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11日 · 一、yuu跟日日賞不一樣,yuu是騎着Enjoy卡來走的. 在yuu面世後,表面上只是完整地取代了八達通日日賞,但事實是yuu的出現令已往「日日賞 X Enjoy卡並肩走」的局面,變成了「yuu騎着Enjoy卡走」的局面,何出此言呢? 很簡單吧,以往Enjoy卡在沒有日日賞的情況下還是能跑能走的,客戶有沒有日日賞也沒問題,現在如果沒有了yuu的話,Enjoy卡哪來4X yuu積分喇! 本來無一物,何處儲yuu point?

  2. 2018年10月9日 · 發布時間: 2018/10/09 18:41. 最後更新: 2019/11/11 10:48. 分享: KOL(Key Opinion Leader)是網絡世界一股巨大的力量,一言一帖的影響難以估計。 每個人對KOL的定義都不同,你以為自己是KOL,定網民未必一致認同。 數據分析平台Cloudbreakr 就以影響力指數及粉絲總數等為KOL打分,近日在娛樂新聞頻曝光的單文柔也擠身本港五大KOL。 以本港十大KOL計,你又識得幾多個? 根據網紅數據分析平台Cloudbreakr的資料,香港第一名的KOL是Liz 리즈。 相對其他排名的KOL來說,她的粉絲總數不是最多,但影響力則是第一。 而Cloudbreakr的影響力指數是根據KOL與粉絲互動及其增長率和表現計算的。

  3. 2023年5月18日 · 近日網上流傳一段短片,一名女乘客支付的士車資時,獲司機找贖一張寫滿字句的20元紙幣,當場表示不接受並要求司機換過一張,惟司機拒絕更換且稱非自己所寫,斥該名乘客不得拒收,二人遂於車廂內發生口角。 的士司機︰「關我咩事,又唔係我寫落去」 根據影片內容,對於女乘客拒收 塗污的鈔票時,的士司機 激動地表示對方無理取鬧,稱「關我咩事,又唔係我寫落去」、「妳係冇權拒絕接受我呢張銀紙」、「係冇法律依據」等等;女乘客則企硬不接受,強調:「你找畀我㗎喎,梗係唔接受! 最終二人均聲稱要報案處理,而片中亦聽到有人一度撥打999,但換來的竟是︰「 現時線路非常繁忙 ,中心人員會盡快接聽來電。 市民有需要時,亦可致電就近警署熱線……」 影片上傳後,廣受網民熱烈討論。

  4. 2019年7月12日 · Iris大學讀商科出身,畢業後亦從事相關工作,不過工作未滿一年,卻被公司辭退,便決心由職場轉投創業,由打工仔變身老闆。 女生愛扮靚,Iris自小已鍾情於各種首飾,於是她以2,000元的成本,向廠商購入戒指、手鏈及耳環等飾物,為產品拍攝硬照後,便電郵至東南亞當地的團購平台,洽談「上架」的機會。 當年正值團購興起,Iris的首飾生意亦成功搭上順風車,最好景的日子,一款飾物可月售超過5,000件。 「團購的模式是先銷售後出貨,不用顧慮到庫存及資金等問題。 」由於經營成本低,在高峰時,Iris能月賺3、40萬元。 成功在東南亞開拓市場,她便將整套銷售模式複製,向全球市場進發,一日內甚至寄出過百封電郵至各地的團購平台。 【延伸閱讀】: 傳統手藝變出自己事業 梭織工作坊幫到城市人(短片)

  5. 2020年11月9日 · Benjamin是澳洲公民,從小在悉尼生活,因此2人於2018年移民墨爾本。 澳洲的新居位於碼頭區Docklands,在市中心旁邊,屬於免費電車區,方便上下班。 該區為新發展區,有大型超市及購物商場,生活配套充足,近幾年也興建了不少新樓盤,也有很多華人及港人居住。 單位建築設計及物料跟原圖一樣,沒有太大問題,兩人看見實物也相當滿意。 碼頭區的居所屬1房單位,景觀開揚,更可望到摩天輪美景。 搬往過千呎排屋. 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丈夫很多時都要在家工作,開始覺得空間不夠用。 兩人希望可以搬至更大地方。 最後他們決定搬往墨爾本西區的3房排屋(Townhouse),離市區較遠,大約20公里左右。 沒有市區的便利,但空間大得多,而且環境清幽,5分鐘步程到火車站,乘火車到市中心約需1小時。

  6. 2023年1月8日 · +2. 店內最出色是酥皮類麵包,主打的牛角包,牛油味重,外層焦脆,包心彈牙,蜂巢層清晰細密,以法國牛油及日本麵粉製成,更強的焦糖化效果,店內的咖啡豆,以巴西及洪都拉斯精品咖啡豆拼配沖成,由咖啡師駐場拉花,而丹麥鮮果酥、肉桂卷、墨西哥椒鹹牛肉包以及佛卡夏(Focaccia)更是水準超班。 點擊圖片放大. 創意五味菠蘿包 Hashtag B. 另一間是走健康路綫的港式麵包店Hashtag B,港式麵包Fans必試。 主理人James將港式麵包變成健康版本,全以自家培植酵母及天然食材製作,沒有加入豬油、人造色素及防腐劑。 經典港式麵包雞尾包,配上了本地紫薯,內餡是紫薯蓉加上椰絲,表面灑上紫薯粉,腸仔包則用上黑糖麵包配德國香腸,食材全面升級即看吸引的麵包實圖: 點擊圖片放大. +4.

  7. 2021年3月2日 · 網民「革爾」不時在網上討論區分享個人投資經歷,最近他以「公屋窮L 25歲財務自由 你問我答」為題,細數自己財務自由之路。 他回憶指大學畢業時,目標是30歲前可以賺到1,000萬元,實現財務自由,當時他還覺得是不可能任務,但怎料疫情再加上美國聯儲局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使他能提早達成目標。 「革爾」在中六畢業的暑假第一次買股票,當時用暑期工所獲的薪金買港股,跟隨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策略「賺到少少」。 在大學期間,每月再拿一大半的兼職薪金,即約5,000元買股票。 2016年發現到Tesla(美:TSLA)這間公司後,就把所有港股變賣,再加上每月投資預算,全部用來投資Tesla,後來又留意到加密貨幣有前景,亦開始涉獵。 【52歲單身漢月入3萬仍透支 8年內可達財務自由嗎? : 按此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