精神,代表著寬廣的知識與專業的技能等,保險則是在「倫理、責任」當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我們的人生當中上有父母、下有子女,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需要肩負的家庭責任,我們都知道要承擔起責任,但卻沒有人知道何時將要面對無常風險的來臨。 當風險不幸地降臨時,我們可能失去對家庭責任履行的能力,此時就需要倚靠保險來執行自身仍要扮演的責任與角色。

  2. 2023年1月1日 · 1133. 回顧2022、展望2023,保險業將持續面對疫情、科技、環境及人口老化的多項挑戰,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透過多個面向,分享國泰人壽在2022年的轉變,以及壽險業在2023年迎來的機會。 回顧2022年,這一年對於國泰人壽來說格外重要:不僅是陪伴臺灣走過一甲子的重要里程碑,也訂下全新「E.P.S.」的策略藍圖,從友善高齡(Elder Friendly)、保障優先(Protection First)與永續實踐(Sustainability)之面向,迎接未來環境在「疫情、科技、環境、人口老化」的挑戰,鼓勵每位國泰夥伴「你比你想的勇敢」,保持數位創新、永續經營的態度。 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透過多個面向,分享國泰人壽在2022年的轉變,以及壽險業在2023年迎來的機會。

  3. 2019年10月1日 · 大學畢業當兵退伍回來,20多歲的林肇睢開始接手家中的台明將玻璃公司,而有機會到世界各國去做產業行銷。 過程中他發現不論是先進國、開發中國家、未開發國家都有傳統產業。 加上玻璃已發展四千多年,又是在百年內很難被取代的材料,在一百年內都不用擔心被淘汰,所以他認為玻璃產業仍然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經過諸多資料和分析,林肇睢明確將玻璃產業定位為民生工業,往後的產品和發展方向也以此邁進。 從這基礎上再進一步定調自己,要成為臺灣根深蒂固的民生工業,希望日後世界各地的人一看到玻璃,就會想到臺灣,就像人們看到速食就想到美國,說到名錶必屬瑞士一樣。

  4. 2022年11月3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2 年 11 月 3 日. 0. 1325. 「學會做人,才能在高度競爭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香港保誠保險資深營業經理黃子寧認為,業務員擁有關鍵10項特質,再輔以「服務3層次」來保溫客戶關係,便能成功深得高資產客戶的心。 成功經營高資產客戶前,首先我們必須瞭解如何開發高資產族群,黃子寧的高資產客戶大約占其總客戶數的20%左右,其中大多為購買保費達港幣50萬元(約為新臺幣200萬元)以上的客戶。 初始若要開發高資產族群,她認為業務員可以先積極參與商業會議等相關活動,因為許多中小企業老闆皆會參與這類型活動,這會是業務員前期能夠接觸、拓展高資產人脈的一個方法。

  5. 2022年9月1日 · 香港宏利人壽分行經理龍允浩今年25歲,18歲入行便在當年成為國際龍獎IDA得主的他,其實一路上也遇到過許多障礙,但他克服了客戶的質疑,並且成功與他們拉近關係,無論面對年長還是年輕的客戶,都能夠順利成交。 用情感建立關係,用專業穩定關係. 自最初從業開始,龍允浩的客戶便來自各個年齡層,從年輕到年長都有,該如何與這些客戶相處? 龍允浩表示,先拉近關係經營感情,讓客戶願意支持你、挺你,後續才有專業規劃能力的發揮空間。 龍允浩也指出,面對不同年齡層的客戶,彼此的相處態度是不一樣的,雖然常說要與客戶成為朋友,但是對於年長客戶,龍允浩認為更應該要成為對方信賴的晚輩。 試想,如果你身邊有一個崇拜你、信賴你、又很有能力的晚輩,你會不會想要幫他一把,給予力所能及的支持?

  6. 2020年9月1日 · 前些日子聽廣播節目,主持人趙少康先生談起他在年輕時的業務經歷及當時培養出的能力,讓我想起過去還在保險公司任職時,常提到的一段話:「任何的工作歷練都多少會培養出能力,只是有些能力在離開原職場後就很少再派上用場;而有些工作所培養的能力 ...

  7. 2019年10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19 年 10 月 1 日. 0. 1196. 來自泰國羅勇府,一個人口僅50萬人行政區的黃俐菁,在小市場卻創造大業績,對她而言,市場大小不在於人口,心有多大,思維有多寬廣,市場就有多大。 第二屆保險行銷創世紀盛典IMCC,主題為「自造未來」,保險從業人員面臨快速變遷的市場趨勢,以及日趨激烈的從業環境,更加需要從中找到自己的市場,而來自泰國友邦保險公司首席保險顧問黃俐菁,分享主題「市場大小決定在思維──小市場也能創造大績效」,提到市場的大小來自於業務人員的思維,「看得見的市場,在我們的腳下;看不見的市場,卻在我們的心裡。 樹立目標,堅定決心. 磨鍊意志,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