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12日 · 廣論消文174-2 然能隨順引後有集,故立為集攝。.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廣論消文174-2 174頁7行-175頁10行. 新譯廣論. 【如是若由染污無明薩迦耶見,他自在轉,三門作行殺等不善,集非福業。. 若行捨守護戒等欲界善法,是集褔業。. 若修靜慮無色地攝奢 ...

  2. 2021年2月28日 · 如《菩薩地》云:“謂諸菩薩於菩藏聞思為先,所有妙善世出世間心一境性,心正安住或奢摩他品或毗缽捨那品,或雙運道俱通二品,當知即是菩薩靜慮自性。. 如《菩薩地》所說:諸菩薩以聞思菩薩藏為前行,所有妙善的世間心一境性和出世間心一境性,心 ...

  3. 廣論消文 103-1 日常法師開示 【意功德分二,智功德者,謂於如所有性,盡所有性,一切所知,如觀掌中菴摩洛迦,智無礙轉,能仁智遍一切所知。除佛餘者,所知寬廣,智量狹小,悉不能遍。】 佛的意功德分智跟悲,其中智慧功德就是對於如所有性、盡所有性--就是所有該知道的--佛沒有 ...

  4. 2021年3月1日 · 廣論消文322-1 322頁4行-323頁2行.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未二、修彼方便. 第二,修彼方便,謂當思惟修習靜慮所有勝利,及不修過患,奢摩他時茲當廣說。. 趣入修習靜慮的方法:應當思惟修習靜慮的勝利和不修靜慮的過患,這在講奢摩他時會詳細宣說。. 宗大師歸納 ...

  5. 2020年12月2日 · 一、建立誓願的對像. “以佛菩薩知識為證,立彼等前”:受願心戒時,祈請了十方諸佛菩薩和善知識作證,自己是在諸佛菩薩、善知識前立誓,所以對境極為殊勝廣大。 二、建立誓願的內容. “未度有情令度脫等”:所建立的誓願極其廣大,即:一切聲聞、緣覺未度越所知障者,都讓他們度越;一切梵天等未解脫生死者,都讓他們解脫;一切惡趣眾生未獲安慰者,都讓他們得到安慰;一切有情未入無住涅槃者,都讓他們獲得無住涅槃。 三、捨棄願心的因緣.

  6. 【故如《讚應讚》云:「如尊之福田,三世間非有,處尊第一,是淨令座淨。 猶如虛空界,橫豎無邊際,於尊為利害,異熟無盡際。 所以,正如《讚應讚》所說:在三界之中也沒有像佛世尊這樣的福田。

  7. 2021年1月4日 · 緣所物,謂於自物作他物解,所之物如取寄存,當念菩薩一切所有,於有情所先已故。 緣所物的意樂:要把自己的財物看成是別人的,就像歸還他人的寄存物一樣,應想:我所有的一切早已佈施給有情,因此完全屬於眾生。