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2月18日 · 製藥龍頭 艾伯維 (AbbVie) (NYSE:ABBV) 最出名的產品是治療關節炎、克隆氏症 (Crohn’s disease) 和牛皮癬的Humira。 公司股息率為5.02%,冠絕同業勁敵,僅次其後的是 葛蘭素史克 (GlaxoSmithKline) 的4.15%,之後是 輝瑞 (Pfizer) 的3.89%。

  2. 2019年9月17日 · 艾伯維(AbbVie) (NYSE:ABBV)和強生(Johnson&Johnson) (NYSE:JNJ)聯手打造世界上最大的抗癌藥物之一。 同時,這兩間製藥公司在免疫市場上激烈競爭。 雖然股價年初至今略跌但強生仍是2019年迄今的大贏家原因是投資者擔心艾伯維暢銷藥物Humira面對的威脅拖累 ...

  3. 2019年8月2日 · 艾伯維AbbVie) (NYSE:ABBV) 早前宣佈有意以630億美元(或每股188.24美元)股票加現金的方式,收購愛爾蘭藥廠 愛力根(Allergan) (NYSE:AGN) 。 更具體來說,艾伯維會就愛力根股東目前持有的每股股份開價120.30美元和0.866股艾伯維股份。 艾伯維是 應該 向外收購的,筆者會在下文解釋原因。 不過,收購愛力根是一步壞棋,尤其是這次收購較當時股份收市價 溢價45% 。 以下先讓我們看看交易背後的理據。 為甚麼艾伯維需要進行收購. 簡單來說,是考慮到復邁(Humira)的情況。 自體免疫藥復邁曾經是2018年全球最暢銷的藥物。 不過,由於專利過期,加上美國國外生物仿製藥競爭對手蠶食收益,復邁將於日後為艾伯維帶來沉重負擔。

    • 這宗大型併購的一個明顯好處
    • 兩個主要問題
    • 結論

    從好的方面來看,這宗合併會即時實現艾伯維的核心目標,那就是減低復邁對公司收益的影響。復邁過往佔公司全年收益約60%,但在明年初完成交易後,佔比應會下跌至約38%。到了2024年,復邁佔收購後公司的全年銷售額比例將會大幅縮減至不多於四分之一。 與先前預測復邁佔公司2024年全年銷售額約三分之一相比,這是很大的進步,因此這宗大型合併確實能解決公司的最大問題。錦上添花的是,儘管關鍵的美國市場會於2023年引入生物仿製藥,但復邁於未來十年大部分時間應會繼續為公司擔當健康的現金牛。所以,艾伯維應會有充足的自由現金流應付交易產生的龐大債務。

    收購造成的第一個主要問題,是新組成的製藥巨企將會承擔730億美元的驚人債務。據報,艾伯維計劃在2021年前將債務削減150億美元至180億美元,但在未來十年中,公司也許大部分時間都不會有太大的業務發展空間。 當然,財力有限最後未必會構成問題。不過梯瓦製藥工業(Teva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斥巨資收購愛力根後陷入困境,正正點出了生物製藥公司被龐大債務逼至進退兩難的下場。 第二個問題是艾伯維未必能在未來十年維持最高股息增長股的地位。這間生物製藥公司始終會面對復邁和愛力根暢銷眼疾藥物麗眼達(Restasis)銷售下跌的問題,同時亦背負著高額債務。另外,投資者也十分憂慮Botox的新競爭對手會於短期內進入市場,令產品銷售下滑。一句到尾,如果投資者只是為了艾伯維日後的股...

    結論是,艾伯維和愛力根的合併是出於需要,而非天作之合。即使兩間生物製藥巨企最終能自然產生協同效應,效果亦不大。可惜的是,併購可能會嚴重影響艾伯維的精英股息計劃。如果公司因為天文債務而產生突發問題,合併後的新公司未必能扭轉劣勢。最起碼,公司將無法在短期內脫困。簡而言之,投資者最應採取的策略,或者是繼續默默觀望艾伯維吞併愛力根後的表現。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

  4. 2019年8月14日 · 輝瑞(Pfizer) (NYSE:PFE)和(AbbVie)(NYSE:ABBV) 有很多共通點。兩間大型藥廠均將面臨重磅藥市佔大幅下降帶來的衝擊。兩間公司都有潛力龐大的新藥和在研藥物,而且向股東派發豐厚股息。

  5. 2020年6月2日 · 2020-06-02 The Fool. 有賴收購賽 (Celgene),必治妥施貴寶的抗癌藥產品線生色不少,這家製藥巨擘的前景會有多亮麗? 癌症仍然是全球主要殺手之一。 慶幸過去二十多年,癌症的死亡率持續下降。 舉例說,據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 (CDC)資料,在2001年至2017年間,美國的癌症死亡率平均每年下降1.5%。 開發有效抗癌藥的製藥公司在治療癌症方面舉足輕重,其中一家公司就是必治妥施貴寶 (Bristol Myers Squibb) (NYSE:BMY)。 這家製藥巨擘的股價年初至今上升1.1%,而標普500指數則下跌12%。 稍為回顧過去,必治妥施貴寶的表現若與大市相比並不亮麗。 例如過去五年,公司的股價下跌3.6%,而標普500指數則上升34.5%。

  6. 2020年11月21日 · 巴菲特收購布里斯Bristol Myers Squibb艾伯維默克和輝瑞的決定可能也得到了相對有利的估值的支持。 這四家公司的遠期市盈率都接近今年早些時候的10年低點,目前沒有一家遠期市盈率高於15倍。 Bristol Myers Squibb營業利潤低於25%。 其經營利潤率只有9%,但它有大量的潛在項目,可以促進未來的盈利,包括潛在獲批准的下一代癌症多發性骨髓瘤藥物 。 此藥是由藍鳥生物 (bluebird bio)獲授權。 可以說,AbbVie 是這幾隻股中最便宜的股票。 它的價格與銷售、無價現金流和市盈率最低,因為其暢銷藥Humira可能會因為一般競爭而看到銷售下滑。 不過,這種風險似乎並不未令巴郡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